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劍穎(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4)
?
工業設計在工程機械產品中的應用
扈劍穎
(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4)
摘要:現如今,技術透明化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我國工程機械產品一直處于模仿階段,缺乏自己的產品個性。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技術層面已不再是決定產品競爭力的唯一因素, 除此之外,品牌、人機交互、外觀造型及設計風格等工業設計領域的因素已逐漸成為影響工程機械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而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工程機械類產品的附加值與競爭力已成為大多數企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重視產品的工業設計因素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工程機械;工業設計;造型;價值
隨著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加工制造工藝的不斷進步,中國工程機械面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而技術透明化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我國工程機械產品一直處于模仿階段,缺乏自己的產品個性。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技術層面已不再是決定產品競爭力的唯一因素, 除此之外,品牌、人機交互、外觀造型及設計風格等工業設計領域的因素已逐漸成為影響工程機械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F階段我國大多數工程機械企業的精力一直集中在技術、產品功能和安全性能等方面,而忽略了工業設計對產品價值的影響。很多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十分緩慢,外觀形態更是恒久不變,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工程機械產品的發展。而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工程機械產品的附加值與競爭力已成為大多數企業所面臨的大問題。重視工業設計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中各大制造商推出的新款產品中幾乎多多少少都能看到工業設計的影子,但表現出色的卻寥寥無幾。由于工程機械的開發周期長、技術環節繁雜,機械部件結構復雜等因素,為工業設計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因此,充分了解工程機械領域對工業設計的需求是做好設計的首要任務。在進行方案設計之前首先應該與用戶(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充分理解用戶(客戶)的需求,展開設計調研,準確把握設計定位,幫助企業樹立自己的品牌,找到品牌DNA。整合現有的產品形成系列化的風格特征,以外觀造型為突破點提升產品價值。設計方案就是在不斷了解和滿足用戶(客戶)需求的過程中完成的。
由于工程機械的開發周期長、開發成本高,因此,它無法像其他消費產品一樣通過進行快速的產品更新換代來搶占市場份額,經典風格便成為最佳選擇。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必須深入挖掘產品DNA和企業文化,提煉設計元素運用到產品設計中,做出經久不衰的經典產品。
關于工程機械的造型設計和色彩與質感設計。對于工程機械而言,首先是產品造型的設計。在設計的第一步是將產品模塊化,即將產品按照功能區分為幾大模塊并進行合理布局。根據各模塊主次進行視覺設計,優先設計主模塊再設計輔助模塊。在設計輔助模塊時要將主模塊的設計作為參考,同時也結合輔助模塊的細節對主模塊進行相應調整。經過反復修改調整后,各模塊設計要簡潔有序、相互呼應,達到整個產品的風格統一、主次分明的視覺效果。其次,是通過色彩與質感搭配強化造型效果。如呼應、對比、韻律、肌理等。配色在工程機械的設計中十分重要,在選擇主體色時,應著重考慮產品的使用環境、功能分類等因素。比如,工程機械的操作區,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使用場景,在進行色彩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其安全性,工程機械還會帶有安全標識、警示標識等內容,可以采用具有警示性的橙色、紅色表示其具有危險性,提醒外人不要靠近,從而確保安全性。這些視覺元素的色彩關系在涂裝時都應當充分考慮到。在選擇輔助色時,應考慮與主體色的搭配以及品牌識別度等要素。在選用多種材質組合時,應充分考慮與使用安全、造型風格、加工工藝和成本的關系。此外,有時也可通過更換涂裝和幾何分割來實現不同的質感效果。
1.功能法則。對于工程機械來說, 它們都具有作為物品所具有的外在特征, 但在這背后還存在著一種本質的東西, 那就是功能,外觀造型以產品功能為基礎。因此,我們應該在認識設計對象的基礎上理解其背后所承載的系統功能。在進行設計時,外觀形態必須尊重功能結構,一定要在保證功能的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外觀造型的變化。因為產品的主要作用還是用來工作的。產品的外觀和功能兩者彼此依托,相輔相成。設計師必須把握好二者之間的度,要有基本的標準和要求。
2.形式美法則。工程機械屬于大型裝備類工業產品,體量較大,功能區分顯著,使用場境危險,承擔著高耗損性質的作業任務。因此,其外觀造型多體現力量、安全、穩重、氣勢的感覺。在造型美學上,對于工程機械產品可以利用的形式美法則有:統一與變化、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我們可以借鑒這些設計法則應用于工程機械的造型設計中。
3.出色的人機交互法則。一個產品體驗好不好,要看人和機器之間是否具有良好交互方式,人機工程因素則是完成良好人機交互的前提條件。需對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為特征、人體結構尺寸等全面了解。工程機械的人機系統就是參照人機工程學的理論和數據進行設計的。“工業4.0”——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使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3D虛擬現實等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廣泛應用,這預示著未來的生產方式將越來越智能化,這就要求工程機械產品要做出相應改變以適應智能化生產的發展趨勢。設計師要將越來越多的目光集中到人機交互問題中,實現人-機-環境系統的和諧統一。
總之,在工程機械不斷同質化的今天,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保持優勢,必須重視產品的工業設計,這是企業提高品牌競爭力和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
參考文獻:
[1]盧驍.工程機械的造型意象與情感化設計[D].長沙:湖南大學.2012.
[2]于健昕,戴端.工程機械產品設計中的“形”與“義”[J].設計,2013.
(注:2015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課題名稱:基于我省產業升級背景下的工程機械形態創新設計方法研究,課題編號:2015041304)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47-01
作者簡介:扈劍穎 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研究方向:信息交互設計、用戶體驗、工業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