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泳運動員傅園慧的一句“我已經使出了洪荒之力”無疑是今年最熱門的網絡流行語之一。本文分別從傳播學、社會心理學、語言學視角綜合分析網絡流行語“洪荒之力”一夜爆紅的原因,并對其影響力進行分析。
關鍵詞:洪荒之力 網絡流行語 傳播 心理
一、引言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賽場上,中國游泳小將傅園慧成了比“金牌”更火的新聞人物。在結束的100米仰泳半決賽中,傅園慧以小組第3名的成績晉級決賽。當被記者問到“今天的狀態有所保留嗎?”時,傅園慧使勁地搖頭,大喘著粗氣稱:“沒有保留!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
傅園慧的賽后采訪視頻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中外權威媒體為其“背書”,僅8月8日、9日兩天提到“洪荒之力”的微信文章就有1.3萬篇。傅園慧相關視頻24小時內突破3000萬次播放。傅園慧在此次采訪中非同尋常的表現,讓輿論驚訝不已。有媒體甚至幽默地調侃:“如果說寧澤濤是游泳界一股清流,那么傅園慧就是一股泥石流。”
何為“洪荒之力”?傅園慧自己說,是從小說中看到的一個詞。目前網絡熱搜給出了6種解讀:一是(宇宙)廣大荒遠之力;二是自然之力與超自然之力;三是原始之力;四是神奇之力;五是史前之力;六是原力。國家地震局在官方微博中為網友們作出權威解釋: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早期狀態,一切都在混沌蒙昧之中,那時候的地殼很薄,地震頻發,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多次大洪水。經過幾輪造山運動后,地球上的大氣環流逐步建立,地殼也趨于穩定。可見,洪荒之力,確實很強大……(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2016年8月8日)
“洪荒之力”被廣泛應用,勢不可擋。打開百度新聞搜索,截至9月17日,包含“洪荒之力”的新聞標題共計36500篇,新聞全文多達119萬篇。
(1)一天圈粉200w!傅園慧向全國人民釋放了她的“洪荒之力”(人民網 2016年8月15日)
(2)使出“洪荒之力”迎新生(光明網 2016年9月4日)
(3)政府鼎力支持企業齊使“洪荒之力”(中國經濟網 2016年9月9日)
(4)中國武警“洪荒之力”爆發不只是訓練,簡直要拼命(中國青年網 2016年9月14日)
二、傳播學視角解讀“洪荒之力”
從輿論傳播的規律來分析,網絡流行語“洪荒之力”的走紅并不意外。傳播學認為,具有“異質性”的個體,都會成為輿論傳播中的主角。和其他運動員相比,傅園慧無疑體現出了更多的個性:活潑開朗;面對采訪時不按套路回答;應答俏皮,更有人情味。在整體相對中規中矩的奧運采訪與報道中,傅園慧式“表情包”也就具備了廣泛傳播的價值。
財經評論家馬光遠撰文稱,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傅園慧的“火”很簡單。經濟學最重要的概念是“稀缺”,“稀缺”是經濟學一切思維的出發點和本源,一切稀缺的資源都有價值,稀缺程度越高,價值越大。傅園慧的所有語言幾乎沒有經過任何包裝,甚至都沒有經過大腦深思。與發表獲獎感言相比,從傅園慧身上所展現出來的真實以及俏皮可愛的性格更能吸引大眾的眼球,而這樣的真實恰巧是中國人的稀缺資源。試想一下,如果傅園慧對提問“今天的狀態有所保留嗎?”的回答換成“沒有保留!我已經拼盡全力啦!”這樣的傳統版本,受眾還會有這么大的反應嗎?還能有“洪荒之力”一詞的網絡爆紅嗎?
