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桂英
(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山東 菏澤 274000)
簡析體育教學中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培養
油桂英
(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山東 菏澤 274000)
動機是激發和維持有機體的行動,并使該行動朝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它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可以激起或抑制人行動的愿望和意圖,是推動人行為的內在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引起的,它支配著人們的活動。心理學研究認為激發和培養動機的內在條件是需要,外在條件是誘因,人的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引起的。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 針對當前大多數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知識和鍛煉身體的動機,體育教師應圍繞動機產生的內外因條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一個學生是否想要學習,學習的努力程度、積極性、主動性等都與學習動機有關,它是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支持性條件。有人甚至認為動機是“學習過程的核心”。實踐證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個學生有強烈的學習體育的動機,他就會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每位體育教師都應認真思考的實際問題。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優勢和弱勢運動項目。例如,籃球打得非常好的同學可能在健美操方面非常薄弱。因此,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承認并尊重他們之間的差異,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特點,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區別對待,設立多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習目標,使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受到打擊,真正使教學成為愉快的教學、成功的教學,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
興趣和好奇心是內部動機最為活躍的核心部分,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基礎,是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學習的需要。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指出:“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因此,練習動作的難度應該處于學生發展水平的“最近發展區”,這是學生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與現有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時候,也是激發學生興趣和迫切要掌握該動作的最佳時期。所以創設的“問題情境”要具有一定困難,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這樣,問題情境對學生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能夠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通過反饋,使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練習情況的反饋信息,一方面可以調整學生的學習活動,改進學習策略;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學生為了取得好的成績或避免再犯錯誤而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從而保持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反饋必須明確、具體,并緊隨學生的學習結果,以免學生延續類似的錯誤;同時反饋必須是經常性的,從而使學生能夠付出最大的努力。
同時,需要強調的是體育教師在給學生提供反饋的同時要學會恰當的運用獎懲。雖然表揚和獎勵對學習具有推進作用,能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但使用過多或使用不當,也會產生消極作用。只有當內部動機缺乏時,外部獎勵才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另外,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行為自控能力,這就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練習情況在堅持正面引導的同時,也必須加以必要的紀律約束與懲罰。但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慎用懲罰,以免產生消極影響。
據美國心理學家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學生將成敗歸因于努力比歸因于能力會產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努力而成功,體驗到愉快;不努力而失敗,體驗到羞愧;努力而失敗,也應受到鼓勵。可見,歸因方式對個體未來的行為動機以及他們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中,當學生學習困難或運動成績不佳時,教師要幫助他們把成功或失敗歸因于努力與否的結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
體育比賽的突出特點在于永恒的競爭。競爭是激發學習動機的有效手段,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促進體育運動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體育運動以競賽為特點,它能調動積極向上的精神,激發斗志,滿足個人的成就需要,通過比賽來肯定自我,培養富有競爭意識的人。同時,競爭還可以獲得對自己能力比較實際的估計,較好地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尚未顯示出來的潛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優化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成績。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以“教和學”為中介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實踐證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是實現教學相長的催化劑。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設計者,在全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從根本上說,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取決于教師。為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學生,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善于與學生進行交流,因材施教。
在日常教育中,我們不難發現,如果教師喜歡某些學生,對他們抱有較高的期待,一段時間后,這些學生確實會像教師所期待的那樣有所進步。相反,如果教師厭惡某些學生,對學生期待不高,關注較少,一段時間后,也常常使這些學生越來越差。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以足夠的關注和希望,使學生在激勵和賞識后,能表現出積極的學習行為。這種現象就是教師期望效應的運用。可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將自己對學生期待微妙地傳遞給學生,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能積極向上,勇于克服練習中的各種困難,從而表現出教師所期待的那樣能夠有所進步。
實踐證明,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是他們進行各項體育活動的內部驅力,對發揮他們學習的主體性,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學有法,貴在得法。在具體教學中,影響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更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 1 ]李杰凱.體育教學原理[ M ].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 2 ]陳強.淺析體育教學中學習動機的激發[ J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5 (6):147.
[ 3 ]郝素紅,樊海云.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激發、興趣培養和態度轉變[ 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06,2(23):73.
[ 4 ]林峰,胡劍秋.學生體育動機的形成與培養途徑[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6(34):107.
G807.04
A
1674-151X(2016)09-064-02
2016-08-11
油桂英(1987~),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