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超
【摘要】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內容復雜多變,工作對象都是一群不成熟的孩子,工作壓力也是非常大的,除了要做好相關的常規教育和知識教學之外,還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文明禮貌等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教育。面對高強度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必須創新工作思路,探究高效的管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班級管理的效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經驗,探究了一些小學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對班主任工作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管理策略 管理效能 學生發展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較小,行為習慣還沒有形成,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或者問題。學生作為活生生的個體,他們的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具有一定的不可捉摸性,要想強化對他們的管理,必須創新工作方法,優化管理制度,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管理的效能。新形勢下,小學班級管理還是依靠班主任,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和組織者,一定要創新工作思維,全面的了解學情,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針對性的優化管理管理方法,提升班級管理的效能。
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優化班級管理的環境
作為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以為的依仗什么學生行為規范,班級管理制度,校紀校規,要全面的結合學情和教情的變化,全方位的采取措施提升班級管理的效能。學生作為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擁有不同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在行為習慣上也千差萬別,要想提升管理質量,班主任必須掌握學情,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升管理管理工作的質量,還要關注學生素質的提升,教育教學實踐證明,如果采取措施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就會減少學生問題的出現,減少不必要的管理麻煩。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做好常規教育。學生綜合素質當中,行為習慣和組織紀律性極為重要,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不早退、不遲到、不曠課,課堂上認真聽講,專心做筆記,不接嘴,不說小話,這樣的話,學生的行為習慣就獲得了培養,自覺意識就會增強。其次,利用班會課開展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讓小學生養成尊師重教、團結同學,文明禮貌的習慣。最后,做好與科任教師的銜接工作,強化與科任教師的聯系,讓科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此來優化教學環境,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能。
二、落實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理念,尊重和關愛學生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學生作為平等的人,應該享有平等的地位和人格,學生也喜歡平易近人的班主任。為此,班主任一定要落實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理念,尊重學生,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喜歡和接受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認真的履行素質教育的理念,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激發他們的主人公意識,讓學生對自己產生尊敬感,提升他們的班級歸屬感。當學生犯錯誤之后,教師要及時的引導和批評,但是注意方式方法,講究一定的策略,切記讓學生走向逆反,否則事情就不好處理。人與人之間肯定是存在差異的,班主任要正確處理優生和“待優生”,引導他們坦然接受,并及時的鼓勵待優生。尊重學生還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關心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的給予學生一定的輔導,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當學生遇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時,教師要關系和關愛學生,幫助學生解決難題,讓學生感受到愛的溫暖,讓學生懂得感恩,這樣的話將心比心,學生就會體諒班主任的辛苦,自覺的修正自己的行為,一定程度上也優化了班級管理的環境,有助于提升班級管理質量。
三、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優化班級管理
小學生愛鬧愛動,行為習慣還在培養當中,為此作為班主任如果僅僅依靠自己是很難做好班級管理的,為此,新形勢下,班主任一定要學會借力,充分的動員一切力量,優化班級管理,提升管理的質量。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內容復雜,管理的范圍較廣,切記蠻干、單干,一定要做到巧干、精干和實干。班主任無論能力多么強,精力多么旺盛,面對一個班級的管理工作也不可能事必躬親,面面俱到。凡是操碎心的班主任往往都是累壞了自己,也沒有搞好班級的工作。班級除了班主任的管理之外,還有學校的常規管理、班委會管理、科任教師的課堂管理、寢室管理等等,這些都是班主任管理的內容,僅僅依靠班主任一個人,就是跑斷腿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新形勢下,作為智慧型的班主任一定要學會借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班級管理中,學生的自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生都能做到自主管理,那么班主任的工作量就會大大降低,班主任就會得到解放。如果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的能力,班主任可以有效的組織班委會開展日常管理,班委會的管理可以做到時時有,處處在,管理的內容可以很細,大大降低了關注人的工作量。在班委會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物色好班委,找那些管理有方法,敢管善管的學生來做班委,無論是班長、紀律委員、衛生委員、小組長都要選擇有作為的學生,讓班委真正的管理起來,這樣的話,基本上班級就會井井有條。在日常的科任教師授課過程中,科任教師就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所以班主任要配合好科任教師的工作,及時的向科任教師咨詢班級的課堂表現情況,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要強化日常教育與管理,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要大張旗鼓的表揚,讓他們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另外,在學校的常規管理中,班主任要積極參與和配合,在學校的管理中也是學生養成教育的過程。同時,在寢室、食堂等,班主任都要配合好寢室長、宿管員的工作,他們的工作做好了,其實班主任的工作自然也就好了。
【參考文獻】
[1]楊冬冬.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班級活動建設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4)
[2]楊維靖.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3]劉剛.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學苑教育,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