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丕琴楊丹(.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湖南吉首 46000;.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 上海 00438)
?
湘西州中小學氣排球教學的可行性探討
宋丕琴1楊丹2
(1.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湖南吉首 416000;2.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 上海 200438)
摘 要:該文采用文獻資料、訪談、實地考察、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湘西州中小學開展氣排球教學的可行性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湘西中小學開展的體育項目存在形式比較簡單、內容較為陳舊、身體對抗性強、學生參與性不高等特點,而氣排球運動是一項集運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體育項目,將其引入到湘西州中小學體育課堂,對湘西州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湘西州 中小學 氣排球教學 可行性
硬式排球運動由于趣味性低,掌握方法難、容易受傷,且不易開展等原因,在湘西自治州中小學學生中受歡迎的程度逐年降低。但可喜的是,具有競技、健身、娛樂、觀賞等功能的氣排球運動,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快速發展?!度珖胀ǜ叩葘W校體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因時因地制宜利用和開發各種課程資源是課程建設的重要手段[1]。湘西自治州中小學開展氣排球教學,既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和堅韌的意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滿足基礎教育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要求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安全性
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任何一個運動不可能是絕對安全的。然而,在體育運動中安全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特別是球類項目[2]。氣排球由于質量輕,所以在扣球時不會使人受傷,學生也沒有壓力,對周圍的設施破壞也不大。氣排球本身具有重量輕,球質軟,彈性大,球體適中,易控制等特點,在開展活動中較為安全,適合中小學生進行參與。此外,由于氣排球飛行速度比較慢,場地要求也比較小,所以氣排球的飛行速度和比賽場地相比其他排球運動減少了很多。因此,氣排球運動比普通排球運動更有安全性。
1.2 競技性
體育運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競技性。競技體育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激發參加參賽隊員的運動潛能。氣排球運動可以帶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集體性,必須協調配合,有利于團結奮進和展現高尚的道德風范,有助于師生之間交流。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其有顯著的競技性,也正是由于氣排球的競技性,使得氣排球在我國迅速開展。
1.3 娛樂性
游戲和娛樂是人的天性,早在原始社會,身心愉悅就是人不可缺少的內容。中小學生正處于對新事物認識初期,氣排球運動難度小,觀賞性、趣味性強,對技戰術要求相對較低,能讓人輕松參與其中,也能從觀看比賽來獲得身心娛樂。此外,由于氣排球重量輕,穩定性好,這樣就可以使擊球的來回次數增加,參賽者可以充分享受參加運動的樂趣。
2.1 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處于身體生長發育關鍵時期的中小學生參加氣排球運動,不但能增加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發育,還能全面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3]。在人的整個成長發育過程中,中小學生的身體發育與心理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內臟器官的發育明顯落后于運動器官,在運動器官中,神經系統的發育最早,而肌肉的發育又遠落后于骨骼的發育。在肌肉的發育中,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更早發展?;谌梭w生長發育,通過合理、有效的運動機制,能使暫時處于薄弱部位的情況下改進和發展,更好地促進身體健康成長和提高。
2.2 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氣排球與排球項目相同,都是團隊合作的項目,每一次進攻至少需要兩個人,它可以培養中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另外,氣排球運動也需要學生通過不斷地努力之后,掌握各方面技能,才能達到一定的水平。因此,氣排球運動能提高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3 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愛好
氣排球的開展,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氣排球授課時,學生往往表現出極強的積極性,而且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較容易增加合作精神,例如,有趣的游戲活動,能引起學生參與群體活動,體驗社會角色的興趣;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有興趣的教學方法,能激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開展體育比賽、文體活動,能激勵學生對學習和體育的熱情與興趣。此外,氣排球飛行速度相對較慢,很少死球,擊球次數多,容易激起中小學生的興趣愛好。
3.1 師資條件、器材等方面有教學基礎
由于氣排球運動規則簡單,而且與硬式排球項目相似,所以,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稍加練習就可以上手操作。氣排球的教學簡單易懂,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體育教師經過幾個小時的訓練,就能夠勝任氣排球的教學工作。氣排球在我國很多中小學已經展開教學,得到大部分學生及家長的支持??梢?氣排球在器材和場地方面技術已日趨成熟,湘西州中小學可以全面地推廣。
過程中,教師要實現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自身所存在的不足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比如針對力量素質不足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實現器械的練習。第四,針對滑步結束后重心落位不規范的問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結合這一易犯錯誤產生的原因,右腿收回不及時并非是學生主觀上不積極收回,而是因為對于這一技術環節練習不到位,學生對該動作要領尚未實現深刻理解與掌握,所以,深入講解加反復練習是攻克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
3.2 最后用力階段解決易犯錯誤的有效對策
第一,針對錯誤一,要想實現右腳蹬地轉髖技術動作的規范且標準落實,就需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確保學生在了解這一動作要領重要性的同時,能夠在最后用力階段下意識的實現對左右腿落實時間的控制,以實現快速發力。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兩人為一組進行這一動作的反復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第二,針對左側支撐用力不足這一問題,在落實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透徹地講解與示范來促使學生在邊理解動作技術要領的同時,邊進行模仿性的訓練,以逐漸掌握這一技術要領。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學生左腳落地后是否形成內扣以及左肩部位打開的狀態進行引導與糾正,同時,強化對學生踝關節等發力部位的訓練。第三,針對肘部技術動作不規范的問題,結合該技術動作產生錯誤問題的原因,加強訓練并強調從手持鉛球開始就需要實現肘關節動作的規范擺置,同時在滑步蹬轉時避免轉頭,同時按照用力的順序來實現推球動作。第四,針對手指手腕用不上力這一問題,則就需要強化力量練習,同時通過綜合練習來實現。
綜上,在中學背向滑步推鉛球中,為了實現對各項易犯錯誤問題的解決,就需要明確易犯錯誤所發生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以確保學生實現相應動作的規范且正確落實。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可以從滑步技術環節以及最后發力環節進行落實,在此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實踐訓練進行有機融合,確保學生能夠學有所獲,掌握動作要領為提高該項教學的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汝河.淺談背向滑步推鉛球中滑步易犯錯誤及其糾正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3):91.
[2]張有才.背向滑步推鉛球易犯錯誤及對策[J].體育教學,2011 (10):63.
[3]丁琴.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生背向滑步推鉛球適宜教學手段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
[4]張道蒙.“以速度為核心”的背向滑步推鉛球下肢速度練習手段設計與實施的教學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5.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061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c)-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