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娟
【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廣西環保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廣西環保人才隊伍建設中加強職工教育的意義,并提出加強廣西環保職工教育工作,推進環保人才隊伍建設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環保人才 隊伍建設 職工教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C-0184-02
職工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工廠、礦山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人和一般職工進行的培養訓練活動。職工教育是開發智力、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是持續發展國民經濟的可靠保證,它同現代化建設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結合廣西環境保護工作實際,本文的 “職工”指的是廣西環保部門工作的在職人員,包括在職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環保職工教育是按照廣西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要求和職工發展的需要,全面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覺悟、職業道德水平、科學文化水平和技術業務素質的教育,具體來說,是指對職工進行崗位培訓、技能培訓、提高學歷等培訓教育的活動。
一、廣西環保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據筆者2016年7月對廣西環保部門在編人才隊伍情況的調查來看,廣西環保隊伍人才建設中存在著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不合理、環保專業人才缺乏、人才培訓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與新時期廣西環保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還有較大差距。
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四方面:一是人才總量偏少。從學歷來看,高學歷人才仍舊偏少,全區有碩士學位的人才222人,占全區環保部門的5.1%,博士學位的人才為18人,占0.4%。從職稱來看,全區環保部門具有高級職稱的人才為288人,占6.6%。由此可見,全區環保部門具有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總體偏少,人才總量明顯不足。二是人才結構不合理。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多集中在自治區級的環保部門,市級、縣級環保部門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比例低,迫切需要加大培養力度。從學歷上看,全區環保部門碩士以上學位的人才共240人,全區14個市、縣環保部門碩士以上學位的人才僅149人,平均每個市不到11人,而自治區級環保部門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人才達到91人。全區14個市、縣環保部門高級職稱的人才僅185人,平均每個市不到13人,而自治區級環保部門具有高級職稱的人才達到103人。三是環保專業人才缺乏。從全區環保部門來看,具有環保專業的人才為1781人,占40.8%,大部門為非環保專業人員,其中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農村環境保護、核安全監管等人才數量較少,部分專業人才缺乏,不利于廣西環保工作的開展。四是人才培訓水平、質量有待提高。廣西環保職工教育培訓中存著培訓未進行科學規劃、優質培訓資源缺乏、環保培訓模式單一等問題,需要不斷改進。
二、廣西環保人才隊伍建設中加強職工教育的意義
(一)加強職工教育,是提高環保隊伍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
加強環保職工教育,通過對職工的思想政治覺悟、職業道德水平、科學文化水平和技術業務素質的教育活動,對職工進行崗位培訓、技能培訓等培訓和再教育,可以促進環保職工自我價值的實現,培養造就一支具有一定專業技術水平,思想好、懂業務、會管理,適應環保工作需要的環保人才隊伍。某種程度上說,職工教育是培養和造就環保人才隊伍的重要手段,職工教育抓得好不好,是否落實到位,直接影響到環保隊伍素質的高低。
(二)加強職工教育,是促進環保事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寫進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將“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并把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作為“十三五”發展目標之一,提升了環境保護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廣西環保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但目前環保職工固有的知識結構和技術水平已不能完全適應環保工作發展的需求,加強環保人才隊伍建設是時代發展的要求。環保職工教育工作與環保事業的發展緊密關聯,因此,應加強職工教育工作,不斷增強職工主動學習提升自身素質的內在動力,提高環保職工的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推動廣西環保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建設廣西生態文明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三、廣西環保人才隊伍建設中加強職工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職工培訓質量,不斷增加環保人才總量
