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湖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永州 425006)
?
高校校園足球常態化與制度化的創建策略①
高源
(湖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永州 425006)
摘 要:校園足球作為新時期我國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通過校園足球改革來引領學校體育工作的創新,對發展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促進學校體育的繁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該文結合高校校園足球發展的現狀,就校園足球常態化與制度化的創建策略展開了研究。通過該研究以期為促進我國校園足球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 校園足球 常態化 制度化 構建
校園足球是我們國家體育改革的一個有效突破口,創新校園足球的開展機制,提升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工作的常態化,需要從校園足球的制度、校園足球教學、校園足球訓練、校園足球人才培養等方面著手。在全面落實校園足球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構建有利于校園足球常態化與制度化發展的工作體系,是成就我國校園足球快速、高效與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因此,文章以高校校園足球為研究的對象,結合校園足球的日常教學、日常訓練等,展開了校園足球常態化與制度化的創建策略。通過此研究以期為更好地促進我國校園足球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在高校校園足球開展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升校園足球的教育質量,需要加大對校園足球開展規律的研究,通過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將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引入常態化、制度化的軌道。有效的教育手段與調節機制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校園足球的發展。校園足球的常態化,是在校園足球的普及、校園足球賽事開展、校園足球人才流動的常態化等基礎上實現。校園足球工作的常態化有利于實現我國足球事業的有序、快速發展。
1.1 實現足球人才培養與大學生發展的常態化
體教結合作為我國多年以來的體育與教育工作開展的策略,校園足球發展到今天將“體教結合”的理念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所以,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我國的足球水平,更是借助校園足球這一突破口來為我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奠定一個更為豐富的體育教學的平臺。足球作為世界上第一運動項目,是因為足球本身的健康促進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為高校大學生的人格塑造、團隊意識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好地提升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為提升高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實現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2 實現校園足球與其他體育項目開展的常態化
高校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是在提升大學生身心健康素質的背景下,以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效果的有益策略。足球運動作為對抗性強、團隊配合多的運動項目,在大學生參與足球學校與鍛煉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競爭意識與拼搏的精神。而受到足球運動的項目特征、大學生運動興趣等因素的影響,無法滿足全部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的需求。縱觀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能夠更為全面地激發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因此,在校園足球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既要看到校園足球對學生身心健康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也應該注重對其他體育項目教學的均衡性與多樣化,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校體育工作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效果的提升。處理好校園足球與其他運動項目的教學、訓練、競賽等關系,能夠更好地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多樣化、高校體育參與的廣泛性。
1.3 實現校園足球競賽與普及的協調性
校園足球開展的目的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的。而從當下我國校園足球工作開展的狀況來看,校園足球工作表現出了一定的功利性,例如:過度追求足球比賽的成績,追求形式化的足球運動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校園足球的普及與推廣工作無法常態化、制度化的發展,不利于我國校園足球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提升校園足球開展的長效機制,需要在校園足球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以大學生為主體,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結合高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加大校園足球的普及工作與文化建設工作,從而為校園足球運動的常態化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校園足球只有避免進入功利性的誤區,才能夠將其更好地融入到校園體育文化、融入到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的過程當中。
2.1 完善高校校園足球精神體系的制度
校園足球開展的過程中,足球運動精神的制度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從足球這一體育項目的精神層面分析,“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是對運動與價值的最高追求。而校園足球作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一個載體,在追求健康、競爭、合作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大學生健康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一種正遷移。而受到足球競賽與足球改革等因素的影響,當下世界足球包括我國的足球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與弊端,因此加大校園足球精神的制度建設,對校園足球價值本源的回歸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促進大學生向著公平、健康、合作的思想發展,起著很好的引領作用。
2.2 完善校園足球評價體系的制度
校園足球的評價制度是激勵校園足球快速發展的有效手段,校園足球評價制度的體系建設是在現有校園足球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就校園足球的教學、訓練、比賽等開展的評價。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健在校園足球各項制度保障的基礎上。因此,構建適于校園足球長效發展的評價機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在教學評價制度、運動員評價制度、訓練評價制度、比賽評價制度的基礎上,結合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校園足球評價制度體系的構建。同時,校園足球發展的動態性,也需要通過有效的評價制度來保障其發展的科學性、普及性與健康性。
2.3 建立健全校園足球學校的選撥與評審的制度
構建校園足球的選撥與評審機制,是提升校園足球制度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從當前我們國家的高校足球布點學校的分布來看,布點學校、特色學校的數量在不斷地增加,校園足球從數量上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布點學校的評估與升級工作,成為提升此類學校足球工作積極性、有效性的一種方法。足球特色學校的評審與升級,對激發學校以創新的視角來開展校園足球、以健康的態度來審視校園足球、以普及的方式來擴展校園足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4 建立健全校園足球的競賽制度
足球聯賽、邀請賽等作為校園足球發展的一個抓手,比賽的開展能夠反映出各代表隊的真實水平與存在的不足,為日后的訓練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我國高校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質量,需要建立健全我國高校校園足球的競賽制度與支撐體系,通過構建校園足球聯賽制度、校園足球訓練制度、校園足球競技人才選撥制度等,來促進我國高校校園足球的長效發展。通過構建公平的校園足球競賽制度體系,進一步明晰校園足球的目標,豐富校園足球人才培養的路徑,提升校園足球競賽的常態化與制度化。
綜上所述,校園足球作為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我國足球運動的群眾性、基礎性的一個有效平臺,為了更好地實現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大校園足球的常態化與制度化的建設。校園足球的常態化,是在校園足球的普及、校園足球賽事開展、校園足球人才流動的常態化等基礎上實現。在這個過程當中,要以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以構建校園足球的教學內容體系、校園足球工作管理體系、校園足球人才培養體系、校園足球交流制度體系等為切入點,提升校園足球開展的常態化與制度化,實現我國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振明,劉天彪.再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從德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養看中國的校園足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6):5-11.
[2]劉世宏,陳海.發展校園足球現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4):113-118.
[3]張建華.河南校園足球發展現狀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5 (7):157-160.
[4]劉樺楠,季瀏.青少年校園足球工程的集聚效應與輻射效應[J].體育文化導刊,2012(2):118-122.
作者簡介:①高源(1986,2—),男,漢,湖南永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校園足球。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079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c)-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