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學城網絡教育平臺發展趨勢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時代,世界各國都在探索如何實現教育多種多樣的信息化,面對這種趨勢,湖南省教育廳開發了“世界大學城”云平臺。世界大學城是基于云計算的大學社區平臺,也是面向全社會的教育信息平臺。
網絡教育成為現在的一種潮流,但是如何有效的進行網絡教育,網絡教育的教學、管理、互動、激勵、評價等一系列問題并沒有很好理論、方法、手段。現談談筆者對世界大學城發展趨勢的幾個觀點。
網絡教育平臺是提供一個自學者方便查閱、學習、交流的即時化平臺,隨著無線網絡大力普及,已經是一種普遍的趨勢。 網絡教育平臺的重點是“學”而不是“教”,所以也可以成為網絡學習平臺。網絡學習平臺主要是通過建設網絡資源課程、創設情境與學習環境,利用網絡信息化優勢,從被動學習變成了自主學習、探討交流、相互提高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自己實際需求出發,能夠通過學習,將經驗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思考、觀點,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世界大學城空間課程是為各種學習者提供的一種網絡學習平臺,如何能夠讓更多的學習者加入進來,或者說如何擠掉百度文庫等共享型的網絡資源庫,是大學城空間發展難題。世界大學城巨大優勢在于課程的分類,由于課程細化分類,可以屏蔽很多無關的泛濫信息,讓學習者很快的能找到、學習想要的知識。但絕不是基礎知識或書本知識簡單的移動、堆疊,也不應該是按照“知識、能力、素質”等要素細分,更不需要教學目的、課程標準等欄目,我們的重點應該放在知識的分解與重構、知識的連續性與全面性、知識的體系性與漸進性、知識的開放性與互動性、知識的集成化與專業化,盡量避免知識量很多,雜亂無章,學習者無法一下子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失去探求知識的激情。要盡量減少與課程無關信息的干擾,使學習環境能夠簡介明了,從而提供一個不錯的學習環境。
只有正確的認識網絡化教育、網絡化學習,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對知識的需要、渴望,所以網絡化教育平臺的重點從“教→學”轉變為“學→探討”的新方式,不再重視“教”,而是怎么為學習者提供方便的學習資料、學習環境、學習交流平臺、學習自我檢測平臺等,所以建設網絡課程的老師應該要從思想上轉變,老師已經成為一種學習環境、學習資源的設計者、管理者,交流平臺、檢測平臺的組織者、參與者,整個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在大學城空間課程建設,應該要追求課程資源的全面性、豐富性,更要考慮知識的連續性,形成“點--線--面”知識框架體系,并輔助圖片、視頻等,讓資源集成化、專業化,使得學習效率提高,學習難度降低,很快達到較好的效果。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網絡平臺的學習者不僅僅是一個學校、一個班級這個固化的界定,這就違背了信息化、網絡化的真正含義,應該打造為共享的、共建的社會性的學習平臺,使得學習沒有固定的界定,從而達到新的教育境界。
世界大學城空間課程建設很大程度上也是滿足本校或者本專業學生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通過課下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課堂相結合,課后的知識拓展、練習與課后復習相結合,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課堂教學質量,起到不錯的效果。這樣就擺脫了傳統的空間和時間約束,極大的提高了在校學生學習的多樣性和隨意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如何成為課堂教學有效的輔助平臺呢?首先,如第一點所說,就是要建成精細化、集成化、專業化的教學資源庫;其次,應該設置與課堂授課相結合,但不一定建設完全雷同的導航欄,而是應該讓學習者能夠快速有效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第三,要在課程導航有意的設計漸進的知識鏈條,特別是增加相關案例、相關知識拓展,使得既能預習、復習
課堂的知識,并能夠根據知識鏈條學習很多拓展知識,讓學習者提高自己的知識和增加學習的激情;第四,采用重難點分解制作成微課、視頻課堂,并利用圖片等來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第五,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互動交流,在每次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師應該布置任務單,讓同學主動去網絡課堂去探求答案,然后在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互動,解決相關問題,提高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幫助教師正確的回歸到“解惑”的道路上;第六,就是學校應該加大網絡課程平臺建設的力度,使得相關課程老師、相關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程的建設中,實現共享、共建的網絡課程平臺,發揮更大的作用。
任何的學習平臺都需要足夠的互動,交流互動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傳統教學主要局限于課堂的互動,局限于空間、時間,而網絡學習空間為師生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突出表現:①網絡學習平臺互動工具的缺乏,世界大學城也開發了相應的互動即時化工具,但利用率不是很高;②課程設置缺乏合理結構,資源就是課本拆解,凌亂復雜,導航不夠清晰合理,導致學習者學習積極性低,學習動力不足,帶來對互動的失去興趣;③網絡課程建設現在主要是一個老師建設一門課程,導致互動的即時化比較低,很多問題提出以后,很久才回答;④一個老師管理一門課程,而課程相關的知識都很寬泛,一個老師是無法勝任全面交流;⑤互動交流主要為文字交流等。
如何做到有效的交流互動呢?首先,應該明白學習者進入平臺的學習者主要驅動力知識的需要,如果是利用成績、學分,強迫、督促進入的學習都會對互動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成為為了互動而互動,失去了學習的本質。互動的目的,就是為學習者解惑,或者激發學習興趣。其次,應該建設專門的交流互動區,在互動區盡量邀請多個本專業名師、專業老師、現場專家參與進來,“互動”、“解惑”的任務不是一個老師能夠完成或者勝任的,要發揮“學習者”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從而成為真正網絡學習交流互動平臺。
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已經成為21世紀的教育主題,國家、企業、個人都逐步的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開展繼續教育的必要性。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①終身學習的思想不夠深入人心;②現在很多繼續教育系統性、嚴密性、可操作性不強;③很多企業不重視員工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效果,流于形式等。
然而,網絡學習平臺以其特有的優勢在繼續教育體系中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①網絡學習平臺投入成本小;②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習內容的多樣性;學習者的自主性強等特點。
世界大學城如何成為面向社會的繼續教育平臺呢?首先,優勢在于大學城空間入第一點所說,空間課程是集成化、專業化的資源庫;其次,就是要將空間課程在建設過程中設置漸進的知識體系,方便各層次的學習者進行學習;第三,一定要設置有效地、快捷地導航鏈接;最后,要爭取實現企業共建共享,終身學習管理等。
10.3969/j.issn.1001- 8972.2016.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