劉小慧
摘 要:200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是跨世紀的盛宴,無論是主題設定、節目編排還是舞美燈光都充滿新意。傳統文化融于現代的歌舞中,二者相得益彰。龍年的春晚不僅在創意上獲得了觀眾的贊賞,而且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上更是為晚會增色不少。
關鍵詞:春晚;創意;傳統文化;價值
從1983年開始,熱鬧的除夕夜又多了一項活動,那就是全家人團團圓圓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當年的春晚是偶爾之舉,從那以后的春晚卻是每一個中華兒女不愿錯過的精彩。近年來,人們對春節聯歡晚會可謂是又愛又恨,盡管如此,春晚的收視率依舊扶搖直上,魅力不減。
2000年正處世紀之交,也是中國人的本命年,這一年的春晚沒有讓人失望,給合家歡樂、萬民團聚的日子增添了一份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1 龍年“新”春晚
2000年的春晚已經是過去式了,但對觀眾來說,關于她的記憶仍然猶新。這般深刻的印象不僅僅是因為那一年是世紀之交、是龍年,更重要的是那一年的春晚充滿創意,在精彩的節目中彰顯中華傳統文化。
1.1 整體構思靈巧
總導演趙安、張曉海多次擔當春晚導演,而且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造詣。這兩位導演可謂是強強組合,精心策劃,立意謀篇,“在反復推敲又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將晚會的方案概括為:一個主題,兩個追求,三個特色,四個創新和五個篇章”。[1]
這一年的主題不愧為“大家”制定,既豪氣又喜慶“滿懷豪情跨世紀,龍騰報春慶振興”。圍繞主題,編導們推陳出新,將情節化、人物化融入晚會,將聯歡性、參與性融于一體。整臺晚會始終把觀眾放在首位,堅持“以人為本”“以觀眾為本”,將給百姓帶來歡樂為己任。趙安說:“大家一年挺累的,春節晚會原本就是讓人輕松、親切、快樂,所以貼近觀眾是很自然的。在今年的晚會上,總體選擇的考慮就是加強貼近性,更加生活化與多樣性”。所以,“2000年的晚會就一改一個主題一統到底的形式,強調生活化、人物化、情節化。”[2]
1.2 節目連接巧妙不突兀
龍年的春晚設計上別具一格,改變了以往節目雜亂的現象。整臺晚會由五個篇章構成,這五個篇章充滿了情節化、人物化,使得彼此沒有聯系的節目融在了一起。《笑口常開鬧今宵》《國盛家和萬事興》《中華兒女團聚情》《人逢喜事精神爽》和《龍禧千年頌新春》,這五個篇章獨具特色,各成一體,但是又通過內在的人物化聯系在了一起。
以《中華兒女團聚情》這一篇章為例,它以青春活力為主,不僅有天王級別的黎明、彭麗媛、宋祖英這樣的歌壇大將助陣,還有趙薇、梁詠琪等杰出的娛樂新秀。并由活力四射的“小燕子”趙薇主持,以帶領港澳臺以及國際友人共度美好時光為由頭,帶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歌舞、小品、音樂劇、微型短劇。由于“由頭”事先存在,使得本沒有太大聯系的節目串聯在了一起,不僅給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而且消除了節目之間的突兀感,讓人看得舒心。這也是和往年晚會所不一樣的地方,是龍年春晚的創舉。總之,創意是2000年春晚的點睛之筆,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首要因素。
1.3 演員推新、新老結合
龍年春晚的節目,演員推新方面突現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大量采用娛樂界的新人。趙安說:“春節晚會的特色之一就是給新人一個良好的機遇,幫助他們成為受觀眾歡迎的藝術家。”[2]紅遍影視圈的“小燕子”趙薇,除了主持串聯節目外,還擔任了第三篇章港澳臺旅游的“導游”。和以往春晚不一樣的還有,這一年春晚的舞臺上多了許多港臺明星,而且人數是歷年最多、陣勢最為壯觀的,他們的節目多是和內地演員搭配。其中就有謝霆鋒和董潔演唱會的《今生永相伴》,林心如和崔永元搭檔的《溜溜的他》,除了影壇新秀之外,還有譽滿華人世界的黎明、凌峰等老牌明星。“他們風格獨特的表演,展示出通俗文化的魅力,也預示著港臺通俗文化與內地文化的交匯、融合、互動的進程正在日益加快。”[1]
2 傳播傳統文化,打造世界品牌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一年的春晚不僅要給大家帶來節目的歡樂,還要將傳統文化寓于娛樂中,春晚的收視率一直居于收視率榜單的前列,除夕夜不僅有國內的觀眾守在電視前觀看,也是廣大華僑華人的必看節目。隨著中國的綜合實力的增強,春晚早已經走向了世界。每一年的春晚除了承擔給人歡樂的任務外,還要負責傳播中華的傳統文化,將我國的文化傳播到世界。
2.1 和諧與愛的集合
《笑口常開鬧今宵》《國盛家和萬事興》《中華兒女團聚情》《人逢喜事精神爽》和《龍禧千年頌新春》,五個篇章一共37個節目,小品、歌舞等都是以愛國、團圓、和諧為主題。例如,郁鈞劍、張也演唱會的《家和萬事興》,以歌曲的方式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和諧”。《你幸福我快樂》是由1999年熱映的多部電視劇的主角蔣雯麗、吳若甫、傅笛聲、任靜、孫浩、周艷泓演唱的,歌詞“只要你幸福,我就會快樂,這一輩子都會疼著你,在我的嘴里沒有華麗言語,把你放在我心里,只要你幸福,我就會快樂,哪怕再大的風和雨,在我的心里你是我的唯一,我會永遠愛著你,抱著你”,更是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愛”。
2.2 大團圓的文化
團圓的文化在中國流傳已久,中國人一直喜聚不喜散,追求家人之間的大團圓。在古代的時候這種團圓文化就初見端倪,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囚犯都允許回家團圓更何況是其他人,由此可見“團圓”對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春節期間闔家團圓,共看春晚已經成為中國的傳統。
龍年的春晚齊聚內地、港澳臺的明星,在春晚的舞臺上演繹大中華的團圓。在第三篇章中大量的港臺明星和國際友人齊聚一堂,用歌舞展示了中華兒女的風姿,并用節目將合家團圓、骨肉團聚展現得淋漓盡致。在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他們用表演詮釋祖國統一與各族人民的團結。
2000年的春晚已過去十多年,可它巧妙的節目編排,精致的舞美設計,別具一格的主持形式,無一不讓人記憶深刻。龍年的春晚用創意打動觀眾,將傳統文化寓于精彩的節目當中,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一臺創意十足的晚會,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每一年的春晚都是許多人付出汗水心血精心準備的饕餮盛宴,2000龍年春晚是記憶中永恒的經典,筆者希望春節聯歡晚會一年更比一年強。
參考文獻:
[1]李獻文,王青.龍年春節晚會得失談[J].現代傳播雙月刊,2000(1).
[2]文化周刊·今年春節晚會變新了[N].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