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雯
摘 要: 小組合作作為合作學習的主要組織形式,已越來越多的的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在我國中小學由于缺乏合作意識,學生養成的是一種被扭曲的競爭意識和與之相應的利己行為。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方面已顯出極大的優勢。本文論述了中小學美術課題中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美術課堂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228-02
當今社會是知識化、信息化、學習化為特征的社會。人們每天都生活在迅速變化的世界中,社會分工不斷細化,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需要緊密合作。單兵作戰很難實現宏大的目標。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已成為人們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一、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組織學生在課堂中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以使學習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是一種同學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是以各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是教師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進程的。
二、小組合作學習基本要素
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眾多,每種形式的方法及其側重點都有些不同。要真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素[1]:
1.團隊意識
學生們知道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為小組其它同伴的學習負責。只有自己和同學都取得成功時,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2.相互作用
教師應當最大程度地提供機會使學生互幫互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并對彼此為學會而付出的努力給予贊揚。
3.個人責任
是指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并掌握所分配的任務。
4.交流技能
教師必須教會學生一些交流技能,以進行高質量的合作。小組要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教師必須激發他們運用這些技能的動機。
5.自評
合作小組必須定期地評價共同活動,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三、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1.有利于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
現代教學作為一種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主體為目標,通過活動來引發學生主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2]。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問題并未得到很好地解決,許多時候是教師教什么,學生便接受什么,學生主體性被抹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以小組合作為主要組織形式的教學,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彼此尊重,使學生產生“我要學”的強烈愿望。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小組中的每個合作成員都有平等參與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為提高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參與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了良好的教育條件和教育環境。
中小學美術課程能使學生在美術活動中直接抒發各種情緒,緩解心理壓力;增強自信,升華情感;促進交流,溝通人際關系,從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狀態與社會適應能力。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中小學生對學習感到焦慮。其他學科強調競爭性的學習,強調成績高低,按名次排隊,致使有些學生感到壓力大,焦慮感過強,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損害。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自由交流的小組環境、集體評價的方式等諸多優越性,能夠有效地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尤其在美術教學中,學生不存在心理上的壓力,完全在一種放松的情境氣氛中,在學生與同伴的交流和合作過程中,學生的焦慮適度減輕。
2.有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美術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可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能對審美現象作出獨立的判斷。養成對美術終身愛好的情感,豐富生活情趣,選擇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在傾聽和尊重不同見解、與他人合作、形成團隊精神的基礎上,形成自我反思和獨立思考的品質。美術課程不能光注重美術知識的學習,還要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新美術課程目標體系的一大亮點。事實證明,沒有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難以得到發展。相反,有情感因素的學習對學生的創新和實踐有更大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從情感的角度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給師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廣泛合作,平等交流的空間。此外,學生在與組內同學的合作交流中,一些不良的態度,錯誤的價值觀受到批判,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好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3.有助于美術語言的自然獲知
在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藝術觀念的發展、變化及其與創作實踐的關系;鼓勵學生在美術鑒賞、技法練習和創作實踐中,運用美術語言思考、交流、討論,加深對美術術語的理解,提高運用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所倡導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在真實而具體的情境一直在聽 ,在看。當他們接受到自己可以“說”或“做”的程度時,他們自然而然地去表達,并且在連續的表達過程中,逐漸更正錯誤,使語言表達日趨完美。
四、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
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1.學術性目標掌握情況的評價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能力有限,學術性目標掌握情況的評價采取教師評價為主、組間評價為輔的評價方式[3]。對于學術性目標的掌握情況普遍采用成績測驗的方法,根據任務的特點也可采用其他的評價方法。小組進步程度以提高分來確定,提高分依據學生超過基準分的程度來確定。每位成員的成績相加就是小組的分數。其他小組也可以根據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展示來評價某一小組。
2.合作性目標掌握情況的評價
要對學生合作性目標的掌握情況作評價是比較困難的。在小組合作活動時,教師一人穿梭于各個小組中,很難完整的觀察每個組、每個學生的表現,因此,對學生合作性目標掌握情況評價的最好方式是組內成員的評價。根據合作學習的目標所要求學生掌握的技能、技巧編制小型的問卷,學生在合作學習活動結束后,依據問卷對本組的各個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劉文臣,高毅清,新課程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美術課程中的實施探索,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
[2]丁敏,張華,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個案研究—以上海市浦東新區小學為例. 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3]魏麗風,小議美術課堂中小組合作策略的推進. 教法探索, 122.
[4]趙亞男,淺新課程標準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藝術教育.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