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同娟
[摘 要]農產品流通成本過高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農民的收入,進而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文章主要是在作業成本法中引入了雙重成本控制標準,運用改進后的方法對豫北地區小麥流通成本過高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這不僅有利于農民增收,而且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豫北地區;農產品流通成本;作業成本法;雙重成本控制標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084
1 引 言
河南省是眾所周知的農業大省,據統計,河南省2013年小麥總產量占全國的26.5%。此外,其僅在農產品流通上的全年交易總額就已突破3萬億。我國分散小農戶種植的形式、生產資源有限、市場信息獲取力不足等因素,導致流通成本過高、農戶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城鄉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問題。故此,如何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和提高流通效率是本文的研究問題,以此促進我國農產品流通的現代化發展,穩定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保障我國的農產品供應安全,利國利民。
2 豫北地區小麥流通現狀與問題
2.1 豫北地區小麥流通現狀
河南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盛產小麥,在全國農作物流通領域里極具代表性。目前,豫北地區小麥流通具有三個突出的特點:①小麥的出售量持續增加。②流通渠道得到改善。③農產品流通信息化得到快速發展。信息化是現代化農產品物流的標志性特征。
2.2 豫北地區小麥流通問題
豫北地區小麥的流通過程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流通成本過高,二是流通效率低。近些年來農作物收購價格不斷提高,面粉價格也隨之增長。將兩者收購價數據對比發現,收購價差從2006年到2013年的450元每噸擴大到810元每噸,幾乎翻了一倍。由此可見豫北地區小麥流通成本較高。另外,據調查豫北地區小麥正常流通過程共需16~20天,而發達地區僅需10天。因此,豫北地區小麥流通急需加強信息交流,提高其流通效率。
3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豫北地區小麥流通成本控制分析
3.1 引入雙重成本控制標準的作業成本法
3.1.1 雙重標準成本控制條件下的作業成本計算模型原理
簡單的作業成本控制法標準屬于靜態的,易受其他因素干擾。引入雙重成本控制標準對其改進,使其更符合實際情況,讓成本控制達到最佳狀態。“基準——樣板”雙重成本控制標準,“基準”成本控制標準是指正常流通過程中各環節的預計成本。“樣板”成本控制標準是最優的成本控制目標。
3.1.2 雙重成本控制標準的基本模型
制定雙重成本控制標準的基本模型:基準/樣板成本控制標準=(Mij×Nij)i=1,2…,n j=1,2…,n。其中,M表示單位要素單價,N是消耗量單位要素;i是所耗第i種資源消耗量,j 是第j種流通要素。在具體制定雙重成本控制標準時,需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作業成本三方面來制定。核算標準成本差異并尋找相應原因,制定改進措施,降低成本。
3.2 改進后的作業成本法在豫北地區小麥流通成本控制中的應用
3.2.1 根據作業成本法定義豫北地區小麥流通作業
通過對豫北地區小麥流通渠道的調查,結合作業成本法將小麥流通過程分為五個作業:小麥收購(次數)、質量檢驗(工時)、存儲管理(工時)、再加工作業(工時)、運輸配送(批次)。
3.2.2 在豫北地區小麥流通作業中制定雙重成本控制標準
(1)制定直接材料的雙重成本控制標準。該地區S流通企業每月作業優質小麥150噸、普通小麥160噸,如表1所示。
(2)制定直接人工的雙重成本控制標準。根據調查社會員工工資的水平以及相關國家制度情況,我們得到表2。
(3)制定作業的雙重成本控制標準。考慮到相關作業的具體內容,對每個作業都制定相應雙重成本控制標準,如表3所示。
(4)實際作業成本的核算。豫北地區小麥流通行業2014年某月小麥流通數據:該月購進 T 材料單價 27.5 元/千克,兩種小麥所耗分別為7650kg、5500kg。該月人工費94860元,耗用工時分別為6530小時、 5450小時。兩次小麥收購手續費300元。質量檢驗作業成本共2200元,機械耗時分別為40小時、35小時。預計優質和普通小麥的存儲管理作業量分別為850000元和537000元。小麥再加工作業成本41600元,工時分別為1230小時和800小時。在本月運輸配送作業損耗8400元,優質小麥和普通小麥各有7批、5批。綜上可得表4。
3.3 豫北地區小麥流通成本控制計算結果
在制定的雙重成本控制標準的基礎上,計算實際作業成本與雙重標準成本的差異。經計算,優質小麥與普通小麥的單位程序基準成本分別為7456.3元和5735.5元;優質小麥和普通小麥的單位程序樣板成本分別為7156元和5485.3元。可得直接材料成本與標準成本差異為23575元,與樣板成本的差異為4837元。直接人工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為5200元,與樣板成本的差異為17700元。作業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為2897元,與樣板成本的差異為20325元。在豫北地區小麥流通中建立雙重成本控制標準,有效降低了小麥流通成本,提高了其流通效率。
4 結 論
本文應用引入雙重成本控制標準的作業成本法,對豫北地區小麥流通的實際成本與控制后的成本進行了對比分析,提高該地區小麥流通效率。同時希望政府給予相關政策支持,加深農產品流通市場化。當然,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數據分析過程的偏差,分析結果與現實會有所不同。因此,希望更多學者對農產品流通領域有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小娜.基于分散小農戶的農產品流通渠道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8.
[2]楊燁.農產品流通企業的作業成本管理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4.
[3]鄭鵬.基于農戶視角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2.
[4]陳鵬.農產品流通效率的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中部六省為例[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