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8)
?
淺析高校學生突發性事件預防的“知”與“行”
王華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8)
摘要:高校學生的突發性事件,是關乎學生本身人身安全的重要點,所以高校針對在校學生突發性事件的預防工作是很關鍵的。在進行此類預防工作時,我們不僅要了解此類事件的含義、特征、變化及重要性等,還要了解此類事件的發生和過程始末,認識事件的發生原因,分析事件產生的結果。本文針對高校學生突發事件預防的“知”與“行”展開幾點論述。
關鍵詞:高校學生;突發性事件;預防
1.知其然,明其態。
知其然,即準確把握高校學生突發性事件的特征,知道這類事件發生的特征,才能有效進行預防行動。明其態,即可以了解事件起因和結果,了解事件過程,深入探析事件的內因和外因,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找出預防這類事件的方法。因為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是在高校中影響和危害大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些行為事件,它發生的原因不僅復雜多變,而且多樣性強,所以我們根據突發事件的引發主體,將其劃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校外輸入型突發事件。這類突發事件是由于一些外來因素或者不可抗的因素引發的,例如學校以外的問題引起的突發事件。其中的主要誘因,主要包括:1.自然環境變化影響發生的突發事件。2.社會輿論、社會問題的焦點引發的突發事件。3.受到校外同類事件的影響或者學生受到煽動而引發的突發事件。
第二,學校行為失當型突發事件。這類突發事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學校的一些行為失當,在某種程度上侵害了學生的正當利益,或者學校的某種政策上偏離了教育宗旨。這在某種程度上,會激發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矛盾,進而導致高校學生的突發事件。有時候,學校的管理者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不考慮學生的自身權益和利益,也會導致這類的突發事件發生。
2.知其變,明其勢。
因為學生突發性事件具有變化難測的特征,所以在預防工作中,我們要重點把握突發事件的發展趨勢與方向,進而選擇合理的處理方法。這類突發事件的變化難測主要體現在一下兩方面:
第一,催生因素多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日益發達,信息傳播越來越廣泛。由此,高校學生與社會的接觸面越來越廣,受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其間不乏蠱惑人心的負面影響。此外,加上高校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高校生源的組成亦發生諸多變化,尤其是當今的學生中存在著浮躁功利現象,因此來自不同民族、省市、地區的學生極易因一時的沖動而產生各種摩擦。高校內外環境的客觀變化決定了不能簡單運用舊有經驗來處理當前的學生突發性事件,而是必須正視、理解和順應這些變化。
第二,事件發展多變。高校學生突發性事件一旦爆發,其發展脈絡是極難把握和預測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事件是會繼續發展變化的。一般說來,突發性事件發展變化的方向無非就是三種:即時停止、轉危為安和繼續惡化。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不僅要習得危機處理的知識與方法,而且要掌握預防和應對各種典型突發性事件的先進經驗,由此才能保證在危機關頭能夠理智、嫻熟地突破發展變化的窘境,從而實現“懸崖勒馬”。
在充分認識高校學生突發性事件的含義、特征、變化及重要性的基礎上,唯有切實落實預防之行,將預防貫穿于突發性事件的始終,才能真正將預防進行到底。
1.行于前,未發先防。大學生是高校學生突發性事件的主體,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危機教育是預防高校突發性事件的必要和必然。首先,要加強學生危機意識的培養。如今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較淺,克服逆境的能力較弱,容易以自我價值判斷衡量是非的標準,他們往往會因為危機意識的薄弱或缺乏而成為突發性事件的始作俑者。因此,大學生危機意識的培養是當前高校預防學生突發性事件的一個重要環節,高校應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安全講座、知識宣傳等形式加強對學生危機意識的培養,讓他們了解各類突發性事件的特征及危害性,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重視對突發性事件的預防。其次,要加強學生危機能力的培養。高校不僅要注重大學生危機意識的培養,而且要加強他們危機應對能力的培養,主要可以采用對突發性事件的演練,讓學生切實掌握應對的方法和技能。
2.行于中,已發防變。
第一,冷靜頭腦,平靜心緒。學生突發性事件之突如其來的特性使得高校學生管理者及當事人難以冷靜處之,而不冷靜是突發性事件處理的大忌,必須克服這一弱點并予以妥善處理。因此,高校學生管理者,特別是輔導員在面臨學生突發性事件時,務必要冷靜頭腦、平靜心緒,不要在當事人面前表現出“如臨大敵”的膽怯和懊惱情緒,秉持“可順不可激”的原則,充分表現出真誠和關心,充分相信和支持當事人,并設身處地為其考慮,善于傾聽他們的壓抑與不滿,理解他們情緒宣泄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與當事人實現有效的溝通,才能準確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及過程,才能及時遏止事件的惡性發展,才能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第二,應對及時,加強領導。學生突發性事件一旦發生,其發展趨勢是難以預測和控制的,而且極有可能演化出更具危害性的后果,因此,輔導員及相關負責人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指揮并采取處理措施,并盡可能將事件遏止在萌芽狀態,以防止破壞程度的加深和危害范圍擴大。首先,要第一時間全面掌握情況,盡可能穩定群體情緒,并迅速查明事件原由、涉及人數、核心人物及主要訴求等。其次,要把握合理時機和綜合運用各種力量,快速理智地作出科學決策,盡快平息緊急事態。最后,思想要縝密、反應要敏捷、表達要準確,時刻謹記不能因為平息事態的需要而違背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免釀成具有危害性的新事端。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