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摘 要: 旅行社計調是一門需要動手動腦動電腦相對比較難學習的課程,由于常規旅行社計調課程的設計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參與性,因此達不到真正提高學生計調能力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計調課程的性質和崗位能力,探索如何利用學生參與性最有效地強化旅行社計調所需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予魚不如授之予漁”。
關鍵詞: 參與性 中職旅行社 計調課程 教學改革
旅行社計調,就是計劃與調度的結合,是旅行社內部專職為旅行團,散客的運行走向安排接待計劃,統計與之相關的信息,并承擔與接待相關的旅游服務采購和有關業務調度工作的一種職位類別①。隨著旅游行業的不斷規范,孕育出旅行社計調這個崗位,因為是比較新的產物,最初的旅游專業的課程是沒有開設旅行社計調課程,所以關于計調這方面的教材、教學設計等相關研究都相對有限。因此,我總結在旅行社計調崗位工作的情況,以及走訪專職計調了解他們對崗位能力的要求,設計了一套旅行社計調的教學設計,但此教學設計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收到的效果不顯著。效果不顯著的原因分析主要有:第一,學生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有點力不從心,以致上課能不認真對待;第二,計調工作是繁瑣而復雜的,需要處理食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的問題,但在傳統的授課當中,教學內容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做訂車、訂房、訂餐、編排線路等內容,這些內容跟自己關系不大,不能設身處地地想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學到的東西如同水過鴨背,學過后就忘記了,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因此,我重新整理了旅行社計調所需能力:第一,對價格控制的能力,第二,對開發線路的能力,第三,對商品質量控制的能力,能夠發掘又好又便宜的商品,第四,處理事情的計劃性能力,第五,信息收集及篩選的能力,第六,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對旅游目的地新的認識,第七,計算機的專業應用能力。這七大能力如何通過課程培養才是關鍵。我總結課程經驗,提出一個新的觀點:參與性對旅行社計調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參與性,我提出以下觀點:
一、進行學情分析
中職學習旅游專業的學生有以下特點:第一,選擇學習旅游專業的同學大部分是比較喜歡玩的同學,自身就怕復雜的課程,旅行社計調又是一門需要動手、動腦、用電腦的課程,因此如何調動他們的參與性及積極性是很重要的。第二,旅行社計調開設在第二學年,二年級的同學經過一年的課程學習,對旅行社的相關工作包括導游的工作都有一定的認識,也建立熱愛旅游的思想建設,但由于一些學校存在經費上的限制,部分同學沒有能了解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情況,因為經濟、時間等問題無法前去這些地方,那么利用這種有興趣的心理,根據計調能力的培養要素,引導學生通過編制自己想去的地方的行程,獲得計調相關能力的培養。
二、解決方案
參與性是調動積極性的關鍵點。學習計調的目的不是編制行程,而是培養他們對信息收集,對信息處理,對行程再編排的能力。怎么提高參與性能?我們可以設計參與性的實踐項目:地接計調以自己感興趣的或者家鄉的景點編排線路,組團計調以全國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編排線路。授課前老師首先把自己編排的線路和按照編排的線路實踐的結果加以展示(以我在海南旅游五天的線路為例子,在講訂酒店的時候,專門把訂海南亞龍灣的酒店作為項目。要求訂五星級,一線海景,價格最優惠的酒店,看誰訂的酒店與老師訂的一樣。這個過程中擴展同學們對酒店知識的認識,同時教會同學們看地圖。其中有三個同學訂到了我訂的酒店,也是我對比過最便宜的五星級一線海景酒店。放出自己出去的照片,對比他們看到的酒店照片,激勵同學們自己編行程,自己出去旅游。)把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再把課程要求告知同學們,同學們參與其中,為自己干活,參與度和積極性就非常高。再以地接計調舉個例子:
因此,在課程設計中,把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參與課程學習中,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通過設身處地的學習,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
三、課程排課建議
1.課程性質:旅行社計調合適集中授課,需要用到電腦及網絡。
2.課時為36個課時,安排一周時間。
3.在實際操作中如果在經濟及安全可以保證的情況下,讓同學們自己實踐行程,有利于擴大旅游專業同學們的視野,同時實踐自己的行程安排的合理性。
我們學習計調的目的不僅僅是知道計調的工作內容,更重要的是具備計調需要的那些能力,授之予魚不如授之予漁。教育往往過多強調教會學生會做某樣事,而忽略了本該通過課程培養的能力。如果能夠把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參與學習,那么,學生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也學習了計調的工作內容。
參考文獻:
[1]郭春慧.旅行社計調實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