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偉
摘要:隨著我國注冊制的全面推出,投資者們更加關注核準制過度為注冊制帶來的根本性改變,對于我國經濟及資本市場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為此,本文從注冊制對我國經濟及資本市場影響著手,重點從注冊制與核準制的差異,以及注冊制的影響兩個方面進行了探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注冊制 核準制 經濟 資本市場
我國注冊制的全面推出,意味著證券市場的殼資源變得更為充足,買殼上市、借殼上市也不再搶手,投資者們關注更多的是注冊制的實施對中國證券市場以及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筆者認為:注冊制的推出會為具有高科技、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帶來更便捷的融資渠道。注冊制下的企業只要將自身的財務資料真實而完整的呈現出來,就可以上市融資,與投資者進行直接對接,這樣一來,也能夠降低市場的投機率,使以投資者為主體的資本市場逐漸建立起來。
一、注冊制與核準制的差異
所謂注冊制,就是指在發行股票前,發行人必須將有關信息按照法定程序提交給監管部門,申請注冊,并保持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注冊制下的監管部門一般會全面審閱注冊材料,在特定條件下,也會重點審閱或免于審閱,使發行注冊直接生效。這種制度強調市場對股票發行的決定權。而核準制則是指證券申請人不但要將一切與證券發行相關的信息依法公布并保證其真實性,而且還要符合法律、法規和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實質要件。這是一種由證券發行審核機構決定是否準予發行證券的制度。
相較而言,這兩種制度雖然各有優劣,但是從世界各國證券法規定和證券市場的實際運作來看,注冊制與核準制間的差異卻不能以絕對的先進或落后而一以貫之。它們都是成熟證券市場上所并行的兩種審核制度。如美國、日本是注冊制的代表國家;而英國、德國等則是核準制的代表。在美國,雖然聯邦實行證券發行注冊制,但是在很多州卻以協調注冊制與完全的審查核準制為主。因此,無論是注冊制還是核準制,其本是都是為了使證券發行政府的審查與監管更加有力,促進證券發行的公平、公正性,使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保護。核準制更強調于證券審核機構的批準,注冊制則以信息披露與事后控制為重點。
二、注冊制推出的影響
(一)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其一是要增加直接融資占比,提高發行效率。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高風險的輕資產部門成為未來重點培育對象,而這些新興產業中的很多企業正處于起步期,因此很難在短時間內產生利潤。這樣一來,就需要股權融資市場給予其更多的支持。但由于上市標準在A股核準制下有著嚴格的規定,就導致了這些中小企業只能到美國、香港等地上市,有些甚至由于不能完成融資而造成經營困境,無法擁有更多發展機會。而若將注冊制得以全面推行,就會給優質中小企業更多的上市機會,從而使融資成本降低,并能夠緩解負債壓力,解決企業初期的資金困難問題。
其二是股權投資有望回歸價值本質。當前一些股權投資把能否上市作為唯一選擇項目的標準,從而獲得退出收益。企業股權投資基金扶持初創企業的興趣也會因注冊制而提高,從而使資金配置更加合理。
(二)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首先能夠使市場估值趨向合理化。核準制下的股票供需不平衡,就導致整體尤其是中小創版市盈率居高不下。當IPO變得更為容易,上市資格便不會緊缺,那么殼資源價值也就不復存在,從而就弱化了A股具有的炒作重組預期及ST股的現象。隨著中小企業創股票數的不斷增多,會使整體估值更為合理,從而加劇分化程度,最終使缺乏支撐、業績差的偽成長股逐漸退出市場。同時,具有透明化的信息披露,也會緩解投資者信息不對稱現象,從而使定價更加合理化,降低市場的投機率,是優質中小企業得到更多資金方面的支持。其次是改善投資者結構。隨著上市交易的步驟在注冊制規定下的取消,信息披露變得更加完整、真實而有效。這也就為投資者對投標的價值的判斷帶來一定的考驗,從而促使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更具優勢,最終逐漸改變占過高比例的散戶投資者的數量。
再次是對二級市場沖擊有限。截止到目前,我國IPO企業的申報數量已達上千家,發行之初增加股票供給會為市場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由于這個時期是注冊制實施的過渡階段,因此審核條件會逐步放寬,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發行的節奏。從各方來看,市場熱度、運行環境、承受能力、審慎確定制度的推出時間等都會成為監管部門的考慮范圍。若市場行情不好,會將發行價格進行下調或暫緩發行;交易所也會為發行人給予一定的建議。如果使發行節奏得到良好的控制,便能夠減緩對市場的沖擊。
此外,依據成熟的市場經驗可知,股票密集的發行期與股市的上行周期相對應。在美股與港股這種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股票市場,其把握與控制股票發行的節奏越好。在股市繁榮期,企業上市的意愿更為突顯,股票的發行節奏也會更快。從長遠來看,股票密集發行不但不會對市場表現帶來影響,反而會提高企業融資與盈利的力度,使IPO的發行與市場運行的互動更加呈良性發展趨勢。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注冊制的全面實施,中國將從貨幣時代邁入資本時代,這會改變我國證券市場的融資結構,從而為中國中小型企業得到更多的融資及良好的發展帶來更多有益的幫助。本文主要從注冊制與核準制的差異、注冊制推出對實體經濟以及資本市場的影響這兩大方面進行了簡要的探析,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參考文獻:
[1]喬坤元.我國上市公司風險厭惡程度——基于因子模型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14(01)
[2]黃福廣,彭濤.田利輝$風險資本對創業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J].金融研究,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