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保
【摘要】 目的 觀察恩替卡韋結合安絡化纖丸對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1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80例。對照組患者單用恩替卡韋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上加用安絡化纖丸治療, 對比兩組肝功能改變情況、乙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HBV-DNA)陰轉情況及肝纖維指標降低情況。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病毒轉陰率為93.47%, 對照組為92.86%,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前谷丙轉氨酶(ALT)、血清透明質酸(HA)、Ⅲ型前膠原(PCⅢ)、層粘連蛋白(LN)以及門靜脈內徑分別為(155.2±14.0)U/L、(270.0±133.3)μg/L、(173.8±30.0)μg/L、(194.2±66.1)μg/L、(1.38±0.3)cm, 治療后分別(26.1±13.1)U/L、(183.8±32.5)μg/L、(152.0±23.0)μg/L、(104.8±52.7)μg/L以及(1.23±0.40)cm,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ALT、HA、PCⅢ、LN以及門靜脈內徑分別為(158.3±16.0)U/L、(279.5±131.5)μg/L、(1180.2±26.1)μg/L、(199.2±59.5)μg/L以及(1.30±0.30)cm, 治療后分別(29.1±8.7)U/L、(235.1±8.3)μg/L、(154.1±30.6)μg/L、(138.2±57.6)μg/L以及(1.20±0.30)cm, 觀察組患者在轉氨酶降低程度、門靜脈內徑降低以及肝纖維指標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使用恩替卡韋結合安絡化纖丸對乙肝肝硬化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恩替卡韋;安絡化纖丸; 乙肝肝硬化;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132
資料顯示, 在全世界有4.2億人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攜帶者, 有40%的乙型肝炎攜帶者會逐漸發展成為肝硬化, 由于乙型肝炎在肝臟的發揮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 對HBV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抗病毒的相關治療, 能夠有效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患者生存率[1]。此次研究選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恩替卡韋結合安絡化纖丸對乙肝肝硬化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80例。患者全部符合乙肝肝硬化的相關診斷標準。同時排除嚴重高血壓、妊娠等患者。觀察組患者中, 男51例, 女29例;年齡最大64歲, 最小24歲, 平均年齡(35.3±10.6)歲。對照組患者中, 男53例, 女27例, 年齡最大65歲, 最小25歲, 平均年齡(35.8±10.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抗病毒藥物全部使用恩替卡韋, 1次/d, 1片/次, 0.5 mg/片。觀察組患者在其治療基礎上加用安絡化纖丸實施治療, 2次/d, 6 g/次, 所有患者全部觀察1年。治療過程中嚴格觀察患者的相關不良反應。
1. 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后對肝功能實施檢查, 檢測ALT水平, 檢查門靜脈內經。使用放射免疫方法對肝纖維化指標(LN、PCⅢ以及HA)。實施檢測處理, 使用熒光定量的方法對HBV以及DNA實施檢測。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病毒轉陰率是93.47%, 對照組為92.86%, 差異無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前ALT、HA、PCⅢ、LN以及門靜脈內徑分別為(155.2±14.0)U/L、(270.0±133.3)μg/L、(173.8±30.0)μg/L、(194.2±66.1)μg/L、(1.38±0.3)cm, 治療后分別(26.1±13.1)U/L、(183.8±32.5)μg/L、(152.0±23.0)μg/L、(104.8±52.7)μg/L以及(1.23±0.40)cm,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ALT、HA、PCⅢ、LN以及門靜脈內徑分別為(158.3±16.0)U/L、(279.5±131.5)μg/L、(1180.2±26.1)μg/L、(199.2±59.5)μg/L以及(1.30±0.30)cm, 治療后分別(29.01±8.7)U/L、(235.1±8.3)μg/L、(154.1±30.6)μg/L、(138.2±57.6)μg/L以及(1.20±0.30)cm, 觀察組患者在轉氨酶降低程度、門靜脈內徑降低以及肝纖維指標改善方面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HBV感染總人群龐大, 若不適時給予有效治療, 將逐漸發展至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細胞癌, 并且會導致巨大的衛生經濟負擔。對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有效且必不可少, 核苷(酸)類藥物不良反應相對較輕, 禁忌證相對較少, 能夠持續抑制病毒復制, 故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為核苷(酸)類藥物[2]。恩替卡韋為環氧羥碳脫氧鳥苷, 具有強效抗HBV作用, 且耐藥率低, 是國內外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一致推薦的藥物, 應用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 可以取得較為快速與高效的病毒學應答率, 長期持續治療可保持較高的HBV- DNA抑制效果[3]。
有文獻證明, HBV-DNA水平升高是PHC的獨立危險因素, 感染HBV的原發性肝癌(PHC)患者血清DNA水平大多≤105copies/ml, 血清病毒載量處于較低水平, 但有研究發現, 外周血中HBV-DNA拷貝數與肝組織中HBV-DNA拷貝有時并不成正相關, 相當一部分ALT始終正常、低水平血清HBV-DNA的慢性乙肝患者, 肝組織卻存在顯著的損害, 可能因在漫長的乙肝病毒感染過程中, 宿主的免疫狀態, 或者肝硬化形成后肝臟體積變小, 有效肝細胞數減少, 病毒復制空間縮小等有關[4]。
此次選取本院接受治療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 對照組患者單用恩替卡韋實施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安絡化纖丸實施治療, 結果顯示恩替卡韋結合安絡化纖丸對乙肝肝硬化患者實施治療的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 使用恩替卡韋結合安絡化纖丸對乙肝肝硬化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袁劍峰, 江應安, 張翠芳, 等. 抗病毒藥物聯合安絡化纖丸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療效Meta分析. 傳染病信息, 2013, 26(5):288-291.
[2] 舒雪保, 張燕華. α-干擾素加安絡化纖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臨床研究. 江西醫藥, 2013, 48(12):1149-1151.
[3] 熱沙來提·牙合甫, 麗娜, 楊家民, 等. 恩替卡韋對安絡化纖丸治療乙肝肝硬化組織學變化的影響. 新疆醫學, 2013, 43(8):61-63.
[4] 李超, 王裕圯, 溫偉生, 等. 阿德福韋酯聯合安絡化纖丸治療乙肝肝硬化臨床療效觀察. 世界臨床醫學, 2015, 9(8):117.
[收稿日期: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