職工教育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在職教育、繼續教育,具有靈活的特點,利于環保職工在兼顧工作的同時,能夠繼續學習環保專業知識,繼續參加提高學歷的培訓。提高培訓質量,是在繁忙的業務工作壓力下,提高環保人才總量,培養環保緊缺專業人才的有效方式。
1.對環保干部培訓進行規劃。根據《全國環保系統貫徹落實〈2013—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實施意見》的精神,制定廣西環保干部教育培訓的5年規劃,形成能夠指導各市環保干部教育培訓的綱領性文件,以推動全區環保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科學、系統地開展。
2.充分開發利用培訓資源。建立環保培訓骨干師資庫,同時也鼓勵環保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優秀的基層干部上講臺的制度,為培訓骨干師資庫儲備人才;加強培訓教材體系建設,建立優秀教材的獎勵機制,開發廣西環保的培訓教材,力爭推出一批精品教材、精品課程;充分利用各方優質教育培訓資源,有計劃地加強與各級黨校、高等院校和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等部門的合作,并建立長期合作的機制。
3.不斷改進環保培訓模式。創新培訓模式,適當加大案例式、模擬演練式、搶答式等教學的比重,嘗試“參培人員講課制”,突出學員主體地位,有效激發環保干部職工的學習熱情。開發特色培訓內容,突出環保前沿知識、較新的環保技術知識以及國內外環境管理的先進經驗,將實用性與新穎性有機結合,并建立課程把關機制。
(二)突出對基層人員培訓,逐步改善環保人才結構
1.開展“送培訓下基層”活動。采取集中培訓、跟班學習、監測技術大講堂、培訓大篷車等多種培訓形式,重點加強對廣西各市、縣環保部門環境監察、監測等人員業務能力,加大對市、縣級環保部門人才的培養力度,積極改善環保人才結構。
2.分片區車輪式開展培訓。利用調查問卷及實地走訪調查的形式,了解基層環保培訓需求情況,根據每個地級市的業務培訓需求與缺口,有針對性地舉辦涉及環境監察、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核與輻射、農村生態和保護、環境執法等內容的專題培訓。
(三)規范職工教育管理,加快推進環保人才隊伍建設
1.建立管理機構,形成長效機制。根據環保工作的需要,設立環保職工教育專門機構,單位一把手負總責,各部門負責人納入機構成員,充分發揮其指導、統籌、檢查等工作職能。負責制定職工教育長期規劃和年度目標,將其融入到年度環保業務工作中,與其同部署、同落實。定期對單位職工教育的狀況進行摸底調查,對環保職工教育的目標、規劃、計劃進行修訂和完善,充分發揮組織機構的作用,形成推進環保人才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
2.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職工教育管理。根據職工教育工作職能,建立考核指標體系、檢查評估措施和制度等工作制度,以規范管理。制定《廣西環保系統干部教育培訓登記和檔案管理辦法》,將職工教育培訓的內容依次登記,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將個人教育培訓情況、業務能力等指標,作為干部薪酬、選拔任用、崗位聘用等重要依據;設立培訓優秀獎勵,激發環保職工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提高教育培訓質量和效益。制定《全區環保系統培訓質量評估辦法》,建立教育培訓評價機制,對培訓整體質量、教學活動質量的課程進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授課老師是否入專家庫的重要依據。
3.深化思想認識,全面保障職工教育工作。要將環保職工教育工作視為促進環保人才隊伍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提高對職工教育的重視程度,以環保職工教育為根本,構建科學的環保職教管理體系,從機構、資金、人員等多方面全面保障職工教育工作的開展,從硬件、軟件設施上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四)強化思想道德教育,促進環保人才隊伍的健康發展
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結合“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專題教育,組織環保干部職工開展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促使環保職工更好地踐行環保光榮使命。堅持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結合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開展形勢分析專題報告會,分析廣西環保工作面臨的機遇挑戰,讓環保干部職工認清形勢、樹立信心。開展創建學習型單位活動,設立環保大講堂,邀請專家講國史、黨史,講法律法規等,提升干部職工的業務能力,激發干部職工建功立業的激情。通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把環保職工的思想統一到推動廣西環保事業發展的目標上去,抓住綠色發展的機遇,為保持廣西的山清水秀生態美,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弘揚廣西環保職工的“四干精神”,積極開展法制、誠信、道德教育,將環保行為規范、職業道德準則列為各類培訓的重要內容,增強環保干部職工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認同感。充分發揮模范的帶頭作用,大力宣傳廣西環保部門中涌現出的如楊漢勇、黃衛、林立揚、何進生、謝釗等先進典型人物事跡;在全區開展“綠色十大人物評選”、舉辦“身邊人·身邊事”的演講比賽、為從事環保工作30年的人員頒發榮譽證書等。以先進典型為示范,發揮示范引導效應,讓最美的基層干部、榜樣的力量成為環保干部職工追求的目標和方向。
【參考文獻】
[1]齊高岱,趙世平.成人教育大辭典[M].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
[2]代曉光.新時期職工教育在團場職工隊伍建設中的作用及措施[J].克拉瑪依學刊,2011(3)
[3]蔣洪強,盧亞靈,楊勇.新形勢下生態環保人才隊伍建設路徑探討[J].環境保護,2014(11)
【作者簡介】陸 娟,女,碩士,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講師。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