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平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尤為重要。新課標小學語文也明確提出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還要積極挖掘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作為語文老師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訓練學生發散思維的廣闊性、創見性和靈活性。因此,語文教學中,應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落到實處。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創新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93-02
1.充分認識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傳統觀念認為,語文不過就是讀讀背背、抄抄寫寫,統小學語文教學唯教參是從,作文教學大搞新八股,考試答案堅持唯一標準。這樣的教學,不僅搞得學生語文能力低下,而且造就了一大批"唯書、唯師、唯標準"的考試機器,學生缺乏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喪失了個性,缺乏創造性。現行的考試制度也束縛了老師的手腳,傳統的語文教學束縛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思維特點,打破影響他們創造思維發展的心智枷鎖,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老師講課,不是讓學生接受現存的結論,而是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真正獲得知識,并且發展思維能力。讓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
2.營造創造性思維培養的良好氛圍
陶行知先生說過:"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了,而且,使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實施愉快教學,學生沒有精神壓力,心情愉悅,情緒飽滿,思維處于積極狀態。反之,如果課堂氣氛呆板、嚴肅、緊張,學生就會感到疲勞、煩躁,如坐針氈,思維就會處于呆滯的狀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發揮教學民主,師生關系融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師和學生打成一片,共同探討,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給學生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想說就說,想問就問,有不同的認識可以展開爭辯。 表揚和鼓勵不平凡而有價值的問題,對學生的作品及意見,不要立即下判斷,留到最后讓全體學生共同評估。形成學生之間和諧的關系,養成能容忍不同看法的態度,不譏笑他人的意見。不能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考和發言,允許不同意見甚至錯誤意見的存在,對學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勵,使學生在飽滿的學習情緒和熱烈的討論中,發現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問題,從而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大膽置疑,探索求異的創造性思維
橫看成嶺側成峰,由于知識積累的差異、生活背景的不同,就會形成"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認識差異,因此教學中應打破老框框,鼓勵學生勤思考,多提問。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鼓勵他們對一些現成的理論和傳統的觀點從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進行大膽的質疑,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去獨立思考,探索求異。切不可照本宣科,把教參的理解強硬地灌輸給學生。教學《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課,我問學生:董存瑞炸碉堡非要舍身不可嗎?學生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新奇,紛紛獻計獻策。有的說可以用一根竹竿頂住炸藥包;有的說可以搬些石頭把炸藥包放在梯子上;有的說在橋墩上打個洞放上炸藥包......我接著問大家:你們能想出這么多辦法讓董存瑞不用"舍身"就可以炸毀碉堡,難道董存瑞就沒有想到而非要舍身去炸碉堡嗎?經過聯系課文內容,學生認真思考,認識到在當時千鈞一發的時刻,如果再不炸毀碉堡,戰友們就會一個接一個地倒下,甚至全軍覆沒,在那萬分緊急的關頭,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和機會去想這些,唯一的辦法就是舍身才能快速炸毀碉堡,保全戰友的性命,贏得戰斗的勝利,從而體會到董存瑞在生死抉擇時,是以國家和人民為重,視死如歸、勇于獻身的偉大精神。
4.注重學生想象力培養促學生創新思維培養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激發出學生的想象、聯想以及幻想,對于一些留有想象空間的課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聯想以及想象。積極引導學生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未來大膽進行幻想,例如在教《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結尾有這樣一句話:"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是對全文的總結,概括了蕩舟漓江的情景,內涵豐富。這時我抓住詞句,引導學生想象:桂林山水景色如何?人們蕩舟漓江去是怎樣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創造性地描述游覽的情景。有時,教師要善于利用"空白點",引發學生"補想",培養學生的合理想象能力。
5.課內外結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教學中注意課內外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課堂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陣地。但學生課前對課文的感知,課后的鞏固、應用也是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指導行為的獨立的教學發展階段。這也是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和社會中去組織、探索、實踐、運用,培養他們各種能力使知識得到內化的好時機。因此,閱讀教學也要注意課堂內外聯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首先,可以盡量避免布置機械、重復性的作業,增加實踐性、趣味性的練習,使學生進入創造性思維和實踐的境界。在教學《挑山工》這課前,就可以布置學生回家做"挑空桶上下樓"的試驗,讓每個學生都去親身體驗。到課堂上學習課文理解挑山工登山的特點時,就可以讓他們談談實踐的體會。綜合大家的討論,學生就能很快理解挑山工為什么要走折尺形的路線,也將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他們"踩得踏實,不懈攀登"的精神。這比教師費力地講解更要深入人心。 其次,還可以把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如《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后的環保知識講座、《孔子拜師》之前"我心目中的孔子"故事會等,或課外讀書活動、語文競賽等活動,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揮學生的特長,還可以進一步深化思想教育,全面鍛煉學生語文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創造性思維。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非常重要,我們應切實轉變觀念,我們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們還應不斷地探索,努力尋求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將教學逐步發展成為創新式的教學,大膽嘗試創新,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加強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教育文選》——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年
[2]《語文教學情境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基礎教育新概念創造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