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林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劉建林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群文閱讀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思想,將其應用在實踐過程中是具有顯著意義的。群文閱讀需要建立在單篇文章閱讀的基礎上,并且著重培養學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能夠將這種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下面本文就具體介紹群文閱讀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夠為今后教學水平的提高帶來一定的幫助。
內涵 群文 閱讀 特征 策略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相當有必要的,因為閱讀能力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方式就是要經過大量的閱讀,與常規語文教學有所不同的是,小學語文群文的閱讀模式主要是重點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整合能力,將同類型的文章集中起來進行深入的挖掘,并且加強對細節的鉆研,這樣學生對閱讀就會更加感興趣,下面筆者將重點對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幾點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群文閱讀主要是在共同議題的基礎上,由教師圍繞這一議題選取一組文章進行閱讀,學生與教師共同在這些文章上進行集中的建構,以便可以進一步理解選文中的內容,可以說群文閱讀突破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思想束縛。其自身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一是在選題上具有開放性,語文知識、情感等各個方面的選題都能夠作為主要的選題內容。對學生來說,這些選題也是開放性的,教師與學生一起互動將選題的內容構建在一起。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自身結構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因為議題的開放性,讓學生能夠更加愿意思考,而不是將他們的思維禁錮在某一固定的模式中。三是在互動方面的開放性,對于同樣的問題可以擁有不同的答案,只要是合乎常理即可。最后是在教學評價方面的開放性,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暢所欲言,而不是輕易地就將答案否定,只有大家都理解了,才能得到共同的認知。
其次是具有主體性的特點,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主要目的就是要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發揮出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解放他們的思想,還可以暢所欲言。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是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加廣闊的空間與時間進行學習,這樣他們才會發現其實語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主體性的主要表現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尊重的差異。
第三是具有交互性的特點,其主要可以從兩個層面上進行解讀,在第一個層面上是將許多文本結合在一起進行相互交織的過程,另外一個層面主要是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溝通更加密切了,這些都是在交互的基礎上獲得的結果。因此在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與學生應該積極的傾聽對方,將這一過程構建出來,由此就可以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最后是具有探究性的特點,因為文本閱讀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其必然是經歷了先易后難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所謂的固定答案,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新思路與新想法,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與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共同經歷了學習。
首先應該選擇好文章,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在同一個主題的基礎上將文章聚集起來,才能確保群文閱讀更加有效的實施,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與教材中的單元為基本單位,選擇與主題相關的文章。例如在學習與小動物相關的文章時,先將《母雞》這一課作為教學重點,選擇《貓》作為復習,一個進行精讀,一個進行略讀,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同時根據學生在不同學年段的閱讀速度以及能力,在選取其他的文章進行適當的拓展,這樣相互之間的聯系可以讓學生加深文章的理解,構建出老舍筆下的“動物世界”。
其次是要制定一個整體結構將文章進一步地呈現出來。群文閱讀的重點是將文章集中性地展現出來,而不是一篇一篇的單獨展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構建一個結構,由此獲得更加理想的整體效果。在文章主題以及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舉一反三,以《母雞》這篇文章為例,將其與《貓》作為一組共同學習,再將其他同類型的文章都加入這一組中,學生通過對同一個作家不同文章內容的閱讀,體現出不同的思想情感以及結構特征,從而讓學生們對同類型的作品更加感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第三,設計問題理解文章內容。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單篇文章閱讀作基礎,但重點是指導學生在多篇文章閱讀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教學時,我們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個閱讀整體,設計比較性、遷移性、沖突性等問題,將多篇文章橫向聯合起來,培養學生重整、伸展、評鑒、創意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如略讀課文《刷子李》的群文閱讀教學,先指導學生理清課文:黑衣上沒有白點-黑衣上出現白點-黑衣上的小洞的情節結構,學習“一波三折”的寫作方法;再引導學生閱讀《張大力》《蘇七塊》《泥人張》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運用了這一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教學策略,有助于學生開啟文學的大門,讓學生們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增長文學知識,本文主要對教學中可以采用的策略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希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群文閱讀的方式讓學生熱愛上語文學習。
[1]吳忠豪.關于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討論[J].課程·教材·教法,2010(12).
[2]張良會.群文閱讀,語文教學新方向[J].基礎教育,2013(3).
(作者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牙克石市伊圖里河鎮伊東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