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秀美
摘 要:在小學語文中,作文是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關鍵因素。通過作文教學可以使學生思想和道德觀念得到提升,并且學生能在作文中表達他們真實的生活情感。本文通過對當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小學作文教學的優化策略,旨在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教學;優化策略;探討
當今我國課程的改革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作文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但是很多教師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授的作文技能存在老套化、程式化的問題,導致學生的文章不能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積淀過程。小學生還處于作文學習的初級階段,所以教師要把握好作文的難度,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用形式多樣的話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技能。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語文知識結構的認知還不健全,容易形成對語文作文的一種畏懼心理。還有很多經驗不足的教師,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時候存在很多教學技能上的缺陷,這樣就制約了作文教學的展開,使得小學生的語文作文能力不能有效提高。
(2)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特別注重學生的寫作技巧和速度,而忽略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只會根據試卷的作文要求機械地進行作文的寫作,而不能真正把握寫作的內容和方向。另外,很多家長也是只注重孩子作文最終的得分情況,不會觀察孩子作文中表達的真正內涵和主旨。長期這樣,學生的寫作就變成了迎合教師和家長的口味,學生的個體風格不能在作文中得到體現,致使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
(3)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有時間的限制,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很少對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教學,所以學生缺乏對社會環境的接觸,就不能感悟生活,也無法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獨特的個性和思想感情。所以學生的作文經常條理清晰,結構分明,但是缺少情感、沒有深度、缺乏內涵。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優化策略
1.正面引導,激發寫作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順利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沒有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教學的目的不但沒有辦法達成,而且失去了教學的意義。所以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才能保證作文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引起學生對該作文素材的關注,然后讓學生圍繞該事物進行自我觀點的表達。并且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在進行學生作文活動指導的時候,要善于排除干擾學生作文活動的因素,創造和諧輕松的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氛圍。教師通過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彼此之間交流探討各自的觀點和想法,提高活動實施效率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堅持讀寫結合
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結合一定程度的閱讀,閱讀量的增加可以為學生文章的創作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所以學生要不斷地從閱讀中吸取營養,來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當然,現實的生活是學生寫作素材最好的來源,小學生作文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感情都應該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如果學生在生活中接觸的事物多,就會視野開闊,思想豐富,對生活的感受也會變得更加的深刻,從而在進行作文寫作的時候得心應手。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生活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學生一定要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做好筆記,這樣可以對閱讀材料中優秀內容的記憶更加深刻,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對優美的句子或者是段落,一定要提醒學生進行摘錄,并且反復地閱讀和思考,發現其中蘊含的真正的思想和哲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以激勵肯定為導向,發揮作文講評作用
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作文的講評也是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僅能對作文進行進一步的深化,還能鞏固和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首先,教師要注重作文評語的多樣化,不能對所有學生的評語都是固定的模式。還要多采用鼓勵的方式,對學生作文中的優點進行肯定,對于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也要采用協商性的評語,共同探討寫作方法的同時,指出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要對學生的文章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讓學生發現自己寫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和提高。
綜上所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利用能喚起學生共鳴以及趣味性強的作文素材和題目,來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進而使學生寫作水平提高,增強教師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譚敏靜.小學生作文教學的優化策略[J].課程教學研究,2013,(12).
[2]王 鴻.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探討[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1,(10).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嶠前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