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梅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現階段的教育領域中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新穎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如雨后春筍一般迅猛來襲,但是如何保證教學理念的正確性,如何保證教學方式的正確性,這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都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的。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始終保證自己專業的態度,用自己的專業能力來對各種豐富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做出理性且科學的判斷,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對策
全面的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機遇,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語文教師必須要徹底拋棄掉傳統的教學理念,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追求高效性的語文課堂,全心全意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來服務。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就如何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希望能夠對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一、語文教師要認真備課,保證課堂教學的順暢性
其實,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而言,最熟悉的一項工作莫過于備課,備課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和起點,對于課堂教學是否能夠順暢進行是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性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備課的質量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如果沒有備課或者備課不夠充分,都會大大降低教師對講課這件事情的自然,很多時候,課堂教學便成為了語文教師隨意而為之的一種行為,自然難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建議語文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將這幾個方面的工作做到位:
1.認真鉆研教材
教材是教師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的根本依據。課前,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包括熟悉教學大綱、全冊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課的內容,明確它在全冊的地位和前后的聯系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準確地把握教材,就必須查閱資料,認真鉆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2.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教師必須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思想狀況、知識基礎、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理解能力等。這樣,教學活動才能符合學生實際,避免盲目性,并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3.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教學中為完成一定的教學目的、任務所采取的教學途徑或教學程序,是以解決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師生間共同進行認識和實踐的方法體系,其是否恰當,往往決定了一堂課的效率如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合理選擇教學方法。我們必須遵循大綱,駕馭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中學生看不到、摸不著的深層含義挖掘出來,把梯度大的知識點、重點、難點分散化,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理解,把各知識點的精要方面和關鍵詞句進行歸納、分析,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4.引入合理的競爭體制
有競爭才會有動力,小學生的年紀小,但是這并不會影響到小學生的好勝心,相反,他們的好勝心是非常強烈,而且不加掩飾的。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積極組織一些帶有競爭性的活動,多多鼓勵小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來,在活動結束之后也可以通過評比的形式,來進一步激發起小學生的好勝心。
5.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要起源于問題,問題才是語文教學的強心臟,是語文教學靈魂的真正所在,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精心設置好在課堂上每一次提問的問題,盡可能保證自己的每一次提問都能夠吸引到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小學生的積極性,能夠點燃小學生思維的火花。我建議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二、立足學生,問題設計力求符合客觀性
教師所有的教學手段都是為了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而學生的知識基礎并不相同,因此,教師設計問題時必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分層設計,難易適度,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比如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設計一些在課文中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針對中等學生,教師可設計一些需要經過思考得出答案的問題;針對優秀學生,教師可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這樣,就照顧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利于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所提問題不宜太寬、太大,如果問得漫無邊際,教師就只能自問自答、包辦代替,這就達不到啟發學生思維的目的,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語文教師要理清問題設計的脈絡走向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之所以提出問題,其最終目的便是為了幫助小學生理清思路,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語文教師一定要首先愛你理清自己所涉及的提問的脈絡與走向,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變散為聚的能力,能夠保證自己所設計的提問都是在緊扣文章的主旨,都是圍繞著共同的學習目標,問題雖然看似零散,但是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能夠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理清楚文章的脈絡,讓學生對文章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的共同目的之一便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語文教師也應該明確地認識到這會是一份非常艱巨且歷時長久的任務,語文教師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拿出足夠的耐心和勇氣,積極致力于全新的教學方式的研究,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重大突破。
參考文獻:
[1]譚越 .《科普童話》 - 2015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王慶瑞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 2015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
[3]徐光. 《中華少年》 - 2015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和實踐策略.
[4]陳永堅 .《考試周刊》 - 2015點燃探究激情,提高語用能力——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5]張素芬 .《社會科學》 - 2015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