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夢麗
宋代婦女服飾文化研究
韓夢麗
服飾文化是中國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歷史的變遷,不同時期的文化,賦予了服飾不同的時代特色。宋代服飾除了繼承了一些唐代服飾的因素外,又有自己的一些特色。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宋代婦女服飾風格多表現為拘謹素雅。研究宋代婦女服飾文化,有利于加深對宋代多元文化的認識。
宋代 理學 婦女 服飾
宋代尚文重理性的風格,表現在拘謹素雅的服飾上,成為其鮮明的時代風格。而性別差異在法令與社會輿論中造成男女各自的服飾差別顯著。女子的著裝打扮,比男子講究且變化復雜許多,但各種身份地位的婦女仍是必須依法定內容穿著打扮,服飾穿著就像種符號,標志著身份地位、性別差異、年齡老少、職業分際。由于我對宋代多元的文化有著好奇心,且對服飾打扮有著高度的興趣,以及由于歷史較少記載婦女面貌事跡,因此試圖以探討較少、與遼金并存特殊的宋代婦女服飾為主題,描述宋代婦女服飾的風采樣貌。
宋朝理學家推崇的“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等理念,對婦女提出了順從、盡職、忠貞等要求。在這種風氣影響下,宋人多以女子柔順為美。宋代一些史料文獻中常以柔順贊美婦女,如:《全宋文》載:“皇后賀氏柔順積中,英華發外……皇后王氏天鐘尚圣,生稟柔明……皇妹柔嘉居質,婉嫕有儀?!睆募又u皇后、冊封公主的陳詞可以看出,柔順為當時社會所贊美。
宋明理學內容重義理,風格尚清瘦。宋人文學藝術似乎都以清瘦為特征,例如作畫上宋人以瘦為美,喜畫殘山剩水枯木怪石。宋代在對女子的審美觀上亦是以清瘦為美,在宋詞中有大量的記載說明宋代士大夫喜歡女子的楊柳細腰,如晏幾道《訴衷情》:“凈揩妝臉淺勻眉。衫子素梅兒??酂o心緒梳洗,閑淡也相宜。云態度,柳腰肢。入相思。夜來月底,今日尊前,未當佳期?!雹佟霸茟B度”形容女子柔媚而輕盈,再加上“柳腰肢”,這是何等惹人憐愛的一位窈窕女子。又如柳永筆下的“千嬌面、盈盈佇立”②;蘇軾的“輕盈紅臉小腰身”。③一個個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嬌羞女子躍然紙上。李清照也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④自喻。由此可以看出宋代以瘦為美。
在宋代文人畫中,描繪宋代百姓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圖》、《耕織圖》、《孟母教子圖》,反應民俗題材的節令畫如《歲朝圖》、《觀燈圖》,以及反應貴族文人生活的《西園雅集圖》、《聽琴圖》等等,畫中的女子都較為瘦小和嬌氣,從這也可以看出宋代以瘦為美。
(一)纖瘦緊窄的著裝
從服裝類型來看,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上身穿襦、衫、背子,從當時流行樣式可以看出,上衣追求瘦長、交領、窄袖、合體。下身多穿長裙,將上衣下擺垂落于裙外為時尚,即使沒將上衣下擺垂于裙外,束裙的部位在腰部,不像唐時束于高腰或胸上。
(1)襦、衫。宋朝女子的襦比較短小,長度一般只至腰部,是對襟的,它的袖子比較細長,衣身也有點緊窄。《全宋詩》中有所描寫:“鬢云雙墮給明珠,窄窄羅裙短短襦。閑把花枝起新樣,滿調金粉畫文輸?!雹蓠啻蠖嗍堑匚惠^低女子的衣著,沒有年齡界限,無論年輕的,還是老年的都可以穿,比如宋代石刻中,有衣著長袖襦的婦女。有些貴族婦女也會穿著,但一般都作為襯衣,外面加有其他服飾。一般的襦身較短,袖子也以窄的較多,領子以斜領較多,有的沒有緣邊,有的有錦、羅質緣邊?!八未鷭D女襦的樣式,與前代相比,腰身和袖口都比較寬松,顏色也比較清淡,通常采用間色,如淡綠、粉紫、銀灰、月白等色,或素或繡,以質樸清秀為雅?!雹?/p>
(2)裙子。宋代婦女的下裳以裙子為主,特別流行歌姬所穿的“石榴裙”“百褶裙”。石榴裙色彩如石榴之紅,十分鮮艷,多為歌姬所穿,宋代詩人多有吟誦,如徐光前《贈賣花馮女》曾言:“宿妝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石榴裙?!睆堊右啊朵较场贰拜p履來時不破塵,石榴花映石榴裙?!?/p>
宋代百褶裙有六福、八幅、十二幅,褶皺很多,褶皺越細,裙幅越多,在舞蹈時越顯得非常優美動人,因此在歌姬中是最為流行。宋初為肥闊型,北宋中期至南宋為瘦長型,一般裙長可以拖地。裙色一般比上衣顏色鮮艷,有青色、碧綠、藍色、杏黃等色。宋代百褶裙出土實物,例如貴州省平霸出土的百褶裙,此裙長62.5厘米,裙肩部分的裝飾紋樣是一對對相伴的生動鷺鳥紋,顏色以藏藍色為主,配以白、暗枯黃、月白、柳綠等色花紋。
宋朝女性的衣裙多是纖瘦、緊窄,這可能與宋朝女子的體型有所關聯,宋朝女子身材多為纖細柔弱型的,這不僅反映了宋人以瘦為美的審美觀,而且也彰顯了宋朝婦女的含蓄內斂的性格特征。
(二)一時風靡的足衣
(1)足。纏足就是女子幼年時,被母親用一條長布帶將正在發育的腳纏緊,慢慢地使之發育變形,變成畸形的尖錐狀。纏足一經開始,就要纏繞終生,從而也使痛苦伴隨女子一世。
