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詩月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英語逐漸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所以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提高英語教學尤其小學基礎階段的質量,通過什么方式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是英語教育關注的重點。在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課堂教育是主要方式,老師通過課堂講座的方式,教授學生英語知識。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非常明顯,老師所講的內容學生難以理解,毫無英語表達能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迫在眉睫,互動教學應運而生。在小學英語教授課堂中,老師與學生自主探究,積極互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提高了教學質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當前許多學校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方式仍未發生根本轉變。一節課都是教師在講,學生有沒有理解、有什么疑問都難以了解。教師通過板書或領讀的方式,告訴學生這個單詞應該怎么讀,應該怎么寫,應該怎么用。學生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對英語只有表面的認識,絲毫不能理解老師所講授的內容。這樣長期下來,學生對于英語只是死記硬背,不能靈活運用,很多學生根本說不出英語,教學質量明顯偏低。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學生只能大量積累,不能理解這一單詞到底應該用在什么樣的語境中。久而久之,很多小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得都很扎實,但是真正運用、與人交流時就會“丑態百出”,難以在具體情境中展開,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會使用英語交流。所以,我國小學生英語課堂的教授方式亟待改進。
二、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意義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倡導的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牢牢把握“學生主體”這一原則,將它內化好、落實好,真正發揮理念的作用。互動式英語教學法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有效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聽講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地思考領會知識,并認真做好學習任務。比如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可以設計一個自由討論的環節,讓學生參與進來,并且讓學生積極地討論分析結果,著重的強調學習的重點,以便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另一方面通過這種多維的互動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識,對知識的應用更得心應手。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教授太多的語法知識,一多就會生硬、死板,應該著重營造放松、舒適且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交流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教師應該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多與那些內向的學生溝通、交流,讓內向的學生大膽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觀點,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這樣可以更好地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的溝通和拓展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使互動教學的教學方法得到更好的貫徹。
三、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原則
1.學生主體性原則。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各種課堂活動。也就是說,希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能夠自己發揮出自己的潛力。時刻為學生的學服務,真正體現學生主體的意識。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學生在活動中主要是參與者,要積極地組織和輔導活動。
2.制造互動氛圍原則。
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需要,盡力營造一種自由、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游戲活動,以此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濃厚,這樣可以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敢于大膽地表達。與此同時,可以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往、溝通能力更和諧。
四、提高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策略
(一)明確目標,激發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在制定學習目標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將制定的目標分為很多個小目標。只有明確學習目標,才能達到預想的學習效果。教師上課都有一個教學的目標,學生也應該像這樣,為自己定一個學習目標。在剛開始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開班會、早會等方式,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適合自身的目標。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進行互動,提醒學生應該實現的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教”轉為“輔”,有效運用。
教師在進行和學生互動的教學時,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自身在教學中的任務主要是學習,讓學生由被動聽課變為主動,教師的地位也由主導變為指導,利用這種教學模式不是降低教師的地位,而是以參與者的身份配合好學生的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講解的時間最好要少于課堂時間的一半,應該重視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效運用。
(三)互動互牽,提高能力。
互動式教學的內容比較豐富,不只是老師與學生單純問答,也要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互動,老師與學生互動。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互動指的是教學內容決定了教學方式,而教學方式又能很好地體現教學內容。具體來說,就是老師應該利用自己的英語優勢帶動學生學習英語,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英語潛力,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老師的帶動下既鍛煉自己的英語能力,又豐富自己的英語知識,教學效果非常可觀。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多變性,為學生創造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語交流。在一個純英語的環境中,學生收到熏陶也會開始說英語,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四)設計活動,培養意識。
在小學英語教育中,不能只是課堂教學,也可以適當開展英語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使用英語交流,鍛煉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學生開口說話,那么他的英語能力也會因為說英語而得到大幅度提高。老師需要準備足夠精彩有趣的課堂開場白,以便在接下來的時間更好地與學生交流。在課堂教學中,一環緊扣一環,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完全沉浸與課堂中,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或通過觀賞英文影片,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英語的魅力,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也可以讓學生提問,老師回答,這樣老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以便調整教學方式,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