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幫鳳
摘要:作為數學教師,必須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用生活化的理念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本文主要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從多個角度和層面論述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小學數學;意義;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37-01
當前的數學教學十分強調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倡導數學教學回歸學生生活的理念,要求數學教學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思維方式和認知規律,以便科學處理"數學化"與"生活化"的關系,正確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學好數學。然而,在教材編寫與教學實踐中,這一問題并未完全解決,這種"書本數學"與"生活數學"不一致的現象,既給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學習數學知識造成障礙,又給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帶來困難。基于此,迫切需要教師系統且深入地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書本數學"與"生活數學"不一致的現象,以達成關于數學與生活關系問題的正確認識與有效解決,完成由"生活數學"向"書本數學"的過渡,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的質的飛躍。
1.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效率,保障學生能夠熟練的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提高了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在數學能力提升之后帶動其他科目的發展,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到很有成就感,大大促進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愛程度。
2.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許多的數學知識學起來比較枯燥,較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賦予生活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增。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結合學生身邊的事例在自然生成的情境中引出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易懂。例如:教學"有幾枝鉛筆"(加法的認識)一課時,上課開始就可以讓小朋友看書上的笑笑的做法,同時問:"你能模仿出她的動作嗎?"因為這是小朋友在生活中經常玩耍的一個動作,所以小朋友爭先恐后要上前模仿。這一活動安排,不僅讓學生充分感知加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又使學生產生學習加法的動機和需要,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從而理解了加法的含義。
3.學習教材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習材料的生活化完全可以立足于現行教材,加強書本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溝通,改變數學知識純理論教學的蒼白無力狀態。我認為學習教材的生活化要求我們必須走出小教室,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生的學習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靈活的調整教材,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事例來制定習題,巧妙的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課后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技能技巧,還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意識,充分的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真正建構屬于學生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如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教學一開始,教師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們什么時候見過人民幣?"利用這個問題喚起了學生的記憶,他們在生活中積累的與人民幣相關的場景便會不斷浮現:過年收壓歲錢時,收到過人民幣;自己買玩具時,用過人民幣;自己買文具時,用過人民幣;陪家人上街購物時,見過人民幣。這樣生活化的設計,巧妙的將學生置于生活情境中,溝通了人民幣與生活中"錢"的聯系,很好的淡化了教育痕跡。
4.生活數學的復雜性,與書本數學中的理想性不一致
學生在學習"書本數學"時,不斷受到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的沖擊。很多課本中出現少、課堂上接觸少,生活中又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常常成為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新困惑。例如教學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之后,讓學生到生活中觀察5件物品的包裝,并記下其質量。第二天交流時,學生就提出"凈重"(一壺色拉油凈重5千克)、"180±5克"(牛奶包裝盒上印著重"180±5克)和"80克雙面膠紙"(一本數學作業本用料:80克雙面膠紙)等實際問題,這些問題不但與"書本數學"相關,而且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學生提出的問題反映出實際生活中"質量"問題的復雜性,例如既有凈重問題又有毛重問題,這給學生理解理想化的"書本數學"問題帶來一定難度,因此我們不能回避這些問題,而應關注并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以達到對"書本數學"的印證、補充、拓展和超越,對"生活數學"的積極應對。
5.創設生活化情境解決抽象數學問題
總之,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只要我們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系生活實際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我們就一定能把枯燥的數學教得生動、有趣、易于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體驗的數學事實,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還學生一個新奇、美麗、富有童真和靈性的數學課堂,讓數學教學因生活而靈動精彩,讓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更具有生命力,成為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真正架起生活通往數學的橋梁。
參考文獻:
[1]呂素敏.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教育研究2011(15)
[2]張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淺議.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7)
[3]丁云江.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