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曾斌(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 湖北武漢 430000)
培養大學生體育舞蹈美感的有效方法
韓曾斌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 湖北武漢 430000)
摘 要:為了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以及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體能訓練,我國高校特地設計并實施體育舞蹈課程,重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高效提升大學生的體能和審美能力。高校實施體育舞蹈課程對學生、社會乃至國家都是有非常重大意義的,現在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理念要徹底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要以大學生的真實情感為中心,進而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關鍵詞:體育舞蹈 情感體驗 審美情操 鑒賞力
現如今,大學體育舞蹈是高校體育教育系統及課程系統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大學體育舞蹈是全面培養大學生音樂素質、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優雅氣質、形體和體能的一門多功能課程。對于大學生體育舞蹈教師來說,首先要了解高校教育的趨勢和大學生的個性特征,然后在掌握大學生體育舞蹈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充分展現大學生體育舞蹈課程的優勢,最終使大學生在技能、能力和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大學體育舞蹈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出全面型人才,讓大學生在不斷進步的同時社會也在逐步發展。
1.1培養大學生的音樂美
對于大學生體育舞蹈的音樂美,通常指的是在大學生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依據不同的音樂節奏、風格和旋律,來設計創造不同種類的舞蹈動作,這樣一來,不僅呈現了舞蹈的魅力和音樂之中的情感,而且讓體育舞蹈具備很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1.2培養大學生的形體美
為了突出展現形體美的內容,在大學生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要求學生充分利用形體美來呈現大學生應有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所以說,大學生體育舞蹈課程已經被廣大學生和教師所喜愛并接受,也直接地督促了大學生在美感和形體上的全面提升。
1.3培養大學生的動作美
在大學生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動作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要隨時保持抬頭、挺胸、收腹、提臀、立腰等動作,這樣才能形象地表達出體育舞蹈的動作美,也為體育舞蹈帶來一種藝術感和靈性美,最終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美感。
2.1樹立大學生的審美意識,養成積極向上的審美價值觀
樹立大學生的審美意識,前提就是要充分掌握大學生對審美價值和審美意識的理解程度,認真分析大學生審美意識的形成發展特點,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進而設計出對應的審美活動,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夠從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真實感受和領悟到藝術的美感,培養學生樹立自己獨特的審美意識和養成積極向上的審美價值觀,總之大學生審美意識的形成歸根于大學生對審美趣味、審美標準、審美感受、審美理想以及審美觀念的理解。
2.2學習體育舞蹈美感的理論知識,創建科學的美感培養知識機制
為了高效培養大學生對體育舞蹈的美感,就要求大學生對體育舞蹈的意義進行理解,讓大學生深刻掌握體育舞蹈美感培養的特征,從根本上弄清體育舞蹈和美感之間的關系。為此,高校就要設計多樣化的體育舞蹈美感培養方式和機制,全面提升大學生的體育舞蹈審美能力。學習體育舞蹈美感的理論知識,指的是大學生在學習體育學、教育學和舞蹈學的同時和體育舞蹈課程完美結合,最終創建出一套科學、全面的體育舞蹈美感培養知識機制。
2.3熟練體育舞蹈美感訓練的技能,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審美素養
熟練體育舞蹈美感訓練的技能,就要求學生掌握倫巴舞的基本技能和美感培訓技能、恰恰舞的基本技能和美感培訓技能以及華爾茲舞的基本技能和美感培訓技能。大學生在掌握倫巴舞、恰恰舞和華爾茲的音樂特點、表現形式和風格特點的基礎上,再充分利用體育舞蹈和體育美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讓每位學生通過體育舞蹈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借助不同類型的舞蹈來表現不同風格的美感,最終實現提升大學生審美素養的培養目標。
3.1啟發式教學
所謂啟發式教學,指的就是要拋棄傳統的盲目“教”學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迫學”轉變成“我要學”,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
大學生體育舞蹈有著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要想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就需要教師要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具體來說,教師需要做到以下4點。
(1)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影視錄像,首先使學生直接明了地了解所學內容、樹立標準規范的動作技術概念,其次,學生通過認真
聽音樂,就會慢慢地理解舞蹈的節奏和拍子,最終實現培養學生節奏感和音樂感的目標。
(2)教師仔細地講解舞蹈動作并做出示范,借助口令和音樂伴奏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舞蹈動作的技巧,最終實現和教師動作的同步學習。
(3)教師可以創造不同的情節,讓學生根據情境來研制出一套合理的舞蹈動作,學生一般會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體育舞蹈理論知識來積極思考鉆研,最終通過肢體來表達出自己的設計想法。
(4)教師把學生的體育舞蹈錄下來,然后和專業的舞蹈視頻作比較,通過對比分析來指導學生應該在哪些地方加強學習,學生自己通過觀察來找出不同處進行自我評價反思,最終培養學生的體育舞蹈的審美鑒賞能力。
3.2表演展示式教學
表演展示法,指的就是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來展示所學體育舞蹈的動作和技能,是一種在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特有的“教學法”。體育舞蹈要想得到完美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經過反復練習,然而重復地練習會導致學生的興趣下降、積極性下降、出現煩躁心理,最終影響學習質量。為了避免這些現象的出現,高校就設置了“表現展示式”教學法,讓學生在給定的音樂伴奏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優美的肢體動動作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表演展示式教學,對學生沒有要求,學生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大致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5~10人,依據教學設計把表演大致分為4類:第一類,體育舞蹈美感培訓的表演展示,難度高;第二類,體育舞蹈基本套路結合的表演展示,難度稍高;第三類,體育舞蹈基本動作的表演展示,難度一般;第四類,體育舞蹈基本韻律的表演展示,難度較小。
總的來說,要想高效培養大學生體育舞蹈的美感,就需要充分利用好體育舞蹈課程這個途徑,不斷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創建合理科學的體育舞蹈培訓機制。對于大學體育舞蹈的教師來說,要督促學生掌握體育舞蹈課程的意義和價值,在提升自身教師素質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教學,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啟發式教學和表演展示教學的應用,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熱情以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都起到了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汪洋.舞蹈素養對提升我國體育舞蹈選手藝術表現力的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5(12):115-117.
[2]唐海英.體育院校體育舞蹈專修課的教學要素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6(3):145-146.
[3]朱奕.戲曲舞蹈審美觀對舞蹈教學的借鑒意義[J].戲劇之家,2016(1):210-211.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7(a)-0062-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