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宗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大理分院,云南 大理州 671000)
?
基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巍山縣綠化規劃
陳顯宗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大理分院,云南 大理州 671000)
摘要:針對巍山縣縣情和城鄉綠化現狀,為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做好綠化規劃,提出了指導思想、建設原則和內容,著力提升鄉村綠化美化水平,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扮美鄉村家園,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
關鍵詞:美麗鄉村;綠化規劃;巍山縣
1引言
美麗鄉村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改善當前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和條件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踐中,應當立足實際,結合新農村建設規劃目標,將綠化規劃工作有效地落到實處。通過積極開展巍山縣美麗鄉村建設活動,進一步探索建設幸福和諧巍山的發展思路,并且加快推進“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和“生態文化”四大工程建設,致力建設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縣委“打造美麗鄉村”的工作部署,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緊密結合起來,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和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目標要求,全面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感。
2基本情況
2.1自然及社會經濟概況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巍山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地理坐標介于東經99°55′~100°25′,北緯24°56′~25°32′之間。境內河谷、盆地、山地相間分布。全縣國土面積218 301hm2。巍山縣屬低緯高原山地氣候,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干夏濕、干涼同季、雨熱同季的氣候特點,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5.7 ℃,最冷月平均氣溫8.2 ℃,極端最低氣溫-1.8 ℃,最熱月平均氣溫21.2 ℃,極端最高氣溫31.2 ℃。全年日照時數2 074 h。無霜期242 d。年均降水量772.3 mm。境內河流分屬瀾滄江和紅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漾濞江、西河、樂秋河;全縣建成水庫69座,小庫塘2 316件,引水灌溉渠30條,小型溝道660條。巍山縣轄4鎮6鄉,83個村(居)民委員會,1 35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65萬人。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 614.52 km,其中:省道77.01 km,縣道281.83 km,鄉道541.45 km,村道714.23 km。
2.2鄉村綠化存在的問題
巍山縣城鄉綠化中主要存在這幾方面的問題:①村莊、集鎮、道路等規劃沒有留足綠化空間;②綠化總量不足;③樹種選擇不合理,綠化樹種單一;④綠化與農民增收不緊密;⑤綠化意識淡薄,管理粗放等。
3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
3.1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為主題,以綠化、美化和生態安全為切入點,把植樹造林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建設、環境改造和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在房前屋后、路街渠邊、村里村外,大力植樹造林,實現“村內有綠地、院內有花果、路渠有綠蔭、四旁有樹木”的鄉村綠化格局,努力打造四季有花有景、生態良好的美麗鄉村。
3.2建設原則
(1)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各級黨委、政府是實施鄉村綠化的責任主體,要積極引導,加強支持,全力推進。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把群眾認同、群眾參與、群眾滿意作為基本要求,切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依靠群眾力量和智慧建設美麗家園。
