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華 郭少聃 周艷群(湖南工業大學,湖南 株洲 412000)
?
發揮高校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作用的探討
付華 郭少聃 周艷群
(湖南工業大學,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高校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地位。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做實、做細、做精,其工作的創新性是極其重要的。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黨團組織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只有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才能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代代相傳、長治久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把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九大部分之一,向高校黨團組織提出要求,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學校團組織要把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在教育、團結和聯系大學生方面的優勢,竭誠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要著力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等活動,發揮團結學生、組織學生、教育學生的職能。”
高校的黨團組織覆蓋面廣、體系完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黨團組織需要發揮能動作用將學校的精神加以豐富拓展,將學校的部署具體化、多樣化,并在實踐中開動腦筋、有所創新,不斷產生具有推廣效應的工作新方法。高校的黨團組織的組織形式多樣,人員組織廣泛,在學生中間具有非常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因此,充分發揮黨團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大力推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高校黨團組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揮著載體和渠道的作用、向導和保證的作用、推動和落實的作用。各級黨團組織特別是基層黨團組織是大學生學習政治思想教育、弘揚主流向上文化的主要渠道,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各學生黨支部和各班級團支部是凝聚人心、交流感情、提高認識、升華思想的重要力量,同時也為青年學生的成才成長搭建堅實的平臺,使青年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張揚青春活力與激情,促進全面發展。因此,充分發揮黨團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對于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校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存在著的一些問題和挑戰,如管理的理念落后,沒有發揮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需求認識不夠;工作方式單一、內容陳舊,創新不足;工作渠道狹窄、信息收集反饋不夠通暢等。而且,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學生的思想狀況是不穩定的,且面臨的學習、生活和就業等各方面的壓力也比較大。學生在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反映出來的困惑和問題日益突出。這些問題的出現和存在就要求高校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具有發展的眼光、創新的意識,寬廣的工作思路,創新的工作方法。
(一)拓寬思路,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黨團組織是教育實施者,學生是教育接受者,所以高校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自身感受的理解不夠,往往就是以教育者的思維去開展工作,與學生交流時,如果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必然會影響教育的實際效果。
高校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確立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的思想,確認學生在學校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需求出發,自始至終主動、積極為學生服務。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條件,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同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培養學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二)豐富內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思想決定行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黨團組織工作的首要任務。傳統的工作內容是教導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導學生熱愛國家,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品德教育。而當代大學生個性強,同時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壓力大。所以,在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有了新的拓展。要求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基礎上,注意培養學生的校風、班風、學風;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等。尤其是針對大學生心理危機發生率有所增加的現狀,要結合高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入其中,使大學生在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等諸多方面得以提高。
(三)創新方式方法,充分溝通。
簡單粗暴的批評、空洞的理論說教和一廂情愿的灌輸等工作方法,已經證明毫無效果,而且往往還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抵觸,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無效。高校黨團組織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上,而不是命令與指派,更不是包辦替代,這些都是不利于學生成長、落后的工作方法。在教育學生時應該使用柔性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方式較為溫和,可以避免激烈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造成傷害,避免對抗和矛盾,能夠真正達到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的初衷。
同時隨著教育規模的擴大,由于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傳統的方式難以管理和關注到每個學生。而大學生又是接受新鮮事物最快的群體,無論是QQ、微博,還是微信,最先掌握的人群都是大學生,高校黨團組織應該因勢利導,充分利用高科技。網絡的虛擬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現實中的身份、地位的差別,促進人們平等的交流。高校黨團組織和學生可以實現平等對話,無障礙、無顧慮,無時無刻地進行思想交流。如果能正確利用,就可以達到潛移默化作用。同時還可以增強黨團組織在大學生心目中的親和力,降低師生發生矛盾沖突的概率,有助于增進學生對學校的親近感,激發起學生主動進行交流和溝通。
(四)創新活動形式,寓教于樂。
針對大學生熱情好動,興趣廣泛,精力充沛的特點,高校黨團組織應深入學生內心,探索教育方式,創新學生活動形式。特別是要提高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盡量覆蓋到更多的大學生。在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高校黨團組織要積極組織、策劃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各類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以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和孤獨感,幫助學生更快的融入集體,培養大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五)擴大工作渠道,加強學生自我管理的力度。
根據學校的崗位設置和人員配備情況,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完全掌握在實際工作中是難以做到。部分大學生在年齡上雖然成年了,但是身心發育還未完全成熟,思想處于變化中,這也增加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然而,學生們長時間的學習和生活在一起,他們彼此之間是最了解的。同學之間的傾述往往說的都是真心話,所以學生不僅是接受學校管理的對象,同時也應該是學校管理的參與者。高校黨團組織可以擴大工作渠道,拓展工作方法,讓學生實施“自我管理”,一方面,學生組織更了解學生,更懂得使用何種方法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另一方面,實施學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培養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在自我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要實施學生的自我管理,就要充分信任學生,善于傾聽來自學生反映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收集學生反映的信息,交流暢通,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做到每個學生身邊,深入每個學生心中,貫穿于大學生成人成才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張再興.充分發揮高校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5期,2-7
[2]彭維,葉壯志.發揮黨團組織作用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2期,40-42
[3]肖玲.發揮黨團組織作用,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考試周刊. 2009年29期,181-182
[4]季艷.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黨團組織的領導作用探析.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 年第 1 期,19-20
注:本文系湖南工業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建設項目(2015B04)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