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志敏(新疆庫車縣林基路小學漢語學校,新疆 庫車 842000)
?
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姬志敏
(新疆庫車縣林基路小學漢語學校,新疆 庫車 842000)
摘要:數學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思維能力增強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幾種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我們在運用數學知識的同時,離不開我們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增強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因此各國的小學數學都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
1.小學生直觀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小學生總是對自己見到、摸到、嗅到、聽到的事物感興趣,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事物的認識和思維過程總是與具體的事物聯系在一起的。
2.小學生抽象概括能力較弱。小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較弱,他們對抽象概念的理解總是借助于對直觀事物的了解。還記得在講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這節課時,學生對“平均分”這一概念不理解,我在教學中就利用直觀的教具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
3.小學生有效思維的時間較短。由于小學生思維品質的特點,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那么學生有效思維的時間就較短。如果我們教師一節課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新授內容的學習,而不變換花樣,課堂教學效果肯定不會太好。
4.小學生思維的內容淺顯,缺乏靈活性。在教學找規律時,2、5、9、14、20、__35、44中間的數應該填幾,有很多同學找不到規律,就放棄了,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在他們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和1、3、5、7、9、11、13這樣的等差數列,才算有規律,因為它們每相鄰兩個數之間差2。而2、5、9、14、20,__35、44,它們的差依次是2、,3、4、5、6、7、8、9,有一定的變化性,學生學習起來就困難較多,這與學生年齡尚小的思維特點是分不開的。
1.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積極發展學生思維。
數學知識是嚴密的邏輯系統知識。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往往以前所學舊知識、舊經驗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同時又是對舊知識、舊經驗的引伸和發展,學生的認知活動也總是以已有的舊知識和經驗為前提。鑒于此,每教一點新知識都要盡可能復習有關的舊知識,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為探究新知來鋪路搭橋,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構建知識網絡、發展思維。
2.進行說意練習,培養思維的邏輯性。
語言是思維的裁體,思維依靠語言,語言促進思維。教師對學生加強語言的調控,訓練其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能夠有根有據進行思考的基礎。因此教學中要使學生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準確無誤地說出解答思路,并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簡潔規范,逐步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要使學生獲得準確豐富的感性知識,又必須通過合乎邏輯語言引導,最后大腦借助于語言,對感知的事物去偽存真,分析綜合,抽象出本質特征。
3.結合現實生活,從實際問題出發去理解數學、分析數學。
例如,在學習了“兩步計算應用題”后,教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一個簡易文具用品店,標上“鉛筆2支3元,寫字本10本15元,橡皮擦5個5元。”再提問:“小王想買8本寫字本,可只帶了10元,大家說小王帶的錢夠嗎?小王想在這個簡易文具用品店買9元錢的文具,請大家幫她算一下怎樣買才能剛好花完呢。”此時,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還培養了數學思維創造能力。
4.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問題,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能構激發學生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在思維的活躍狀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提出深淺適度,具有思考性的問題,這樣就將每位學生的思維活動都激活起來,通過正確的思維方法,掌握新學習的知識。例如在應用題的教學中,當學生仔細讀題,邊讀邊想,弄清題目內容,并能復述題意后,教師可以適當提些問題進行啟發,如:“題目給的條件有什么作用?”、“要求的這個問題必須知道哪些條件?”、“題目了這幾句話是什么意思?”、“根據這個條件你能得出哪些結論?”等等,引導學生自己逐步想出辦法,解決問題,而絕不是簡單的告訴他用什么方法做。
5.精心設計練習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解題的練習來實現。因此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設計練習題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培養目標來進行設計。要設計多種練習形式。通過多種練習形式,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并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要設計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個答案的練習題,對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有很大益處。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練習題時,不宜讓學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數量,而要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思路,或運用不同的知識去解決,并且要找出簡便的解法。設計的練習題的難度要適當,要使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能夠正確解答出來。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根據題中具體條件,自覺、靈活地運用數學方法,通過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就可以發現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學生一定能產生濃厚的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讓我們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給他們一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樂學、會學、善學。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OL].2010.
[2]劉俊波;徐繼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10-15.
[3]章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江西教育;1989-09-28.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