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焦慮作為影響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本文首先討論了外語焦慮的含義以及與英語口語的關系,進而淺析了外語學習焦慮產生的原因,最后對如何減緩英語口語教學中學習焦慮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口語教學 焦慮 外語學習焦慮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234-01
一、外語學習焦慮概述
焦慮是影響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與很多情緒有關,如不安、挫敗、自我懷疑、恐懼、擔憂等,因此研究者很難用一句話來給其下定義[1]。Scovel (1978)將焦慮分為促進性焦慮(facilitating anxiety)和退縮性焦慮(debilitating anxiety)[2]。促進性焦慮指能夠幫助學習者完成學習目標,而退縮性焦慮則會阻礙學習者參與學習。Howitz &Young(1991) 定義外語學習焦慮為[3]“一個與課堂語言學習有關的,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顯著的知覺、信念和情感情結?!?Maclntyre&Gardner(1994)認為外語學習焦慮是一種緊張和畏懼的感覺,它與二語語境(說、聽、讀、寫等)有著特殊的聯系[4]。綜上所述,外語學習焦慮是在外語學習或使用過程中,學習者所具有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包括一些諸如緊張、不安、挫敗之類的負面情緒。
Howitz等人( 1986) 將外語學習焦慮作為影響外語學習的一個因素進行了研究,并設計了外語學習焦慮量表,即FLCAS(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該量表主要涵蓋交際畏懼,考試焦慮和否定評價的恐懼這三個方面的測試內容。Howitz等人在對 225名學生進行測試后,發現外語學習焦慮在一定程度上對二語學習有著負面的影響[5]。陳劼(1996)對35名高中學生進行焦慮感測試后,發現英語課堂焦慮感與學生口語水平呈負相關[6]。因此,教師有必要采取措施來抑制外語學習焦慮,使其處于一個適中的水平,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二、外語學習焦慮產生的原因
學習者為什么會產生焦慮?研究者討論了多方面的原因,但從宏觀上來看焦慮產生主要來源于學習者,教師和環境。學生因素主要包括自尊心、語言水平以及性格等;教師因素包括教師的行為、態度和教學評價等;環境因素主要指語言學習環境(自然環境和心理環境),比如學生位置安排和課堂氛圍等。Young(1991)在其論文中給出了六種原因[7],其中學習者與他人進行比較和學習者的語言觀屬于學習者因素;教師的語言教學觀和教師與學習者的交流方式可以看作教師因素;課堂活動組織形式和語言測試則可以歸為環境因素。
筆者以為如果焦慮來源于學習者因素,比如性格等,這種焦慮狀況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如果焦慮來源于教師因素和環境因素,則這種焦慮狀況具有暫時性和可變性。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除了可以教授學生一些學習策略來幫助學生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還可以反省自身教學方式以及優化教學環境,從而幫助學生克服外語學習焦慮,促進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升。
三、英語口語教學中減緩學習焦慮的途徑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外語學習焦慮且找出應對策略
教師有必要向學生講解外語學習焦慮是什么、如何產生以及對外語學習的影響,使學生 對其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因為人們只有充分了解某個問題以后,才能找到應對這個問題的措施。如果焦慮來源于學生的不自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交流。
2.樹立正確的語言教學觀以及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師的語言教學觀會影響其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認為語言學習就是不斷的接受刺激-反應-強化的過程,那么語言錯誤在這一過程中是不能被容忍的現象,因此學生一旦出現錯誤,教師就會立即糾正。這種教學方法很可能會引起學生的焦慮。當然,有些學生由于自身性格的關系,比如缺乏自信,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課堂活動來促使他們開口說話,比如同伴或小組討論等。同伴之間進行討論或交流,可以減緩因害怕老師專業的評價而產生的焦慮感,從而促進口語會話的順利進行。
3.營造和諧、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
在口語課上,教師不應該以一個權威者的身份與學生對話,而是要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例如,學生不一定要站起來回答問題。有些學生可能比較內向,站起來回答問題則會變得十分不安。教師要給學生提出異議的權利,即使表達內容不太理想也不要批評學生。教師盡量給予學生正面的評價以減緩焦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口語交談或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即使學生的口語表現不太理想,也不能夠傷害學生的“面子”,否則學生會對口語表達產生不安的情緒。
四、結語
外語學習焦慮對學生的口語學習有負面影響。既然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主要源于與學生自身因素,教師因素和環境因素,那么教師也可以從這三個面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及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減緩外語學習的焦慮,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3] H.D.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Bei 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Scovel, T. The effect of affect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anxiety research[J]. Language Learning, 1978(28).
[4]Maclntyre, P.D.&R.C. Gardner. The Subtle Effects of Language Anxiety on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J].Language learning, 1994(44).
[5]Horwitz, E.K., Horwitz.M.B.&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 .
[6]陳劼.英語學生課堂焦慮感與口語水平的關系[J].國外外語教學,1997(01).
[7]Young, D.J. Creating a Low-Anxiety Classroom Environment:What Does Language Anxiety Research Suggest?[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1(75).
作者簡介:張金梅(1990.03—),女,四川省達州人,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西華師范大學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