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佳
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小學
?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以人為本”
廖麗佳
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小學
著名教育理論家皮亞杰曾深刻的闡述道:學生、教師和課堂構成了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相比較教師而言,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另一個主體,我國提倡在中小學開展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中小學教育依然難以真正實現“以人為本”,更多的時候是“以教師為本”,與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馳。筆者主要以當下的小學語文為教育對象,從“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出發,深刻闡述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從而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提供可行性建議。
小學;素質教育;語文;以人為本
我國近些年來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大力提倡實施“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本質上是要求打破傳統教學的枷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點,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但是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往往認為小學生的思維和心理較不成熟,不需要以小學生為本,教師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對學生下達“指令”即可,這種教育思想是完全錯誤的,也難以真正的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乃至是大學生,教師都應該從學生本位出發,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只有這樣才能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學生的經驗是以系統學習為主。
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具有極強的特征性,根據教學活動的任務多少,教學使得學生從不知到知,從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人類發展的文明史;另外,學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想要通過直接經驗來實現是機會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通過教師這個“媒介”進行知識的傳授,教師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系統的知識教育,學生再通過系統的學習間接經驗,可以縮短知識獲取的時間,使得發展的過程更為順利和便捷。
2.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應該處于主動地位,即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首先,學生具有獨立性。任何一個個體都具有自身的獨立特點,教師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承認學生的獨立性,其實就是承認了學生發展過程的多樣性和多途性、以及發展結果的多樣性等,這也是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先決條件。其次,學生具有自我意識性。小學教師往往會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小學生的思想意識不成熟,其思想也不構成意識形態,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根據著名的教育學家皮亞杰的教育理論觀點認為: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思想意識往往正在不斷發展,作為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在思想意識上所產生的變化。筆者認為即使是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對自己的狀態、地位、作用和情感等有一定的自我認知性。比如在受到老師的表揚后小學生往往會感到高興,學習的勁頭也會更足;在一次次的考試失敗后,學生會有情感低落的階段…因此無論是處于哪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對自己的認識都是較為客觀和全面的,越是客觀和全面,也就證明學生的自我意識性越強。
1.忽視“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筆者在上文中已經闡述到部分的小學教師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往往認為小學生不具備“自我意識性”,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采取“滿堂灌”的教育方式,只按照自己課前的教案進行授課,完全不顧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也會因為“時間有限”等問題,忽視對學生的提問,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筆者的實際調查中發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教師都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展開教育教學活動,很少有教師在教學結束后還能耐心的和學生進行交流,認真聆聽學生的建議。比如在學習小學人教版教材《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篇課文時,大部分教師都只是讓學生先進行必要的課前閱讀,然后在課堂上學習該篇課文中所包含的生字詞,再讓學生進行多次、反復的默寫,該篇文章的學習就結束了,教師認為不需要給學生發言的機會,一來耽誤課堂時間,二來《賣火柴的小女孩》屬于課外閱讀,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學習。其實這樣教育思想是錯誤的,該篇文章包含著一定的人生哲理,教師應該以講故事的方法告訴學生這個故事,并且耐心的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引起同學學習的興趣,然后讓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從課文中明白了哪些人生道理?這些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
2.缺乏公平公正的教學。
在一項教育調查中,有一個有趣的教學案例:一個小學生開始較為聽話乖巧,后來由于家庭原因學習成績下滑的較為嚴重,于是他開始成為了所有教師眼中的“壞學生”,上課破壞課堂紀律、作業不按時完成…于是根據教育心理學家的調查最后得出:該學生并非天性頑劣,只是在學生成績下滑以后,自我認識到授課老師對自己的關注不再像從前那樣,于是開始以“搗亂”的方式從新吸引授課教師的注意。這個教學案例值得所有教師進行反思。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育中也存在著同樣的情況,教師往往更加關注優等生,忽視差等生,這中教育現象應該被杜絕。
在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中還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是符合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教育的正確教育觀點,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從各個方面關注學生的發展,積極的引導學生,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1]王娟.小學語文教學的育人之“道”[D].華東師范大學,2011.
[2]唐亞娟.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學情分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