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琳(湖州師范學院,浙江 湖州 133000)
?
微博平臺中數據新聞傳播的探討
金琳
(湖州師范學院,浙江 湖州 133000)
摘要:隨著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新聞已然變成業界與學界研究的緊俏領域,但對其定量角度傳播效果的關注度卻知之甚少。數據新聞雖然存在不少缺點,但數據新聞無疑給新聞報道注入了新鮮血液,全新的報道方式將提高新聞行業的門檻還可以讓廣大受眾具有科學的思維模式。
關鍵詞:微博平臺;數據新聞;傳播
自兩會以來“互聯網+傳統產業”不僅僅只是被記載于政府報告中更成為一個全民熱點話題。從最早的建立新聞門戶網,到新聞欄目設置微博平臺,微信平臺發布消息,廣征線索,再到新聞客戶端的制作這一切都是“互聯網+新聞”跳出傳統傳媒的演變過程。目前,數據新聞或許是:“互聯網+新聞”領域中走在最前沿的新聞品類。但數據新聞的價值在于對數據的發現和可視化的展現,因此需深刻的認識其價值,才能將其價值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1.每位受眾的接受能力會對其造成一定的影響。
目前閱讀數據新聞的受眾中因門檻高這一原因造成這一閱讀群體較小。即使數據新聞對數據實行了可視化處理,盡量做到簡單易懂,但是相較于一些有圖片有故事情節的新聞來說還是會略顯晦澀難懂,抽象,在閱讀過程中它需要受眾對數理社科等知識有一定的掌握能力,才能將數據背后的意義正真讀懂。與此同時還需要讀者的閱讀興趣,因為只有產生強烈的興趣才會愿意花時間去分析理解。
2.傳播平臺的影響。
對于微博平臺來說,它有著眾多的用戶,從某種層面上講在新聞的傳播上確實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數據新聞傳播中是最佳的傳播平臺。微博在發布內容上每條不得超過140字,這一規定造成了通過微博傳播新聞會有“碎片化”與“短頻快”的特點,使它更適合運用在一些緊急事件的報道上,而不太適合于更加深入的分析報道。盡管對于數字被限制這一規定可以通過增加其他鏈接、微博加圖片的形式來彌補,但是這些事需要每位讀者再次點擊才能完成,沒有給人一種簡單直觀的感覺,而這隱藏在內部的一切信息都需要讀者有較高的閱讀興趣才能被發現。
3.選擇話題限制性的影響。
數據新聞僅僅是一個新聞類別,所以它也需要遵循新聞傳播的一貫模式。每一條具有價值的新聞往往是具有時效性,趣味性,重要性,可讀性,真實性的。而對于數據新聞來說,由于需要大量的數據,使得其制作周期變長,在時效性上有著明顯的缺憾,又因為其對數據有較強的仰賴,選取話題上有所限制。正因如此,數據新聞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一些乏味的經濟報道和一些純知識趣味新聞上。
4.數據新聞里對于質的影響。
對于數據新聞來說,我們是為了將晦澀難懂的問題簡明化,而不是化簡為繁,在數據新聞中出現的一些圖表,文字,圖片等這些對于認知資源損耗過大,普通讀者難以一目了然,因此在表述展現時就需要更加簡明扼要。但事實上國內大多數的數據新聞都是做做表面功夫,只是一味的加入一些多余的圖像與色彩,猛一看會覺得很有趣,但實則繁瑣難懂,華而不實,讓受眾感到難以理解。
1.深度開發出數據新聞的價值。
數據新聞的依托是在龐大的數據中尋找有價值的信息,在某個層面上講,這與我們習以為常的新聞在定義新發生的事件有很大的不同。譬如,谷歌公司在面對龐大的數據時經過測試,可以提前預知到流感病毒未來傳播的范圍,這種預測的方式,不能等同于“新近發生的事實”然而如果將此以新聞的制作方法公布,它就已經具備了新聞的價值,具有一定的新聞預見性。這就將媒體的瞭望放哨職能很好的體現出來。而這種數據的預先透露,對于受眾來說是有價值的!能夠讓受眾防范于未然,更好的適應環境變化。參見陳力丹對于新聞價值的十個方面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出,數據新聞盡管沒有具體的人物以及具有爭議性的故事情節但是他卻將大數據加以凝練,所得到的信息是具有價值的,而且有著一定的影響面,當影響的層面越廣時,數據整體就將數據抽樣頂替了,這說明數據的最終結果將更加接近事實,大大降低了事件的不確定性,因為所有的數據都來自受眾本身,因此數據新聞與受眾息息相關(與受眾的利益相關性越高,那么它就越具備新聞的價值),正因如此數據新聞具備了新聞價值的判定準則
2.加強數據新聞的可視化性。
“數據新聞的可視化”和數據新聞息息相關,主要運用圖像,簡單明了的傳遞與溝通信息。以前在業界有存在一種“圖解新聞”這與數據新聞的可視化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又不是完全等同,有著一定的分界,圖解新聞往往是去粗取精將事物的人物關系呈現出來,而數據可視化卻著重與數據信息的統計與展現。不同類別的媒體,可視化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例如微博平臺中的數據新聞的可視化方式主要是靠圖片與表格,將圖表做的異常奪目,以此來讓受眾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數據背后的價值。比如在《交互式導引:2012美國總統大學結果一覽》這一新聞中,美國地圖上用紅藍兩種色彩來代替民主黨與共和黨,其支持率對比讓人一看簡單明了。當受眾移動鼠標在地圖上的圖標時,就會出現具體的競選投票數據,簡單易懂。可視化的展現使每位受眾對于數據的讀取更加的簡單明了化,而對于數據背后所暗含的事實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同時讓這些枯燥難懂的數據變得更加有趣味性。之前網絡上曾經流傳過一張地圖,是整個中國每個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標識圖,每個收費站在地圖上都使用紅色標點注明,最終所展示出來的是“祖國山河紅一片”以這種直觀的方式闡釋了中國公路的收費狀況。其實這是利用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將收費分布,收費金額收費站統計等枯燥的數據變得具象化。
總而言之,結合國情,數據新聞盡管投入大于產出,但是隨著數據新聞制作技術的不斷提高,廣大受眾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數據新聞終有一天會成為大眾新聞閱覽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李爍明.“門檻效應”對數據新聞的啟示[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5).
[2]薛曉薇.數據新聞:在成為全球新聞界的“新寵”之后[J].傳媒觀察,2014,(05).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