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小琴
(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甘肅蘭州730000)
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哈小琴
(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甘肅蘭州730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用人單位對學生職業道德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人們開始意識到職業道德教育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意義。本文從當前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實踐兩方面分析出現在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職業道德教育;理念;實踐
(一)課程尚未形成科學體系、教育目標不明確
1.課程尚未形成科學體系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需要有高質量的職業道德教育,因為對專業的特有職業道德不了解或者沒有深入內心而致使工作出現困難,甚至違法犯罪的現象屢見不鮮。比如,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大學生利用掌握的網絡技術充當黑客,攻擊他人網站獲得非法利益;對師范生來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但媒體多次報道某些教師趁職務之便,收取賄賂,甚至奸淫女學生這類不恥之事也時有發生。
但是直到現在,職業道德課程并未作硬性規定,我國高職院校大多都沒有建立起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沒有統一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有些學校將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相結合,作為選修課開設;有些學校沒有開設此類課程,僅僅以講座、畢業實習動員會等形式使學生接受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隨意性使其缺乏了基本的時間保證。
(二)教育內容陳舊、方法簡單
1.職業道德教育內容陳舊
(1)教育內容時代性不強。職業道德本身具有明顯的時代性,職業道德教育也必須緊扣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的脈搏。當代社會發展迅速,學生樂于接受新的信息和觀點。可我們當前的職業道德教育內容時代性不強,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陳舊,缺少鮮活的案例,內容過于概念化、理論化;教材體系結構比較死板,既不能及時反映社會熱點問題、體現企業對職業道德的要求與評價,更缺少對世界各國職業道德教育的優秀成果及經驗的借鑒,因此學生不感興趣,覺得離現實很遙遠。
(2)教育內容的行業性不強。職業道德一般都帶有明顯的行業特征,不同行業往往從內容到形式各具有自己特點的職業道德規范,這是由行業的性質、特點、服務對象等因素決定的。
2.教育方法簡單
在教育方法上,主要還是采用直接灌輸的方法,盡管有穿插案例、多媒體演示、但所占比重都很小。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這種授課形式利于職業道德知識體系的傳授,學生較容易掌握課程的內容,但職業道德教育內化的效果不夠理想。
(三)缺乏與行業、企業的聯系
職業道德教育可細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一般職業道德教育,即作為社會從業人員所應具備的共同職業道德要求;其二是行業職業道德教育,在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行業規范往往是從事該行業的人員所應必備的職業道德。當前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一般都局限于“一般職業道德”教育,對“行業職業道德”教育很少涉及。這表現在一是德育教師授課時關于職業道德這一節一帶而過,不太重視;專業課教師教師授課時也不會涉及本行業的職業道德。二是與行業、企業缺乏聯系。學生對行業、企業的職業道德規范和要求不了解,對將來所從事職業的道德規范和要求也不清楚。
當前高職大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缺乏,有復雜的社會背景和原因,但究其深層次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市場經濟消極因素的負面影響
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這導致社會的一些領域,道德失范,是非、善惡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的行為時有發生,不守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存在。這些社會現象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影響,使得部分大學生產生了金錢至上、唯利足圖,見利忘義、個人利益第一的錯誤觀念。一些人甚至把商品交換中通行的等價原則引申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按照潛規則行事以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這些都必然影響到高職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判斷。
(二)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處于邊緣化狀態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存在著“職業道德教育是社會的事”的觀念,認為職業道德只同人們的職業內容和職業生活相聯系,主要表現在走上社會的成人意識和行為中,職業道德教育應當是走上工作崗位以后的事,應由用人單位通過崗前培訓來承擔,甚至認為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職業習慣的養成要在職業實踐中慢慢實現。而在高校德育中,又存在著重思想政治教育輕職業道德品質教育的狀況。當今高校開設了相當數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而有關職業道德的內容僅僅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第六章中設置一小節。除這少得可憐的理論課時以外,現有的就業指導課程的內容大多局限在求職技巧、政策宣傳方面,對大學生就業觀和職業道德的指導十分有限,更談不上結合各專業進行職業道德教育。
[1]羅國杰.道德建設新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2]魏賢超.現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
哈小琴(1982-),女,回族,甘肅隴南人,碩士,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