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榮
(福建省南靖縣第三實驗小學,福建漳州363600)
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魏東榮
(福建省南靖縣第三實驗小學,福建漳州363600)
微課視頻不是一種簡單的視頻創作,而是新課程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一種全新的挑戰,需要一種新教育理念的支撐。本文在了解微課的定義和特征的基礎,分析微課對課程教學的意義,探究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有效策略。
微課教學;小學語文;學生主體;自主建構
微課又稱微課程,指的是針對某個知識點或者學習問題,通過設計短小精悍的視頻,對內容進行解讀和啟發,引導學生突破難點,掌握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微課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微課針對的內容是豐富的。微課針對的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問題,可以是對教材的解讀、題型的精講、案例的分析,也可以是方法的傳授、學習能力的引導等,內容可以在教材的范圍上,也可以擴展到生活中;二是,微課模擬的是一對一的教學情境。不同于課堂教學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講解過程具有啟發作用。微課教學既注重教師的教,又關注學生的學,關注教學過程對學生學習的啟發作用;三是,微課視頻時間短、容量小、易傳播。區別于傳統視頻教學時間長,知識內容多,制作難度高的特點,微課視頻的時間集中在5-9分鐘,對針對一個知識點,講解精干簡單,通過網絡能夠及時的傳遞出去,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
(一)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微課視頻建立一對一的教學情境,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時可以得到及時的啟發和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的開展需要的是學生的主動學習,需要學生進行不斷地自主探索,這就需要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為實踐行為。微課視頻不僅關注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解讀,更加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關注內容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引導學生展開更加廣泛的自主學習,并不斷發現新的知識點。同時,微課視頻也使書面知識形象立體,可以使知識簡單化,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利用電腦資源來提高學習效率。
(二)對教師教學的影響:微課制作的過程是一個微研究的過程,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研究教學內容,分析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研究學習,分析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基礎;研究視頻制作,包括視頻錄制、視頻編輯和視頻配音等,這些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引導教師不斷學習。微課是教師和學習進行交流的支撐資源,借助微課視頻學生借助網絡平臺圍繞內容展開互動和交流,通過分享借助同伴共同的知識基礎促進個體知識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通過網絡平臺,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狀態,針對共性問題提供指導。
(一)通過微課創設問題情景:情境創設是教學的開端,有效的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熱情。微課視頻形式多樣,集圖像、聲音、動畫為一體,這對于好奇心強的中職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創設情境,用新鮮的刺激激發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月球之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考慮到學生對月球并沒有直接的感性認識和接觸,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月球以及月球研究的歷程,包括月球的基本知識(大小、距離、空氣、光等),不同時段月球照片以及各國人民對月球寄予的祝愿和希望,不同描述月亮的詩詞、詩歌、有關月亮的故事,以及各國研究的內容和出現的問題,通過感性的認識,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激發學生對月球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走進今天的內容中。同時,這些是學生自主搜集的內容,通過分享能夠督促學生對新內容進行更加自主的學習和研究,而學生主動的思考就是課程學習最好的準備,以最好的思維投入到新內容的學習中。
(二)應用微課促進課堂互動:課堂是師生圍繞主題展開的互動和交流,在教學過程中互動交流的過程是否有效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效率?;拥囊粋€前提是要明確互動交流的問題,微課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微課是教師仔細分析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反復思量和研究學生而確定的,在微課視頻的引導下學生的問題會更加清晰。例如在《太陽是大家的》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考慮到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新漢字和詞匯的學習已經能夠借助字典、詞典等查找工具進行解決,而新內容學生通過閱讀也能夠知道詩詞的表層含義,本文的重點一方面是引導學生理解詩詞表達的語法,并進行模仿作詩;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走進情境中,感受文章的情感,感受陽光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環保理念。教師借助微課視頻向學生提出一些有關為詩詞理解細節的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在微課視頻中教師補充了大量的背景知識,為學生的思考做了鋪墊,問題的提出也準確清晰;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微課視頻展示其他班級一些優秀的模仿案例,對詩詞的模仿進行簡單的講解,引導學生進行嘗試。
(三)微課輔導學生實踐學習:在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已經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來源,不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而是要以課堂教學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打破課堂的時空限制,利用微課為引導進行課后的實踐學習,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性。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的實踐需要教師和學生新的教育理念和學習方式的支撐,需要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全新調整。在微課的引導下,教師對內容進行反復的琢磨,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開放性內容和多樣化形式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發展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1]夏天,周紹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69-70.
魏東榮,男,漢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南靖縣第三實驗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