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鳴赫
[摘 要]現階段,我國具備開展雙語教學的各種有利環境:教育國際化趨勢正推進著我國雙語教學;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技的不斷發展,要求21世紀的人才具有雙語能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物理是一門關于物質基本構成和基本運動規律的基礎自然學科,其描述語言具有普適性、通用性,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因此,在物理課堂中開展雙語教學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教學內容方面,在基礎課中訓練的英語聽說能力,對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無疑是有莫大的幫助。文章首先分析了在大學物理課程中展開雙語教學的可行性,接著論述了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最后對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創新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06
1 大學物理課程中展開雙語教學的可行性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在大學物理雙語課堂中,學生受教師用英語教學的引導,并鼓勵其用英語思維,將可以促進其對物理這門源自西方的自然學科知識的理解。
大學物理是中學物理的深化,盡管處理物理問題的方法有所變化,其教學內容與中學物理有很多相似之處,學生在中學階段就接觸了大學物理中的許多概念和定理,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過程中就省去很多解釋這些概念定理的時間,這為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教學對象是高校非物理專業的理工科學生,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我們可以在不同專業,不同物理基礎和英語基礎的學生中采取對比性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或是采取學生自愿報名的形式來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大學物理眾多的教學對象,為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生源”,不僅能確保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而且也有利于更準確地對其作出評價,分析其影響因素以及改進其教學工作。
另外,國家教育政策的出臺和各級相關部門的重視也為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營造了有利的大環境。
從以上分析可知,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是十分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
2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有利于創新型教師的培養
雙語教學是培養創新型教師的很好途徑。首先,教師要全面、深刻地認識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素質,精通一門外語,掌握雙語教學的規律與方法;其次,教師要通過不同方式不斷地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借鑒經驗,在專業方面始終站在前列,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地用英文將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此外,教師要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工作,把科研過程中積累的新知識、新思維運用到教學中去,提供學生最新的科研動態和英文閱讀資料。另外,教師要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先進技術,雙語教學必須要有與講課內容相配合的中文或英文多媒體課件,這樣才能縮短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以上這一切,正是一個創新型教師必須做到的。
3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1 啟發誘導,激發學生思維
大學物理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也是工科院校中難學的基礎課之一,為了通過雙語教學,使學生既學有所獲又感不足,并對它的未來充滿信心,借以激發他們進一步研究、自覺提高科學水平的決心和行動,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啟發誘導,以問題為主線進行課堂教學,并在每次課后,用英文問題的形式給出下次課將教授的內容,要求學生預習。每次新課開始,由學生用英文講出本次課的主要內容。在授課中用英語提問。
3.2 開拓進取,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中,不僅教給學生現成的結論,也注意讓學生了解這些結論的來龍去脈,適當介紹一些相關學科的發展史,同時也不回避學術上的矛盾,培養學生的科學推論和思維能力。對不同的學術觀點,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評判,從中受益。在授課中還適時介紹本學科的研究動態和進展,在初步介紹的基礎上,給學生一些關鍵詞,指導學生利用空閑時間查閱文獻,翻譯有關論著,用英文撰寫研究進展,既提高了學生的英文水平,又使學生掌握獲得科研信息的各種手段,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并為今后從事科研實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3 學生講課,培養自學創新能力
學生上講臺,對培養學生的自學創新能力有很大幫助。大學物理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廣泛應用,采用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教師精講,知識的應用,讓學生自選課題,撰寫講稿,走上講臺用英文講課。學生們通過上網和圖書館的資料信息查找有關資料,認真準備。如果準備過程中出現疑難問題,師生之間通過討論加以解決。學生講課結束后,教師再對教學內容加以歸納總結。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英語讀、寫、聽和說能力,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充分挖掘了學生的自學潛力,進而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了信心。
4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21世紀復合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其作用主要有:①促進了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為擔負起大學教育的歷史使命,培養21世紀的合格人才奠定了基礎;②提高了主講教師的英語水平,對本學科知識的掌握更加精益求精;③使主講教師掌握了本學科最新知識和最新技能,同時也提高了對相關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從而保證了教學質量;④極大地調動了高素質教師投身教學的積極性,確保了名師上講臺制度的落實,從根本上解決了名師、教授上講臺比例低的問題,確保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5 對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思考
5.1 需要進一步提高雙語教學理論水平
雙語教學的一般性理論對于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具有指導性意義,掌握這些語言學方面的理論,并融入整個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過程,將會使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更有效。對于雙語教學的語言學理論,筆者的認識還有待深入,盡管在這方面主要是學習他人而且主要是國外學者的理論,但掌握這些雙語教學指導性的理論對于一個進行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研究的教師還是非常重要的。
5.2 關于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探討有待逐步修正和完善
通過對國外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情況的了解,筆者在上文中提出了關于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一些觀點,這些觀點還比較不成熟,其合理性及可行性僅靠幾次有限的課堂實踐還無法知曉。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需要繼續關注國內高校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進展并結合自身情況進一步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
5.3 中英文比例的選擇值得思考
在英文使用的比例上,學生普遍反映需要增加中文解釋,學生的需求當然重要,但是交叉使用兩種語言總給人以不倫不類的感覺,英語語言的情境常常被打破,在兩種語言中切換是否會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產生不利的影響還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的觀點是能用英語使學生理解課堂內容就盡量使用英語,需要使用中文解釋時首先考慮用文字,減少中文語音對學生英文思維的干擾。對于使用英文的比例,需要從學生的英語水平出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減少中文使用的比例,保證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是首要的,這也是雙語教學的根本性任務,要解決語言情境中斷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之間的矛盾,當前的途徑就是盡量使用簡單而又通俗易懂的英語句型。
6 結 論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大學物理是工科學生的自然科學基礎課,涉及范圍較寬,詞匯范圍較大,有利于學生今后在各個自然科學學科的雙語學習,也有利于盡早地閱讀英文文獻,更有利于科技文章的寫作。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都是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毛曉明,陳少華.關于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4(2):41-42.
[2]郭曉燕.關于雙語教學的幾個問題[J].中國大學教學,201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