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躍安
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7
?
淺談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
肖躍安**
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7
如何實現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與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已成為職教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本文通過分析中職與高職課程體系的現狀,找出了弊端,論述了以職業能力導向的“2+1+2”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是實現本專業中高職銜接的有效辦法。
中高職銜接;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教學組織;教學內容
目前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與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是否能有效的銜接?湖南省特別是長株潭地區對該專業人才崗位能力有哪些需求?帶著上述問題,我們對長株潭地區開設了“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中職學校和開設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高職學校中部分教師、學生代表及機電設備制造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工程技術部進行了現場考察、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了調研。本專業是一個既可以面向機械制造,也可以面向電氣控制的寬專業,而機械制造和電氣控制又是兩個不同類型的大專業,調查結果表明,由于上述原因,中高職學校制定的課程體系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中高職開設的課程重復或方向不同
調查發現,由中職升入高職的學生有很多課程重復設置,如計算機應用、電工基礎、電子技術、鉗工技術、車工技術、銑工技術、機械制圖、機械基礎等近10門課程廣泛存在重復設置現象。
(二)專業方向差異大
有的學校偏向機械制造,有的學校偏向電氣控制,在同一所學校,這幾屆偏向機械制造,另外幾屆又偏向電氣控制。以我們學校為例,在2009年以前,偏向機械制造方向,而2009年以后,又改為了偏向電氣控制方向,根據我們學院特色專業發展的需要,2013年以后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又改為了數控設備維修方向。
(三)開設的課程差異大
由于專業偏向差異大,導致開設的課程差異大,人才培養方案偏向機械制造時,開設的課程以機械制造類課程為主,電氣控制類課程為輔;人才培養方案偏向電氣控制方向時,開設的課程又以電氣控制類課程為主,機械制造類課程為輔。
高職學院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相似專業畢業生。高職學制為三年,若中職升到高職的學生執行此人才培養方案,將導致:
(一)課程重復設置,中職生源浪費了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調查發現,由于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存在專業方向差異大,開設的課程差異大等原因,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升到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習,將有近10門課程重復,約占專業技術能力課總數的70%,這就導致這部分學生將有70%左右的專業技術能力課程重復學習,這將嚴重浪費教育資源,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二)課程標準不統一,導致高職教育階段教學內容上的不統一
高職階段生源不一致,除了前面提到的課程重復設置以外,由于現階段我國尚未統一制定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標準,就是同一門課程對于不同的生源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也要求不一樣,這樣就給高職教育階段教學內容帶來了不統一。
(三)不同生源之間存在文化基礎課程的差異,給高職階段職業素質課程教學帶來不便
職業素質課程是中高職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職生源文化基礎普遍低于普高的生源,大多數中職生源對高職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跟不上,這就給高職階段職業素質課程教學帶來了不便。
(四)專業技能課程銜接不良,給高職階段職業能力課程教學帶來不便
專業技能課程是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環節。專業技能課程對于普高的學生又普遍不如中職升入高職的學生,這樣就給高職階段教學組織和實施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
(一)創新管理機制
1.教育行政部門對中職和高職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上實行統一規劃,協調發展。
2.利用世界大學城,統一建設中高職一體化信息平臺,使學校管理平臺一體化,實現課程體系銜接和教學資源共享。
(二)建立統一的專業教學標準
以職業崗位為目標,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校企合作,校際合作,建立統一的專業課程體系及各種教學標準。
1.根據中職和高職兩個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要求,合理制定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課程設置循序漸進,課程內容由淺入深。中職階段重基礎文化學習,強應用,讓學生初步建立職業概念;高職課程重實踐,強創新,注重學生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全面培養,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實現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的有效銜接。
2.以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為基礎,校企合作,校際合作,系統開發中高職教材,構建數字化專業教學資源庫,實現教材和教學資源的有效銜接。
3.中高職培養方案中統一規劃職業資格證書體系,明確中職階段獲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高職階段獲得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實現職業技能有效銜接。
4.按照職業教育理論夠用,注重實踐操作的原則,改革以理論教學為主和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采用以企業真實產品為教學載體的項目教學模式,培育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高技能型人才。
通過企業調研,社會調查,我們學院聯合長株潭地區的部分中高職學校及部分校企合作企業,合作開發出了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數控設備維修方向)“2+1+2”的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如圖所示),以實現中高職教學的有效銜接。

前一個“2”是指前兩年的中職學習階段;“1”是指中職考入高職的學生用一年時間完成銜接階段課程的學習;后一個“2”是指高職兩年的學習階段。
如何實施“2+1+2”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需要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中高職學校密切配合。中職學生讀完兩年后,進行中高職銜接對口招生考試,考上高職的中職學生,進行高職學習,用一年的時間學習中高職銜接階段的課程,進行職業素質課程、職業技術能力課程和職業訓練課程的學習,沒有考上高職的中職學生按中職的課程體系繼續學習,完成中職學業。
通過選擇機電技術行業和省內辦學規范、有一定辦學規模的中職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與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進行對口銜接,實施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實現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數控設備維修方向)中高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盡可能的減少中、高職學習階段教學內容的重復和錯位,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多學一點技術技能,為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
[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Z].教職成[2008]8號文件.
[2]劉育鋒.中高職課程銜接中“課程”概念選擇研究[J].職教論壇,2012(04):57-60.
[3]國務院關于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決定,2012.10.
* 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科研規劃課題(項目編號:XHB2013038)。
** 作者簡介:肖躍安(1958-),男,高級實驗師,本科,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老師,研究方向:專業課程體系,電子技術教學。
T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