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名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莊水金
?
新時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文/茂名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莊水金
【摘要】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國企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不注入新的活力,企業將會喪失已有的優勢。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想要真正地被社會體制、經濟體制接受,就需要在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地進行創新,根據我國現有的企業制度以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特點,深入地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在全球經濟化背景的情況下,我國的經濟體制越來越完善,為了適應經濟的不斷發展,需要對國有企業進行深入改革。在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已經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發展。為了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事業的快速發展,針對當前存在的工作問題,從創新和改革的角度出發,需要重新對新時期的市場環境進行審視。
(一)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意識。目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在理解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對思想政治工作仍然不夠重視。在工作的過程中,只是簡單地認為經營和生產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并不大,只要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就達到了管理目的。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下,國有企業如果仍然只是一味追求物質效益,輕視思想政治工作,勢必導致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在金錢利益和實用主義的影響下,員工的責任意識會不斷下降,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二)企業領導者缺乏創新觀念。當前,在對企業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由于企業領導缺乏創新,對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不到位,仍然使用比較落后的“灌輸式”教育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導致受教育人員積極性不高,無法達到應有效果。此外,有相當一部分國企領導認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的業務管理是兩個單獨的體系,兩者之間的聯系不大,忽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三)領導和員工缺乏積極性。在對企業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員工積極性不高,覺得思想政治學習沒有什么用。一部分管理人員認為,企業經營的主要目的是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只要能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做好了。還有一些則認為員工工作的努力程度是由采取的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決定的,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作用并沒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很多企業都出現了精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情況。此外,還有一部分管理人員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干部的責任,在遇到思想問題后,多采用行政手段處理問題。正是由于在認知上存在偏差,才導致思想政治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導致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逐漸下滑。
(四)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吸引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當前比較重要的教育思想,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科學的引導。但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經濟發展進入到了全球一體化的環境中,各種新的思潮不斷沖擊著每一個企業員工。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將會導致教育內容和實際的社會情況不符,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國有企業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會因缺乏吸引力逐漸被企業員工輕視和淡忘,進而影響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積極地進行創新可以推進企業改革和發展。當前我國企業的體制和制度都逐漸轉型,國有企業中經營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創新,可以使企業處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中,構建資源節約制度,保證企業持續發展下去。目前,我國企業處于體制改革發展的重要時期,企業改革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科學創新。然而想要做到這點,離不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后盾。大量實踐證明,企業改革的順利實現,首先要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改進,激發員工的斗志,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從而完成企業現代化的改革和創新。在新的社會環境下,企業員工要提高員工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正視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提升管理者、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做好員工的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出現代化社會主義新人。
(二)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可以使企業適應現代化經濟的發展。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企業面對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對我國思想政治工作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是非常深刻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對我國企業員工的思想造成的巨大的沖擊,為了保護企業可以持續地發展下去,需要積極地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通過創新,可以使得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并可以將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轉變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政治優勢指得是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充分調動職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當前,國有企業處于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新時期變革中,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和矛盾,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堅持我黨的基本發展路線不動搖,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合理創新,這些都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大量經驗教訓證明,企業想要順利實現改革,需要從各個方面對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改進,將其“生命線”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推進國有企業現代化的改革和創新。
(三)創新可以保證我國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隨著企業之間競爭的越來越激烈,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知識競爭已經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為了使企業可以長期處于不敗之地,需要不斷地進行產品、技術的創新,不斷地開拓新的市場。在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人們不僅要依靠新產品、新技術等手段來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還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在過去,我國處于舊的經濟體制下,市場競爭壓力小,不用刻意追求創新,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想要生存下去,必須要進行創新。創新不僅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基本需求,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中之重。在現代化的社會背景下,對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創新,在提高國有企業綜合競爭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國家政策和方針等方面的內容,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創新,才可以將國有企業競爭力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我國國有企業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和改革。通過對新時期的市場環境進行重新審視發現,只有對當前市場環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高國有企業領導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視度,對工作內容和工作形式進行創新,才可以使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一)對企業領導的重視程度進行強化。首先對于當前我國國有企業不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要求相關部門積極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使用考核、獎勵等措施來促進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企業的領導層,要認真貫徹上級下達的指示精神,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加強企業領導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具體地說,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1.企業領導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力度,重視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的雙重投放,確保我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要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制定的具體時間,并保證每一個企業員工都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2.企業領導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以身作則,積極參與到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鼓勵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
(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方式的創新。在新時期的環境下,企業員工的思想已經出現了巨大的改變,為了做好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對當前填鴨式和說教式的工作形式進行改進,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需求,對思想政治工作形式進行創新。
1.要采用互動式、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對傳統灌輸式的教育模式進行轉變。通過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來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和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及時發現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比如,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興趣組、討論組和互動組的教育形式開展教育工作,強化互動和交流,使每一個員工都可以真正地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義,使員工可以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積極的進行改進,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2.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傳播媒介,比如論壇、微信、微博等現代化的傳播工具,建立符合員工實際情況的工作形式,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針對員工的基本特點,利用網絡媒體的優勢,搭建討論平臺,進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工作內容方面的創新措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教育內容要可以體現出新時期的時代特征,符合時代的發展。只有以時代背景為出發點,構建符合當下環境的的教育內容,才可以讓員工產生共鳴,調動員工的學習熱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一是要對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針對性和適用性進行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要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比如企業員工的文化水平、企業行業的基本特點等,這些因素都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內容。二是要緊跟黨中央的前進步伐,積極學習黨中央的最新思想,對上級指示精神積極地進行實踐,確保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時刻處于正確的發展方向中。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要從機制、理念和方法的角度出發。作為我國國有企業的政治核心,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創新在確保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理念是創新的靈魂,國有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逐漸從管理型的工作方式轉變成服務型的服務方式。此外,在新時期環境下,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需要充分利用改革和創新的力量,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進行深化。
【參考文獻】
[1 ]余亞平.思想政治教育學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2.
[2]邵獻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54.
[3]錢偉榮.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16.
[4]李玉斌.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實踐與探索[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