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黎(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四川 成都 610000)
?
淺談佛洛依德《夢的解析》
蔣黎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首先對1900年以前的關于夢的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了綜述;其次,又論述了自己對夢的本質、形成、作用等的看法;最后,達到本書的意圖:告訴讀者,夢是可以解釋的,并進行了一系列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佛洛依德;《夢的解析》
我將分為五個部分進行敘述,在總結弗洛伊德觀點的同時,淺談自己的一些看法與困惑。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欲望的滿足,愿望就是它之所以產生的動機。我贊成弗洛伊德的夢是欲望的滿足。所有的夢都不是無意義的,都從顯意或者隱意表現了人的一種本能,是對人在現實生活中希望卻得不到的心愿的一種補償。當我們白天在受到一定的事情的刺激的時候,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愿望,白天在現實世界里的自我受到刺激或是壓抑,總是會反映在夜間的夢里,在夜間,代表自我的意識的防范機能較為薄弱,代表前意識的本我通過潛意識,用夢進行了本能欲望的滿足。
比如,在魯迅《故鄉》中,“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這是《故鄉》的最后一句話,在主人公我也就是魯迅,重回故鄉,又遇童年伙伴后發生的這樣一個夢,主人公回到故鄉,發現小伙伴閏土已經不是記憶中的那個紫紅少年,心中產生了深深的失望,這種失落感刺激到了主人公。于是,在夜里,他在朦朧中看到沙地,看到圓月,都是對童年的一種追憶,現實讓他失望,而作為幻想的夢讓他回到過去那個和閏土捉小鳥雀的夜。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會進行偽裝后進入人們的意識。每個人的夢都是由兩種精神力量(沖動或者系統)控制的,其中一種力量表現為夢的愿望,而另一種力量則對夢的愿望進行審查,而且強迫其發生變形。第一種力量對于夢來說是一種創造力量,而第二種夢是一種抵抗力量。
夢在從前意識進入意識時,要通過潛意識,潛意識對于夢具有一種審查作用,這種審查,是潛意識所具有的道德的審查,這種審查是我們在社會下形成的固有的羞恥觀、道德感,而違背道德規范,倫理的前意識為了順利進入夢中,會通過變形、移置、象征等一系列的偽裝逃避審查。而為了更清楚的解析夢,我們需要拆開偽裝,對其本來面目進行還原。
痛苦的夢有的時候是對本能欲望的一種偽裝。但是有的時候痛苦的夢可能是受虐性的夢,書中舉到一個木匠的例子,他白天生活美好,一切順利,但是到了晚上就經常做一些痛苦的夢,弗洛伊德解釋為其欲望為受虐的欲望,而并沒有多加贅述。在這里,我還是有一些異議,我承認這種偽裝的存在,但是這種偽裝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如何判斷是否是偽裝或是直接表達的真實愿望?對于這樣偽裝或是夢的分析,只有一種正解么?在書中246頁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男人細心的照顧生病的父親,并且因為父親的死而痛苦萬分,在父親死后一段時間他卻做了這樣一個荒謬的夢:“父親又活了,和往常一樣同他談話,但他真的已經死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弗洛伊德對此的分析是,“他真的已經死了”這是夢者的愿望,夢者希望父親死去。在這里的解讀,為什么是夢者希望父親死去,而不是夢者夢到“父親又活了”是對父親死去的傷感以及對父親的一種懷念?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材料和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夢總是偏愛最近幾天的印象。
(二)夢選擇材料的原則完全不同于清醒狀態的原則,專門找一些次要的、被輕視的事情作為材料。
(三)夢還會來源于軀體的刺激。
(四)夢具有對兒時印象的記憶,童年經歷也是其來源之一。
夢的材料和來源不是單一的,是多重的,夢是碎片的組合,每一個部分都有分析的價值和獨特的含義。雖然夢是各個碎片化的部分的組合,但是每一個碎片都是被夢中蘊含的思想(心靈力量)所串聯起來,都有一定的聯系。材料可能是我們曾經遇見或發生過的事情,或看到過卻不記得的人物事物。我認為,關于夢的來源的童年經歷方面,這一來源,增加了夢的分析的難度,就我自身而言,童年的經歷所能記起的很少,就算有記起的部分,也不一定就和夢有關。