傳播手段的更新也造就了“洪荒之力”的走紅。社交奧運助推“洪荒之力”國際傳播。盡管孫楊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連奪兩金,震驚世界泳壇,但孫楊當時在社交網絡的傳播度基本上僅限于國內微博。然而在里約奧運會中,無論是孫楊與霍頓的口水戰,還是傅園慧的“洪荒之力”,詳細的新聞報道也在“臉書”和“推特”等平臺上被熱議,中國網紅“意外”搶占外國頭條。“這位中國女運動員叫傅園慧,盡管她沒有拿到金牌,但是她的幽默和表達方式促使她在一天內成為中國游泳的又一位超級巨星,想知道她有多么有趣么,去我們的Instagram賬號上看動圖和視頻吧。”《體育畫報》推特官號寫道。傅園慧紅起來還不到48小時,映客作為國內風頭最勁的直播平臺,就在各大網絡和媒體上發布海報,預告“洪荒少女”傅園慧即將進行直播。結果不出所料,僅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她便圈粉破百萬,突破世界紀錄。
三、社會心理學視角解讀“洪荒之力”
當下人們的社會心理發生很大變化,傅園慧受到歡迎,也說明大眾的思想在發生著積極的變化,大家對奧運體制的寬容性有所增加。他們不再苛求奧運選手奪得金牌或銀牌,而是在欣賞比賽的同時,融進更多的人文關懷和情感體驗。他們感受到的是傅園慧“可愛”的一面,大家喜歡她夸張的表情、真誠的話語以及積極的心態。“洪荒之力”以往作為一種流行網絡語言基本都表示憤怒,但是經真實可愛的傅園慧演繹,完全變了風格和意味,成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這種理性的體育競技理念可能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好的彰顯,國人對奧運的看法也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而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改變正在散播著人性之美和正能量。
此外,魔性表情助推“洪荒之力”爆紅。賽后接受采訪傅園慧的魔性表情配上那句經典的“洪荒之力”迅速登上熱搜,體育界的網紅段子手就此誕生。微博粉絲一天之間漲粉百萬。娛樂圈明星大咖紛紛“淪陷”,轉發傅園慧表情包。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語言學專家徐默凡介紹,“表情包”背后昭示社會心理變遷。傅園慧的新臺詞“我昨天已經用完了洪荒之力,今天沒有力氣了”“可能我手太短了”等,也已加入豪華表情包套餐。“這是一種借助網絡的全民狂歡,體現了人們的娛樂化心態,娛樂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奧運會的神圣性和運動員的臉譜化,這種變化其實是正面的。”傅園慧式表情包,純粹靠著娛樂大眾刷爆朋友圈,這正代表著競技體育在逐漸向娛樂體育轉變。
四、語言學視角解讀“洪荒之力”
不按套路出牌,違背言語交際原則,答語標新立異,卻又真實到極致,這是“洪荒之力”爆紅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違背謙虛準則。謙虛準則指在言語交際行為中要盡量保持謙虛的態度。謙虛包括耐心聽對方說話、對自己的評價要盡量保持謹慎和低調,不能夸大自己的優點,忽視或者掩蓋自己的缺點。面對無數次的記者采訪,我們已經習慣了運動員倒背如流的謙虛用語,如“感謝祖國”“感謝教練”“發揮欠佳”“略有遺憾”等等。而面對記者的提問“今天這個狀態有沒有保留實力?”,傅園慧卻直言不諱:“沒有保留!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了!”
其次,違背贊同準則。贊同準則指在言語交際行為中要盡量減少與對方的分歧,在非原則問題上盡量靠攏對方的觀點,以增加一致性。在交談中如果我們能夠發現對方觀點合理性的方面,并加以充分的肯定,交流就會進行得很順利,反之,則容易導致交際失敗。面對記者的提問,傅園慧突然之間來了個“洪荒之力”讓我們大開眼界,陌生感、獵奇感一觸即發,終于“洪荒之力”爆發了。
五、結語
從“洪荒之力”的大爆發至今,盡管熱度不減,但也要冷靜對待。一個網絡熱詞已經脫離了它原本的含義,受眾們懶得去了解網絡熱詞的出處和原始含義,很快變成了全民口頭禪,而且把這種習慣帶到了互聯網上,在網絡上開始病毒式的傳播。因此,部分學者認為“洪荒之力”迅速走紅不得不令人擔憂,它所折射的大眾文化趨勢和社會心理,正在沖擊網絡流行語文化的積極意義。網絡流行語簡單地“復制”和“粘貼”,正在讓漢語變得干癟、乏味,這種思考不無道理,也許這正是網絡流行語在當下最真實的寫照。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下社會任何一種網絡流行語傳播背后的原因都是多層面的,與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對其深層探究也是對當下社會與人文的真實反映。
華東師范大學李明潔教授認為,網絡語言其實是一場新的文明革命、人際革命的重要標志,“一些網絡語言表達出的情緒和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某種社會心理狀態,特別是社會情緒”。換句話說,網絡語言凝結了人們對于當下社會現狀的看法、情緒和訴求。在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滬上高校的中文系語言學專業,傳統的語言學研究早就已經拓展到對網絡語言的關注了。一些語言學家在接受《文匯報》記者采訪時說:雖然網絡語言研究在我國大部分高校還未成為一門系統學科,但這個由互聯網催生的研究新方向,已經引起了很多語言學家的關注,需要在一個更廣闊的學術空間內進行討論。
參考文獻:
[1]楊勇.網絡流行語衍生、傳播的理據和方向[J].學術界,2016,
(2).
[2]周曉鳳,劉鴿.網絡流行語現象的語言文化分析[J].東北師范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
[3]胡壯麟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4]朱穎婕.網絡語言“洪荒之力”頻發成語言學領域研究“黑馬”
[N].文匯報,2016-09-06.
(孫冬惠 遼寧大連 大連外國語大學文化傳播學院 1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