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與"人本"理念的大范圍普及,在中小學教育中,開始不斷強調以引導學生思維的發展來帶動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進而順其自然地提高學習成績,邏輯思維作為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教學中也具有極強的教學意義。本位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出發,簡要闡述了幾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學生發展;重要性;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46-02
思維能力是一切行動能力的核心,指的是通過對事物的表象或者感知進行分析、總結、概括等處理得到事物本質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作為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理性認知的初級階段,具體指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映事物本質的過程。小學數學作為學生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課程,其豐富的教育內容和獨特的學習特點對邏輯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就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1.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由于小學生自身條件的限制,對數學知識難以完全理解,因此在面對題目時常常感到困惑[1]。但這些數學知識之間具有跟強的邏輯性,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讓學生更加系統地掌握這些學習能力,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強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促進學生的解題速度和能力。
1.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提高,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但創新能力是建立在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之上,只有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理論形成過程、發展方向的理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將數學知識與更多的實踐內容聯系起來,增加自身的創新能力。
2.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措施
2.1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思維能力。創設游戲情境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調動思維,跟著游戲的思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2]。好動和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老師可以利用學生貪玩的特點在教學中適當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通過游戲情境達到積極參與、共同學習的目的,同時利用游戲秩序和規則還能夠更好地控制教學、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創設游戲情境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這節課時,老師在課前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人數制定數字卡片,在卡片上寫上兩兩結果相同的100以內加減算式,在課堂上進行"雙胞胎"游戲,在課中每位學生領到一張卡片即可開始游戲,一位同學走上講臺說到"9+26=35,我就是35,雙胞胎是誰?",另一位同學走上講臺說到"52-17=35,35就是我,我是你的雙胞胎"……以此類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夠在其他學生計算的時候進行監督,隨時提出質疑和問題,通過老師及時解決問題再一次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這種游戲不僅能在游戲思路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邏輯性。
2.2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數學知識是抽象的,是通過想象來理解,而小學生的抽象想象能力較差,不能十足地理解知識,但是,抽象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對物體的不斷直觀感受來培養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在具體的感知中提高抽象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抽象與具象間轉變的認知邏輯[3]。從具體感知入手,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感知,在每一堂課中都可以使用,只要學生能夠通過實例掌握了教學知識,拓寬了知識面,并能夠為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那么就都是成功的教學。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章節時,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較差,老師就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具體演練切西瓜、切大餅等事物來提高學生對分數的具體感知,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教學工具,利用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分數的具體形成,促進學生對于分數的發散想象,提高學生的認知邏輯,達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2.3巧用類比教學法,發展學生邏輯思維。類比法指的是通過對兩個或者多個事物的相似其不同之處做出比較,從而通過相似性質也推導出其他真理的方法。這類方法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的選擇、填空題中常常見到。例如在教學了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這節課時后,教師可以用這樣兩道題目來類比:"有一個數,其被3除后余1,被4除后余1,被5除后也余1,那么這個數最小是多少?"、"有一個數,如果同時能被3、4、5三個數整除,這個數最小是多少?"。在看到第一個題目時,學生可能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但是通過第二個題目"被3、4、5除后余0"的類比后,學生很容易就能發現,其實這個數就是比3、4、5這三個除數的最小公倍數大1而已,那么這個數就是3*4*5+1=61。以后再遇到這種題目,學生首先就會從最小公倍數或者公約數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以此類推,從而得到正確答案。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概念、定理的理解和運用,進而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并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具有一定的實施必要性。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游戲情境、理論聯系實際、巧用類比教學法等教學策略,從學生的語言邏輯、思考邏輯、認知邏輯、思維邏輯等方面出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完成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明珠.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探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4(22):123-124.
[2]吳娜,劉瑞.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華中師范大學.2014(06):166-168.
[3]張薇,向沛中.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提高措施[J].教育知識:上旬刊.2015(0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