夢通過壓縮、移置、象征等一系列夢的偽裝形成一個畫面,在結合夢中的感情,表現夢的思想(顯意、隱意),最后通過夢者以再加工的方式敘述出來,這就是夢的構建過程。
首先,夢的思想,有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猜想,根據夢者的說法進行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地方的解釋還是有一些牽強。在分析夢的思想時,有兩個難度,其一,夢者在敘述夢時的真實性,其二,夢者對夢的記憶程度。雖然弗洛伊德在夢的再加工中提到了夢者敘述夢的真實性的問題,說這是夢的二次加工,他可以根據這種獨特的第二次加工對其進行分析。但是,我認為,這僅僅是針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而言,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的夢更好分析,他們會在有意識無意識中透漏一些真實的想法,更容易進入無意識的思考,處于前意識的游走狀態。對于正常人來說,夢的最好的解析不是通過別人進行解析,而是自己對其進行分析。
其次,在閱讀這樣一類例子的時候,我覺得有一些分析并不能說服我。弗洛伊德在夢的移置和壓縮現象中提到這樣一組類似的例子“我夢到一句明顯針對這篇論文的批評‘這種語言風格是典型的norekdal’”在解讀時,弗洛伊德說這句話肯定是形容詞kolossal(巨大的)和pyramidal(頂尖的)的最高級的諷刺性模仿,但我找不到它的詞源,最后我才發現其可以分為Nora(娜拉)和Ekdal(埃克達爾)兩個單詞,這兩個單詞來自易卜生的兩部戲劇。這樣對于夢中符號的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地方還是有一些牽強,作者只有在分析自己的夢時,才能對自己的經歷進行一大串的聯想,在從中尋找相對可靠的聯系。盡管我認為有些聯系也存在的十分牽強。
夢是一種精神活動,是意識在現實世界中(白天)受到刺激后,感到壓抑。晚上,在夢里(虛幻的世界),人們處于睡眠中,意識呈現出放松的狀態,人本能的欲望前意識,通過潛意識的審查,進入人的知覺系統最前端,表現欲望。
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是精神分析理論體系形成的標志,是劃時代的不朽著作,發掘了人性,揭示共性。用其理論,可以意識到人精神世界的豐富性,解釋夢的思想,還可以用于對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主人公夢的意象進行分析,作為一種理論指導。像書中提及的自我等同。莊周夢蝶,莊周把自己自我等同成蝴蝶,像蝴蝶一樣能自由快樂的飛翔。
最后,記錄一個我的在12月4日——5日夜間的一個夢,并結合我在這兩天的經歷進行分析。
夢:我和我的父親、舅舅還有我的弟弟(舅舅的兒子)在其他地方旅游,我們在一間房子里,但房子的客廳是我們家的客廳。我的母親打電話給我的舅舅說我的姥爺病重,讓我的舅舅訂機票回家。當天為12月4日的八點三十多分(具體三十幾記不清了),而最晚一趟飛機的時間世八點四十分左右,當天不能回去。我又看了12月5日的票,最便宜的是中午一點十分還是二十的,票價125(或126)。我在用手機訂票時,我的朋友給我發短信,被我的父親看到了,他拿走了我的手機,我又搶了回來,父親很憤怒,問我是誰,我就岔開話題問我舅舅買幾點的票合適。
分析:首先,我先敘述一下,當天白天發生的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我的姑媽問我12月26號能不能回家。我的姑媽前幾天和我通過電話,說我的哥哥12月26日結婚,我的嫂子邀請我當伴娘。第二,我在傍晚時,因為一些事情和一個朋友發生了一些爭執。白天的這兩件事情,就是我夢的來源。夢把同時存在的刺激合成為一個整體,把這兩件事情聯系到了一起表現為我的夢的主要內容。這樣的刺激表現我前意識里的欲望,第一,是我想回家的欲望,因為我想參加我哥哥的婚禮,去當伴娘,但是卻回不去,現實中得不到實現的愿望,在夢里表現了出來。第二,是父親的憤怒,我覺得這是一種自我等同,其實是我的憤怒,因為,在傍晚時我和這個朋友發生了爭吵,而夢中她給我發的短信表現了我內心里想和她和好的愿望,并且是希望她先妥協。第三,是文中提及的數字,機票價錢,125(126)正好和我想要回家的時間的相吻合,12月25日(26日)。第四,我夢中夢到雖然我們在外地旅行,但是場景卻是家中的客廳,還有我的弟弟和舅舅,這可以說是童年場景的一種再現,我童年時期,我的弟弟生活在我們家,和我一起長大,夢中的場景在我的童年經常出現,就是我的舅舅把我的弟弟送至我們家然后回自己家的場景。
雖然弗洛伊德這本書中,我還有一些沒能看懂理解的地方,有一些困惑,但不得不說,他的解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