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摘 要: 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憑借著大數據的優勢,泛在知識環境已經生成,為當前的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的構建開創了全新的空間。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高校圖書館要牢牢抓住這一時代機遇,迎合泛在圖書館的時代潮流,并以此為基礎構建高校圖書館的電子閱覽模式,為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種全新的構建方案,進而推動高校圖書館的轉型升級?;诖耍疚囊苑涸趫D書館的概述為主要出發點,分析泛在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構建的必要性,重在探討泛在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的構建途徑,以期通過本研究進一步夯實自身專業水平,并為今后開展相關領域的更深入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泛在圖書館環境 高校圖書館 電子閱覽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056-01
前言:互聯網技術在計算機技術的輔助下得以迅猛發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信息服務模式直接關乎著對廣大師生的服務質量,在泛在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亟需探索出能夠滿足高校師生的多層次、全方位信息需求模式。因此,在泛在圖書館環境下如何構建高校圖書館的電子閱覽模式成為相關研究者的當務之急。
一、泛在圖書館的概述
泛在圖書館概念的提出,強調了圖書館的“無處不在”性,作為大數據時代的必然產物,泛在圖書館的優勢鮮明地體現在了對“人本位”思想的貫徹從而實現的人類信息資源共享的最高目標即“任何用戶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任何圖書館的任何信息資源”,因此此概念成為了圖書館未來發展的主要形態與模式[1]。泛在圖書館的特點重在確保圖書館的“無處不在”屬性,泛在圖書館的概念本身基于互聯網,因此泛在圖書館的特點亦應當結合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屬性來進行挖掘,具有依賴網絡、全天候、開放性、多樣性的多重特點。
二、泛在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泛在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的構建,是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高校圖書館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的客觀需要[2]。高校圖書館的傳統服務模式已經在泛在圖書館的新環境下體現出了諸多的不足之處,泛在圖書館服務的內涵、特點、構成即要素均已形成了特定的體系,與時俱進明確高校泛在圖書館的發展定位并做好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的建設能夠直接提升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體系的豐富性,與此同時,泛在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是當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圖書館亦應當以此為指導,構建高校圖書館的電子閱覽模式,開辟出高校泛在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建設與發展的新路徑,對于改善現有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亦具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泛在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的構建途徑
1.建設一批高素質的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
要建設一批高素質的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為泛在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的構建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從人才管理上提高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質量和水平,為推動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做出巨大貢獻。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我國科學事業的蓬勃發展,高校圖書館管理者要逐漸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迎合當前的時代發展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圖書管理工作,將圖書館的專業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相結合,形成具有專業性和特色化的電子閱覽知識體系。高校要加強對圖書館管理員的培訓,建立完善全面的培訓機制,高校要定期舉辦圖書館管理員業務交流活動,聘請專業的圖書觀電子閱覽一線專家對管理者進行定期培訓教育,擴展圖書館管理員的業務知識范圍,提升其服務水平。
2.創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
高校圖書館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還原用戶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一切以用戶為中心,在此基礎上通過電子閱覽模式的多元化擴散架構出更具創新力與適用性的泛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模式。泛在圖書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電子閱覽模式概括起來,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種服務方式,并且用戶根據自己的方便選擇PC、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各種終端,通過3G、4G、WIFI、WAN等多種方式接入系統,并獲得相應服務[3]。通常情況下的高校泛在圖書館只對內部人員服務,因此需要通統一的登錄系統,系統管理員根據不同的用戶身份設置賬號密碼并賦予相應的權限。高校泛在圖書館以聯合、購買、自行建設等方式構建自己的知識資源平臺,擁有獨立的檢索系統、統計分析系統。泛在圖書館可以收集用戶的一切行為記錄,充分體現在個人圖書館中,從而建立用戶模型,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3.構建以泛在知識為主的電子閱覽平臺
以泛在知識為主的電子閱覽平臺是泛在圖書館的核心,是高校泛在圖書館系統各種知識資源的最大化集中,包括各個高校圖書館的實體資源、電子資源、多媒體庫、數據庫,也包括社會資源庫、泛在知識資源庫等多種資源。在泛在圖書館的概念下,各個高校之間需要通過合作的方式實現資源的聯合與共享,用戶不僅可以獲得本校資源,也可以獲得其他學校資源,從而在最大范圍內滿足用戶對信息和知識的獲取。將社會資源庫的內容納入其中,豐富泛在知識為主的電子閱覽平臺資源,同時,泛在知識庫除了數字化的信息資源,還包括適應移動獲取的微資源、微內容。微資源是指將知識分解成較小的點或者給用戶單一且具有實際意義的主題,使用戶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微內容是能夠滿足實際目標的某個自包含的知識塊,可以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格式呈現給用戶。微資源、微內容是在原有的資源或通過各種方式獲得的現有知識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的數據加工與再建設。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泛在知識環境的生成,互聯網的發展,也以此為標志進入到了一個新的轉折期,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已在互聯網的推動作用下重新定義了發展方向,不斷與時俱進,在正視信息化發展方向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條件,審時度勢,才能化壓力為動力,抓好時代的機遇通過進一步的創新開啟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新前景。
參考文獻
[1]王冠華.泛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服務策略[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05:23-25.
[2]蔡冰.論圖書館泛在服務模式實現的路徑和方式[J].圖書情報工作,2015,13:74-77.
[3]鄭朔,趙景婷.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創新服務探索[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5,01:78-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