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平
【摘要】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因此,作為初中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英語教學的生命。
【關鍵詞】課程標準 初中生 興趣特征 興趣策略
“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新課程標準中被列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的第一條。可見,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既然如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又該如何激發和培養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呢?
一、興趣的定義
興趣指的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這種傾向總是伴隨著良好的情感體驗。具有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通常會集中精力、全神貫注,一旦成功或取得了一定成績,學生就會從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感受愉悅的體驗。學生將采取更為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因此,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或內在動機。
興趣又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兩類。如有的同學對英語學習本身沒有直接興趣,但是感到學好了英語對自己升學、工作和生活以及祖國的騰飛非常需要,也非常樂于學習英語,便產生了間接興趣。這兩種興趣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也說明了學習興趣是可以培養和改變的。
容易引起興趣的事物或活動有以下幾種:(1)不斷變化或具有新異刺激的事物。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富于變化的語言語調,選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等。(2)符合學生能力水平,有成功希望的事物。即:學生對有一定難度但通過開動腦筋能夠弄懂的內容或解決的問題有較大的興趣。(3) 能給學生帶來愉快的事物。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可適當開展競賽、游戲、唱歌等活動。(4)能滿足學生某種需要的事物。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目的或意義的教育。
二、初中生的興趣特征
初中生的興趣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興趣范圍縮小,中心興趣形成。初中生興趣范圍縮小,許多中學生開始產生了中心興趣,常常同他們渴求某方面的知識或追求某種理想的職業有關。2.興趣的穩定性和深刻性加強。初中學生逐漸出現了穩定的學科興趣。他們的興趣受情境和事物變化的影響,也受到內在主觀意識傾向的調節與支配。初中生興趣的深刻性還表現在一些對自我修養的追求和社會事物的關心上。3.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趨于平衡。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是直接興趣,間接的學習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進入初中,兩種興趣將趨于平衡。
三、養成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
1.激發興趣的策略。人的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活動中發生并發展起來的。學習的需要來自于對學習的意義、作用的認識和理解。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在課外去通過閱讀書刊、采訪、上網等方式搜集資料,寫摘要和感受,然后到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通過種種措施,讓學生懂得學好英語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個人發展的需要、時代發展的需要。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2.有志生趣的策略。有趣是興趣發展的初級階段,是個體對新異的現象或對象直接發生興趣;志趣是興趣發展的高級水平,它是興趣與崇高理想和遠大的奮斗目標結合的產物。人們常說的“志能生趣,趣從志生”。因此,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應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和前途理想教育,或用一些與人生觀和理想有關的名人故事和名言來教育學生。
3.豐富內容的策略。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1)選擇圖文并茂,能反映時代生活,內容新穎有趣的教材。(2)內容的深淺要適度。內容過深或過淺都會使學生喪失興趣。(3)通過引人入勝的導入,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感興趣。(4)將幽默故事、個人經歷、趣聞軼事融入課堂之中。(5)經常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6)對有些枯燥的內容,也要通過采用適當的教具或身勢語,或者編些順口溜等將其趣味化。如教授文明禮儀時,可以通過實際操作表演來提升興趣。
4.多媒體運用的策略。媒體指直觀教具和電教設備。直觀教具涵蓋實物、圖畫、圖表、簡筆畫、教師、學生、以及師生的體態語言等;電教設備包括錄音機、幻燈機、投影機、錄像機、電視機等。媒體的使用對小學、初中學生尤其重要,如:DIY制作時,我讓學生親自帶食材到校,邊學邊做三明治,壽司等,寓教于樂,孩子們興趣高漲。開展這樣的活動,其意義遠遠超出了活動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會大大激發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
5.活動設計的策略。課堂活動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常見的課堂活動有:值日報告、問答、對話、朗讀、情景會話和搶答等各類比賽等。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也是激發和培養其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常見的課外活動有:英語歌曲、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短劇、小品表演、英語角等。然而,活動的設計和開展要有新穎性,無論哪一種活動都不可長期進行簡單機械的重復,要以能吸引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前提。
總之,學習興趣來源于社會和個人的需要,來源于學習上的成功,來源于富有趣味性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源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及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只要我們從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思維的深處發現興趣的源頭,使學生覺得外語學習既有意義又有興趣,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張正東.談談怎樣教外語[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