劉過《沁園春·美人足》:“洛浦凌波,為誰微步,輕塵暗生。記踏花芳徑,亂紅不損,步苔幽砌,嫩綠無痕。襯玉羅慳,銷金樣窄,載不起、盈盈一段春。嬉游倦,笑教人款捻,微褪些跟。有時自度歌聲。悄不覺、微尖點拍頻。憶金蓮移換,文鴛得侶,繡茵催袞,舞鳳輕分。懊恨深遮,牽情半露,出沒風前煙縷裙。知何似,似一鉤新月,淺碧籠云”從詩詞中對女子纖足的細致描繪,可以看出宋代詞人對女子纏足持一種贊賞態度,這與當時的文化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古代社會女子地位低下,男尊女卑的道德觀念的強化了女子的從屬地位,男子的審美觀影響甚至決定她們的審美趨向。在理學影響下,士大夫的審美觀發生了轉變,他們多喜愛柔弱、纖細的女子。因為纏足的女子行走時顯得更為嬌弱,所以宋代男子對纏足的女子十分欣賞纏足的女子?!般昃╅|閣,宣和以后,花鞋弓履,窮極金翠。今擄中閨飾復爾,瘦金蓮方,瑩面丸,遍體香,皆自北傳南者?!睆纳厦娴拿枋隹梢钥闯?,宋代男子認為纏足婦女走動起來顯得妸娜多姿,十分動人。
到了南宋,纏足開始更加風靡。陸游《老學庵筆記》說:“宣和末婦人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錯到底?!薄耳Q林玉露》載:“建炎四年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顰蹙曰:‘金人驅迫,跣行萬里,豈復固態。’上為惻然”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搜山圖》與《雜劇人物圖》中的婦女,雙足顯然較小,有些還有明顯的彎勢,是此時期婦女纏足的例證。
宋代婦女流行服飾的特點是瘦、細、長。從宋代流傳下來的繪畫、畫像磚等形象資料上看,上衣包括襖、衫、襦等,無論哪種,都是以窄瘦合體為特點。宋詞有描寫“墨綠衫兒窄窄裁”,“窄羅衫子薄羅裙”等等,都以很形象的字眼“窄”描述出穿著背子后給人留下苗條的感覺。當時流行多褶裙,即“八幅大裙”,裙長拖地,掩飾足型。其特點也是以窄為美,腰身細長,下擺寬大,裊裊婷婷。
這與當時男子的審美密切相關,當時的男子多喜愛腰肢纖細的柔弱女子,如柳永《木蘭花》:“酥娘一搦腰肢裊”,《少年游》:“世間尤物意中人。輕細好腰身?!钡鹊葘ρ砻鐥l的女子多是溢美之詞,可見男子以纖瘦、柔弱為美。在男權思想盛行的宋代,男女地位極為不平等,女子的穿著以取悅男性為標準,在宋代許多小說中多有描寫,女子為取悅男性,經常變換服飾。女子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打扮自己以取悅男性,穿著都以男性的審美為標準,沒有自己的獨立審美意識,呈現出宋代婦女獨立地位的喪失。
宋代出現了婦女的纏足,即女子在四五歲時開始用白布緊緊地裹住腳,以限制腳的生長,變得更加纖直。纏足的興起對后代有深遠的影響,直到1912年民國時代才開始放足。纏足也是為了迎合男子,當時男子多喜歡嬌弱的女子,纏足可以讓女子走起路來更為嬌弱,成為一種時尚,沒有纏足的女子可能嫁不出去。有女兒的人家為了讓其有個好歸宿,便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強迫其纏足。由此也可以看出宋代婦女地位相對較低,一切以男子為中心,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意識。
宋代理學十分重視人間的倫理秩序,要求人們無條件承認尊卑等級差別,恪守三綱五常,各安其分,革盡人欲,發展到后來,形成了倫理道德與人的感情欲求的尖銳對立,即存天理,滅人欲。在此影響下,宋代士大夫的審美觀發生了轉變,他們多贊美順從、柔弱的淑女,女子服飾受此影響便呈現出拘謹保守、纖瘦緊窄的特點。在宋明理學思想的推崇下,還出現了禁錮女性的纏足。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在理學思想的影響下,男尊女卑觀念強化,女子把主動權交給了男性,女性則是很被動的,是隨人者、事人者、從人者,女性越來越處于屈從地位。
注釋:
①晏幾道.二晏詞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84.②柳永.柳永集[M].長沙:岳麓書社,2003:85.
③張志烈等.蘇軾全集校注[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664.
④李清照.李清照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4.
⑤陸彬良.全宋詩第八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5434.
⑥趙聯賞.服飾史話[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130.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
韓夢麗(1993-),女,河南駐馬店人,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方向:歷史文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