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輝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推進,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更加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為此,在現代教學中,應當逐漸轉變教學模式,以此來適應小學教育的需求,順應時代的發展。同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真正有所收獲,能夠熱愛小學數學學習,從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根本特點入手,詳細論述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以此來探究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開放式教學方法,借此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和目的都有了根本性改變,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僅僅要求學生能夠單純記憶小學課程中必須的一些公式和理論,同時,能夠結合相關公式進行計算,就是進行簡單的模仿和記憶。但是,自從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統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對此,應當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開放式教學
所謂開放課堂教學式教學,主要是指由學校、教師共同營造的課堂教學氛圍,通過各種課堂活動來吸引小學生的目光,使其能夠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更好地采用開放式教學方法和氛圍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當具有以下特點,其一是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其二是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其三是營造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通過開放式教學,能夠更好地通過環境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夠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創造性,同時能夠在教學中逐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開放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氛圍
在現階段的開放式教學中,應當建立良好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氛圍,通過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來引導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掙脫出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太過古板,遏制了學生自身的創造能力。
小學數學本身是對客觀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的一種表達。同時,數學也是一種較為抽象的學科,而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才能夠更好的地被學生所接受,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小學數學是整個數學學習中較基礎的階段,大部分學生直接將數學等同為數字,這是不正確的。為此,在現階段的開放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通過開放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更好地詮釋數學到底是什么,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數學的內涵,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加深學生對數學的印象。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其他輔助工具,諸如:小棒、算盤之類,例如,教師在講解加減乘除這一系列內容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用小棒和算盤來進行計算,諸如:計算14+13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活用小棒來計算。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將數學知識具體化,全面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2.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關系往往是不平等的,學生大多數需要聽從教師的安排和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往往主觀臆斷認為某一個計算步驟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學生在做題時就務必要寫這一步驟,而如果學生沒有寫這一步驟,盡管最終答案正確了,也無法得滿分。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框架式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
現階段提倡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是應當勇敢承認教師自身知識的局限性,師生間應當是平等互助的,教師應當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多多提出質疑。
3.挖掘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予學生一種能力,一種能夠自主解決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而傳統教學模式僅僅是給予了學生模仿的能力,并沒有真正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學科本身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學科中運用開放式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開放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數學教學有不同的認識,能夠從中獲得更多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能夠逐漸用自身的方式來解決數學問題。通過這樣長時間的鍛煉和鞏固,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而這種良好的思維習慣,正是教學所帶來的一種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分西瓜的方式來講解分數,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形象新穎,而且對學生而言,極為吸引。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思維方式,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根本目的在于對學生思維模式的一種慣性培養,而開放式教學模式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正是一個引子,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從中有所收獲,能夠真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郭丹桂.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探究[J].江西教育,2014(30).
[2]周永科.淺論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