(2)統籌規劃,整體發展。要把鄉村綠化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建設,納入縣、鄉(鎮)、村等各層次的規劃,與鄉村總體規劃及其它專項規劃無縫對接,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留足綠化空間,劃定生態紅線。鄉村綠化整體上應與當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人文景觀相協調,充分展示鄉村田園風光。
(3)改善生態,發展經濟。應把改善鄉村生態環境作為首要目標,優先考慮綠化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同時,多效兼顧,充分發揮綠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規劃發展森林旅游、觀光采摘、林下種植養殖等新興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經濟增長。
(4)因地制宜,體現特色。根據不同村莊的自然、社會、經濟、資源等條件,因地制宜,因村而宜,綜合考慮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及民風民俗,突出地域特色,充分體現村莊的自然稟賦、文化特色、民風民俗,保護、發掘、繼承和發展各地村莊的特色,避免千村同面、千篇一律。
(5)堅持綠化為主,兼顧美化的原則。以易活、易管、中低成本的鄉土樹種為主栽樹種,公共場所要注重喬、灌、草、花搭配,突出季相變化,實現綠化、美化相結合,體現觀賞性。
(6)保護為先,改造并重。要嚴格保護好原有樹木資源和綠化成果,將其融入鄉村綠化規劃中,發展與保護并重、改造提升與新建擴建并舉,避免“毀綠造綠”現象,弘揚、發展、傳承本地生態文化。
4建設的主要內容
結合巍山縣縣情及城鄉綠化現狀,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綠化規劃主要建設內容有:路街綠化、溝渠庫塘綠化、庭院綠化和環村林綠化。
4.1路街綠化
路街綠化是指在縣內公路(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和集鎮街道兩旁用地范圍及分隔帶內的宜綠化地段栽植樹木、花草等。路街綠化是鄉村綠化的骨架,也是鄉村綠化最醒目的標志。根據路街寬度、周邊環境,合理選擇喬木+綠籬型、喬木+花灌木型、花灌木+攀援植物型等不同模式。植物選擇上要以喬木為主、灌花合理搭配,提高路街綠化美化水平,做到通行暢通、景觀優美、生活便利。一般路街可采取闊葉、針葉結合等方式,在兩側各栽植一行或兩行高大挺拔的行道樹,并適當點綴栽植地方特色濃郁的花灌木,體現綠化的多樣性和季節性;村內較窄的街道選用樹冠小的樹種,單行栽植;街道兩側有高壓線的,要選擇花灌木或小喬木,保證設施和人員安全。參考綠化植物主要有:二球懸鈴木、香樟、合歡、天竺桂、小葉榕、山玉蘭、廣玉蘭、國槐、楸樹、梓樹、櫻花、圓柏、泡核桃、西南樺、梅、梨、李、月季、紫薇、木槿、丁香、慈竹、鳳尾蘭、棕櫚、紫藤、常春藤、野牛草等。
4.2溝渠庫塘綠化
巍山縣溝渠、庫塘(水庫、水塘)眾多,環繞在村莊周圍。溝渠、庫塘綠化以生態保護、防止水土流失、綠化美化為主要目標,突出樹種的防護功能、美化功能。在溝渠兩側、庫塘周圍開展綠化,要選擇生長快、適應性強、耐貧瘠、耐水濕、抗性強、病蟲害少、根系發達的的樹種。綠化樹種以喬木闊葉樹種為主,喬、灌結合。參考綠化植物主要有:柳樹、喜樹、滇楊、旱冬瓜、核桃、龍竹、慈竹、蘆葦等。
4.3庭院綠化
庭院綠化包括農戶和學校、村委會、工廠、鄉鎮政府等單位的庭院及房前屋后邊角空地。根據庭院面積大小,可選擇果樹庭院型、林木庭院型、花卉庭院型、園林庭院型等單一或組合模式。面積狹小的庭院,以花卉為主,孤植樹木;面積大的庭院,以樹木為主體,花灌木作為點綴搭配。庭院綠化要與發展庭院經濟相結合,打造花果飄香、居所優美的鄉村庭院,大力發展“農家樂”旅游,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參考綠化植物主要有:蘇鐵、銀杏、雪松、柏木、龍柏、圓柏、香樟、天竺桂、山玉蘭、廣玉蘭、二球懸鈴木、合歡、櫻花、茶花、海棠花、貼梗海棠、小葉榕、榕樹、女貞、黃楊、含笑、桂花、月季、紫薇、木槿、丁香、鳳尾蘭、金竹、紫竹、金鑲玉竹、棕櫚、梨、核桃、李、桃、石榴、木瓜、枇杷、柿樹、梅、香椽、橘、葫蘆、佛手瓜、紫藤、爬山虎、常春藤、葡萄、金銀花、凌霄、炮仗花、野牛草、狗牙根、假儉草等。
4.4環村林綠化
根據村莊區位特點、自然條件、經濟狀況、產業基礎等基本條件,因村而宜,可選擇生態防護林型、經濟林型、用材林型、花卉苗木型、公園綠地型等不同模式,形成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生態美景。參考綠化植物有:滇楸、榕樹、雪松、柏木、龍柏、圓柏、香樟、天竺桂、西南樺、山玉蘭、廣玉蘭、合歡、櫻花、茶花、海棠花、貼梗海棠、女貞、黃楊、含笑、桂花、鳳尾蘭、慈竹、金竹、紫竹、金鑲玉竹、棕櫚、泡核桃、美國山核桃、板栗、梨樹、李、桃樹、石榴、木瓜、枇杷、柿樹、梅、花椒、香椽、橘、葫蘆、佛手瓜、紫藤、爬山虎、葡萄、金銀花、凌霄、炮仗花、野牛草、狗牙根、假儉草等。
5保障措施
