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云,羅麗,趙廷松,范志遠,鄒偉烈,潘莉
(1.云南省怒江州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研究所,云南 怒江 673100;2.云南省怒江州林業局,云南 怒江 673100;3.云南省林業科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4)
?
云南省怒江州核桃產業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
唐春云1,羅麗2,趙廷松3,范志遠3,鄒偉烈3,潘莉3
(1.云南省怒江州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研究所,云南 怒江 673100;2.云南省怒江州林業局,云南 怒江 673100;3.云南省林業科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4)
摘要:對怒江州的核桃基地有關立地條件、定植品種及來源、種植、樹體與土肥水管理、生長結果、病蟲害等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訪問了部分農戶,與州、縣林業局相關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并收集了三縣核桃產業發展、地理氣候等相關資料。指出了怒江州核桃基地主要存在投產慢、產量增長慢的問題,針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找出了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怒江州;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建議
1發展現狀
怒江州分布有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白族、普米族等10多個少數民族,一直以來怒江州都將核桃產業作為全州發展山區經濟、消除貧困和實現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重點產業來培育。通過多年努力,特別是經過“十一五”以來核桃種植的規模快速發展,目前怒江核桃產業已初具規模,到2013年,全州種植核桃面積達12.3萬 hm2,試投產面積3.97萬 hm2,產量1005.5萬kg,80 %以上的群眾生活和收入與核桃關系日益緊密,核桃產業在怒江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與作用凸顯。
2存在的問題
怒江州由于存在產業發展速度過快、產業投入嚴重不足、科技服務嚴重滯后等原因,導致核桃產業基地建設存在投產慢、產量增長慢等突出問題。核桃產業效益與預期目標差距較大,導致多數老百姓尚未從核桃產業中獲得應有的經濟回報,發展積極性受到影響,核桃基地提質增效已成為怒江州各級政府急需研究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
3問題分析
3.1低海拔區域降水多、光照差,不利于實現核桃早投產、早豐產
怒江峽谷低海拔地段(1100~1600 m)熱量充足,降水充裕,十分有利于核桃樹體營養生長與樹冠形成,但容易造成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不平衡,造成掛果推遲、產量增長慢,且低海拔地段光照不足也不利于核桃早果、早豐及堅果品質提升。
3.2品種晚實特性是制約區域核桃實現早投產、早豐產的重要原因
怒江州目前主要推廣品種為漾濞泡核桃(含瀘水1號),占三縣核桃種植面積的90 %以上。該品種為晚實類型品種,嫁接苗定植后6~8年始果,12~15年初盛果,20年左右進入盛果期。怒江州漾濞泡核桃多為2005年后陸續種植的,樹齡5~10年不等,受品種本身特性決定。由于福貢、貢山低海拔區域熱量多、光照差等特殊環境不利于實現早結果、早豐產,加上目前管理粗放且技術措施針對性不強,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進入掛果期、豐產期。
3.3種植管理粗放和投入不足是造成區域核桃投產慢、產量增長慢的關鍵原因
3.3.1種植問題
(1)立地條件選擇:2007年前有小規模種植,一是零星栽植于房前屋后或地邊、溝邊,立地條件較好,現生長結果正常。再是栽植于荒山荒地或石頭旮旯中,以及與旱冬瓜等樹種混種部分,現或長勢差或已消亡。2007年后,大規模栽植在農耕地中,立地條件大部分較好,但有相當一部分栽種于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不利于核桃生長結果。
(2)栽植密度:貢山、福貢大部份核桃基地栽植密度過大,多數每667m2在30株以上,退耕還林種植部份每667m2在70株左右,還有部份農戶將林業、扶貧等多部門任務種在同一塊地上,像玉米一樣密密麻麻種植。由于密度大,造成樹間相互蔭蔽,樹體爭光生長,大小不齊,嚴重影響生長結果。
(3)品種純度:大部份漾濞泡核桃基地品種純度在90 %左右,但也有一部分基地漾濞泡核桃品種純度不足50 %,主要原因是種植初期除萌不當或不及時,以及牛羊踩踏或接穗死后砧木重新萌發等,需進行品種調整。
3.3.2栽培管理問題
目前區域核桃管理水平總體是粗放的、隨意的,大體處在不修剪、不施肥、不防病、無技術、無示范的狀態。主要原因:①大多數老百姓第一次種核桃,認為核桃種植不需太多管理;②對核桃的經濟價值了解不多,對產業的經濟收益沒有切身體驗,因而主動管理意識薄弱;③種了多年,還未能從核桃中得到經濟收益,周圍的農戶也沒有什么效益,因而對核桃產業產生了懷疑和失望情緒,管理的信心和積極性不高;④不知道怎么管理,周圍又沒有示范,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學;⑤林業部門現有技術力量與核桃產業大發展對技術的需要不相適應,核桃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緊缺,宣傳、培訓、示范等工作難以到位。
3.3.3投入與產業服務問題
(1)產業組織上,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責任不明、任務不清、考核不嚴,產業的宣傳發動、組織協調、示范帶動、成效檢查等工作力度不夠;
(2)產業服務上,產業的技術研發、技術推廣、技術示范、技術培訓與咨詢等工作嚴重滯后,科技對產業的推動和支撐作用遠未發揮出來;
(3)產業投入上,除了提供種苗,配套的土肥水管理投入幾乎沒有,特別是對核桃產業至關重要的技術推廣示范和技術培訓資金無法保證,且存在多部門無序投入現象,資金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和高效使用。
4發展建議
怒江河谷高溫、多濕、少光的特殊氣候環境,不符合推廣品種漾濞泡核桃的晚實特性,對實現怒江核桃早投產、早豐產構成了嚴重障礙。有必要基于云南省多年核桃研究成果,組裝一套先進適用的怒江核桃提質增效技術體系,并做出推廣示范。主要推廣技術包括:核桃良種選擇及高接技術、核桃生長與結果調控技術、核桃輔助授粉技術、核桃豐產樹形配置與調控技術、山地核桃土壤管理與高效平衡施肥技術等。并通過加強對區域核桃種植農戶的培訓,來增強其核桃產業發展的科技意識、良種意識,提高其栽培管理核桃的意識及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馬云.核桃產業發展制約因素及對策探討[J].綠色科技,2015(6).
[2] 楊作齡,趙玲玲,徐平,等.我國核桃產業發展趨勢與品種化栽培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5(5).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3-0095-02
通訊作者:羅麗(1979—),女,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林業調查規劃工作。
作者簡介:唐春云(1974—),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研究工作。
基金項目:國家林業科技推廣重點項目(編號:[2014]TZYN01)
收稿日期: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