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暉(江西省宜春中學,江西 宜春 336000)
?
淺談新課標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楊暉
(江西省宜春中學,江西 宜春336000)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我國對于高中的物理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實踐中證明,這些改革措施對于我國高中學生學習物理有很大的幫助。高中物理作為理科學習的重點,其自身所具有的高難度、教學過程的復雜以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偏低的特點,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本文主要探討了新課標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一系列教學經驗。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改革;重點
高中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學生對于物理的準確學習與理解對于學生理論思維的提升是具有很大的幫助的。在新課標的條件下,老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進行綜合性的引導。在物理課堂上,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場所,所以應該對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標改革的主要內容在于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科的教學特點,為每一個學科制定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的改進,從而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新課標要求下,是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的物理知識,并將所學到的知識熟練的運用于生活實踐當中。在物理課堂上,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來開展合作學習與探究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在新課標下,課堂的教學內容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與理解能力,再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1.創設情境教學。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最好老師,因此,針對高中物理的學習也是一樣的。在物理課堂上,老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充滿樂趣的教學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前提必須是老師具有很全面、系統的物理專業知識,并且能夠及時了解前沿的物理發展以及物理知識的更新情況,并且還需要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深化自己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還需要用新的思維方式來考慮知識的結構,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物理教學的目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以此提升教學的效率。
老師可以根據物理知識的應用創設具體的生活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高中物理具有很多的教學實驗,所以老師在講解這一部分的時候不應該僅限于學生觀看實驗視頻,而應該合理安排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驗,增加學生對于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理解。運用情境教學方式,如問題課堂教學情境、實驗操作的教學情境以及質疑課堂的教學情境,這些情境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如果老師缺乏情境教學的經驗,那么會很難達到這個效果。所以,老師需要培養自身的嚴密組織、指導與調控的能力。
在老師設置情境教學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情境所應用的科學性、藝術性、吸引性以及藝術性等特點,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能夠很好的實現這一目標。老師應該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應用網絡的強大功能,及時更新物理的教學方法與內容,創設出更多更好的情境教學方法,從而豐富物理課堂。
2.采用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方式。
對基本概念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時候,都是需要學習基礎的物理概念,在傳統的物理教學課堂上主要是老師講解然后學生機械性的記憶,造成學生在學習之后并沒有深入的理解,然后做題的時候經常出錯。而在新課標下,就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的時候,老師可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觀察不同質量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運動狀態的改變速度,并引導學生對同一物體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對物理運動狀態的影響,讓學生在自己的觀察、探索與研究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概念。這樣能夠讓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學習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在實驗課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實驗中,是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才能夠達到理解知識的目地。所以,老師在設計實驗課的時候,可以提示學生如何進行實驗,并自主選擇實驗器材,然后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各自實驗效果的基礎上,交流自己對于實驗的心得,然后同學之間相互借鑒實驗過程的設計。引進一些探索性的實驗,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動手能力,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加深理解。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老師應該應到學生積極的進行探索,而不是老師一人講解。在探究式的教學課堂上,最避諱的就是老師把全部的探索過程、探索結果預先告知學生,這樣就不能取得預期的目標。所以,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將自己的探索想法告訴大家,這樣對于提高學生的動腦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3.習題設計合理。
教學與學習的過程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習題的設計上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在設計習題的時候,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行合理安排,選擇合適的習題來進行練習,而不能一味注重熟能生巧的習慣而進行海量的練習。在分析習題的時候,老師應該對學生的解題過程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環節進行針對性的練習與指導,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的目的。
新課標的提出,對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課標能夠幫助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并且還能更好的幫助培養出創新性的應用人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僅需要學生的全力配合,更需要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我,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實現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參考文獻
[1]李兆陽.淺談新課標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08:55-56.
[2]田永華.淺談新課標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J].新課程學習(下),2014,02:18.
[3]周建軍.新課標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4,A4:142-143.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