5.1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屬地實施”的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責任,確保謀劃到位、宣傳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做到這些一是成立領導機構,加強對鄉村綠化工作的領導;二是簽訂責任狀,明確綠化任務和責任;三是加強協調督導,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強化督導檢查,深入現場及時調度,齊抓共管,協同推進。
5.2科學規劃設計
規劃設計必須實地調查,摸清底數,做到實事求是、數據準確、切實可行。要突出地域差異,多林種、多樹種結合,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相結合,喬、灌、花、草結合,大力推廣優良鄉土樹種,著力營造混交林,提升景觀效果。
5.3強化科技支撐
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通過召開現場觀摩會、舉辦技術研討培訓班和講座、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面對面培訓、印發技術資料等方式,進行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實行“零距離”指導。要嚴把整地關、種苗關、栽植關、澆水關和管護關,做到環環相扣,有序推進,確保造林質量,提高造林綠化成效。
5.4加強督查考核
要建立周匯總、月報表、季調度制度,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督導檢查,全面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形成全力以赴推進工作的態勢。加強項目資金監督管理,確保有限的資金真正發揮作用。要建立鄉村綠化驗收和綜合評價制度,年底前對鄉村綠化完成情況進行嚴格考核驗收,未完成目標任務的,不予兌現相關政策支持。
6鄉村綠化規劃注意事項
(1)突出村莊個性與特色。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力求避免雷同。巍山縣美麗鄉村建設綠化規劃過程中,應當立足實際,結合巍山縣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2)重視綠化樹種選擇。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載體,樹木是重要元素。鄉村綠化最明顯而且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是綠化樹種比較單一。鄉村綠化樹種應選擇耐粗放管理、病蟲害少的樹種,提倡選用體現地域性植被景觀的鄉土樹種。在綠化植物選擇時,應實現喬、灌、草、花、藤合理配置,木本和草本合理配置。此外,為了豐富色彩,綠美并重,還應大量應用彩色葉樹種,可選擇的有紫葉李、王族海棠、紫葉矮櫻、紫葉稠李、金枝槐、金葉槐、金葉絲棉木、金葉欒樹、紅葉臭椿、紅葉櫻花、紅葉碧桃、紅葉小檗、金葉女貞、金葉水蠟等等。
7結語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美麗鄉村的綠化規劃成為一個切入點,利用科學發展的視角做好鄉村綠化規劃,成為建設和發展新時期富裕、民主以及文明的新農村必然要求。在此過程中,我們應當立足實際,通過加強宣傳、發動和依靠群眾,從村莊園林化、農田林網化、道路林蔭化以及崗坡林果化和庭院花園化等方面入手,將綠化規劃逐漸變成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尊重民意,從整體上進行協調,從而打造“村在林中、綠在村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新農村。根據縣里的統一規劃,各村結合自身的特點、優勢以及產業特點和人文資源條件,以重點推進、打造精品為原則,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同時,還要加強生態經濟發展,建立村容村貌整潔、生態環境優美、資源節約利用、公共服務健全、生態文化繁榮的美麗鄉村,加強巍山縣美麗鄉村建設,使其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大理分院.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城鄉綠化總體規劃(2010-2015)[M].云南: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大理分院,2010(6).
[2] 河北省林業局.2015年河北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村莊綠化工作方案[R].河北省林業局,2015:313.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1-0148-02
作者簡介:陳顯宗(1965—),男,土族,云南永平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資源調查、林業規劃設計。
收稿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