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英語教學包含詞匯、閱讀、寫作,作為增強與國際交流能力的一門學科,目前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教學效率不高的現象,本文先對初中英語教學效率低的成因進行探討,然后根據研究提出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的策略,以便能夠幫助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反思 有效性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低的原因
1.詞匯教學缺乏新意。詞匯才英語學習的開端,是理解閱讀文章的基礎,也是熟練掌握英語這座高樓大廈的磚瓦,一個不認識的單詞就可能造成一篇文章閱讀的障礙。但是在日常的英語詞匯教學中,通常的步驟是先進行英語詞匯的發音,然后老師對詞意進行講解,接著就是學生的進行背誦和默寫。在老師對詞意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上都是在做筆記,導致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學生記了很多筆記,看起來像掌握了很多詞匯的樣子,但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因此學生記過筆記之后很少進行課后的復習,更不要再進行應用和造句了。
2.課堂教學互動不足。閱讀是一項個人化的行為,但是我們的英語課堂上常常是以教師的分析和講授為主,很少去主動的了解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和感受。這就使得英語閱讀教學有些本末倒置的傾向。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的感受、思維、理解不被重視和表達,教師只是簡單的對一些單詞的意思進行講解,然后就開始以課本為基礎帶領學生找出文章的含義和意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傳輸一些既成的知識,卻很少有機會通過教學活動之間的互動來進行有創造力的思考。現代教學手段的發展已經有視頻、音頻、多媒體技術,如果教師能夠在充分利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更加重視教學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閱讀教學將非常有益。
3.課堂教學文化介紹不足。英語作為一種國外的寓意,與我國相比文化背景不同,風俗習慣不同。而在閱讀的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和專業背景知識的介紹并不足夠,教師對課本之外的知識很少提及。但是如果想要達到深化閱讀的目的,讓學生對月的產生興趣,那么除了必須的單詞、句意、語法,還有這種表達方式背后的文化背景、禮儀習慣等等。閱讀教材中對西方國家節日的涉及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進行粗淺的理解,但是如果教師在教授的時候不能給予適當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學生是很難從更深層次上了解西方文化特點的。
4.英語課外閱讀不足。英語教學教科書上的閱讀內容和知識非常有限,只有通過對其他閱讀資料的閱讀才能增加閱讀量和提高詞匯的掌握程度。學生很難根據自身的情況尋找到合適的課外閱讀讀物,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和推薦來補充學生們的閱讀資源。通過課內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在實際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那么,再通過一定的閱讀模擬題訓練,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會得到更多的提升,以利于他們更加長遠的發展。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探討
1.幫助學生巧計單詞。影響英語閱讀最大的障礙就是詞匯。針對如何提高學生詞匯量這一傳統難題,需要教師通過在教學活動上的創新來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的設計。例如,將情景教學方式應用到英語教學當中,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之后,通過情景的設計來呈現出要教授的詞匯的含義,讓學生通過情景演繹來多聽多練,并且通過合理的設計課后練習和測試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記住更多的詞匯。
2.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多維互動。教學活動的中心應該從教師轉移到學生來進行互動閱讀,讓英語閱讀課程更加的活力四射。首先,教師要在每一單元的教學活動開始之前確定單元的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內容和學情合理地確定教學目標,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行問題的有效設計來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爭取使學生學以致用。其次,讀書是文本內容輸入大腦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閱讀,通過不同形式的互動來對學生的閱讀理解內容進行深化理解,比如通過略讀來了解文章大意,通過精讀來尋找文章的關鍵細節和句子語法、含義,讓學生通過對文本信息的閱讀來獲得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多元化的教學目的。最后,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增強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本領。學生通過教師的分組來進行寫作展開各種小組競賽,比如根據文章來編制對話,共同完成單詞的填表任務等等。而教師則在活動的最后充當好公正、客觀地裁判角色,在評價中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和記憶技巧。
3.提升文化背景滲透力。閱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能夠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語感、語言思維的塑造等等,但是其中也包含著許多非語言本身的因素。其中文化背景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例如a piece of cake并不只是直譯的一塊蛋糕的意思,而是小菜一碟之意,形容事情簡單、好做。這就是不同文化環境的影響,這要求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告訴學生單詞的字面含義,還要告訴學生單詞在其母語國家更深層的文化含義,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面。
4.補充課外閱讀內容。課本上的文本閱讀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需要根據學生的英語掌握情況,對閱讀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給學生提供更加貼近生活的資源,與時代緊密相連的內容,培養學生利用書店、圖書館、網絡、廣播等各種資源的能力,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補充,讓學生不僅掌握課堂上的內容,還能夠與社會緊密相連的把握時代脈搏。這些,都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詞匯量進行開發,讓后完成對英語閱讀理解的提升,感受到學習英語閱讀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崔海燕.試論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提問技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