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追求教學課堂的高效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所有任課教師的關注重點和教學難點。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采用多種方式建設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
關鍵詞:興趣;小學音樂;高效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多種措施切實增強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構建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氛圍。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任何事情都有很大的興趣,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將課堂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降低學生對音樂課堂的抵觸心理。小學生是非常喜歡看動畫片的,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動畫片展開教學。如,《大耳朵圖圖》《喜羊羊與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教師在上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中的內容,然后帶領學生學習動畫片的片頭曲、插曲和片尾曲。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分析日常事務中的音樂元素展開音樂教學,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除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展開教學外,教師在教學時要用父母般的溫情包容他們,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風趣的教學語言和夸張的肢體動作,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間接地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喜愛程度。
二、將流行與傳統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音樂教材中選入了一些傳統戲劇的欣賞內容,在學習這部分的內容時學生的興趣不大,他們總是認為只有老年人才適合觀看戲曲,對戲曲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解和偏見。為了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認真地搜集和融入大量戲曲元素的流行歌曲,如《說唱臉譜》《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新貴妃醉酒》《在梅邊》等歌曲,在學習戲曲部分的內容時,教師播放這些流行歌曲讓學生聆聽,聽完之后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這些歌曲中融合了哪些戲劇元素,是如何將戲劇元素融合進歌曲中的。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幫助學生確定問題答案。有的學生回答說:“《在梅邊》是借鑒了京劇與昆曲的元素,以戲曲故事為背景用歌詞將這個故事重新表達出來了。”有的學生幫這位學生補充道:“《在梅邊》的創作靈感來自于電影《霸王別姬》?!睂W生對流行歌曲這樣的鑒賞收獲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分析了與戲曲相關的流行音樂后,教師播放經典的戲曲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到戲曲并不像自己印象之中那樣無味,從而品味到戲曲藝術的魅力,慢慢關注戲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戲曲和流行音樂結合起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專注投入,改變了學生對戲曲的看法,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戲曲、欣賞戲曲。除了戲曲部分的學習外,學習地方傳統民歌時也可以利用流行歌曲展開教學,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民歌的文化內涵和民歌中蘊含的區域特色。
三、利用游戲展開音樂教學
游戲是小學生喜歡的活動方式,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提高音樂能力。如,學習《火車開了》時,教師可以舉辦開火車的游戲,讓學生把凳子擺成長長的一排,坐在凳子上,最前面的學生作為火車司機,其他的學生則作為乘客。游戲開始時,教師帶領學生模仿火車發動時“咔嚓咔嚓”的聲音,然后教師示范演唱“咔嚓咔嚓,火車開了”這句歌詞。隨后教師詢問學生:“同學們,我們這是去哪啊?這輛火車開得真穩吶,你們看它跑得多好。同學們是誰開著火車呢?”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學習“火車司機,開著火車咔嚓、咔嚓向前奔跑?!边@兩句歌詞,這時,教師也加入了學生當中和學生一起游戲,并帶領學生反復讀這幾句歌詞,使學生記憶深刻。又如,在演唱歌曲時,教師可以利用傳球的游戲:學生坐在座位上,教師隨意地走到教室中的任何位置,在某個學生的桌子上放一個小球,然后閉上眼睛數數,學生在教師數數的同時傳遞小球,當教師數到10這個數的時候,接到小球的同學站起來,演唱歌曲中的一段或幾句話,等學生唱完后持續進行這個游戲,直到把一首歌曲唱完。
總之,為了實現小學音樂課堂的高效教學,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傳統與流行結合起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利用游戲增強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魏重陽.淺談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J].山海經(故事),2015.
[2]王紅霞.談如何打造小學音樂高效課堂[J].音樂大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