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 要:游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自主游戲中教師有效的指導策略能激發幼兒積極參與,大膽探索。闡述了如何讓游戲成為幼兒創造的源泉,使游戲發揮出應有的教育價值。
關鍵詞:游戲;幼兒;自主;指導
自主性是個性的一個方面,主要是指一個人的獨立性和主動性。據心理學研究,它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考查:獨立需要、自我感情、自我確立。根據埃里克森的個性發展理論,大班階段是培養自主性的一個好時期,這一年齡的孩子由于身體活動能力和語言的發展,活動范圍擴大了,喜歡嘗試探索,有較強的求知欲。加之處于這一階段,他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產生較強的獨立愿望。因此,在大班階段引導幼兒形成一定的獨立性、主動性是非常必要的。
游戲是對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游戲本身所具備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等主體活動的基本特征就能得以充分體現。教師要鼓勵幼兒參與創造自由選擇、大膽操作、大膽探索的游戲環境,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環境的創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心理環境。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自主、寬松、愉快的心理環境,讓幼兒能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與想象反映生活,表現生活,并積極進行各種嘗試與探索,使他們真正地從游戲中獲得快樂、獲得發展。二是物質環境的創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游戲的玩具和材料,這是幼兒開展游戲的物質基礎。玩具的投放是很富教育性的。教師要研究玩具、材料投放的數量與時間,根據我班幼兒的不同特點,適時、適度、適量地投放。大班幼兒的玩具數量更多滿足其體力、智力積極活動的要求,如通過增加陌生的玩具材料,有目的地引發幼兒探索性的游戲行為。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玩具材料的提供還要體現層次性、教育性、目的性。玩具材料如果提供恰當,就能充當起幼兒游戲與學習活動之間的橋梁,就會對幼兒掌握知識、培養能力、身心和諧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與影響。
在自主游戲中,要培養和發展孩子的主體性,關鍵就是要讓孩子在游戲時有內發的游戲動機,在游戲中產生自主感、成功感,在實踐中,我們采用以下指導策略。
一、細心觀察
在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的游戲指導中,觀察是教師了解幼兒主體發展與需要的前提。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悉心觀察是至關重要的,沒有觀察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游戲指導。在游戲中,教師只有通過觀察,才能了解幼兒認識、個性、情緒及社會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及需要,了解幼兒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等主體性品質的發展狀況。同時通過觀察,教師才能發現孩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提送的游戲材料是否適合于幼兒的發展水平,是否能滿足幼兒游戲與發展的需要。觀察是教師指導幼兒生成新游戲,提供玩具材料,創設游戲環境,選擇游戲指導方法策略,確定游戲指導對象的依據,是提高幼兒游戲質量的前提和保證。
二、充分吸引
在游戲中,激發幼兒內部的游戲動機,喚起幼兒主動參與游戲,主動探索、交往的強烈愿望,使幼兒感到“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
1.材料激趣
教師提供新穎有趣、豐富多樣的玩具材料。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愿望。教師要克服玩具材料投教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做到教育目標在心中,提供的材料不是為了新穎而新穎,而是能夠充分促進幼兒發展的,是能夠滿足幼兒最近發展需要的。同時,教師要根據自己對幼兒游戲活動情況的觀察及時更換,豐富材料,使玩具材料始終保持著對孩子的吸引力。另外,玩具材料的多功能與可變性是保持玩具吸引力、引發幼兒不斷探索與創造的重要因素。如:橡皮泥,孩子們百玩不厭,其原因是孩子們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與愛好進行隨意塑造和玩耍,孩子們不會感到枯燥乏味,相反,他們在玩橡皮泥時,能體會到成功與自己主宰事物的快感。
2.情境激趣
根據游戲需要創改出與游戲主題、內容符合的富有感染力的場景、氛圍等,以此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與愿望。良好的游戲情景能激發幼兒游戲的強烈動機,并給予幼兒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使幼兒游戲更加投入,加深幼兒的游戲性體驗。如在玩肯德基游戲時,老師為幼兒布置成了肯德基店,做了大量的漢堡、薯條、雞腿及收集了各種盒子,游戲情境的創設,使孩子很快進入游戲角色,增強角色意識,促進幼兒的創造性表演。
3.引導啟發
在游戲中,教師通過提問或提供玩具材料,打開幼兒思路,引發幼兒聯想,促進幼兒探索與創造游戲的方法。啟發是促進幼兒創造性發展、獲得成功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啟發時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提供解決問題線索,或通過提供玩具材料及間接的語言提示等引起幼兒聯想,喚起幼兒將舊有經驗遷移或重組,從而深化游戲情節,引發游戲創造,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啟發是教師對幼兒游戲適時的點撥,能促進幼兒有目的地進行操作和探索,深化游戲內容、情節,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使幼兒獲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與滿足感。如在科學課中,教師在玻璃瓶中放入大頭針、玻璃珠等物品,要求幼兒不能用倒和手取的方法把大頭針取出來。幼兒在使用筷子、小勺后,也用了磁鐵在瓶口吸的方法,但瓶底較深,未能成功,幼兒一雙求助的眼睛望著老師,這時,我說:“你們不是玩過小人跳舞的游戲嗎?為什么小人會跳舞呢?不要放棄,你們定會找到辦法的。”在老師的啟發下,小朋友想到了小人在磁鐵的吸引下跳舞的經驗,很快用磁鐵人瓶底吸引大頭針,把它取出來。在游戲中,幼兒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在老師的欣賞中得到不斷提高。
總之,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愿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創造有利條件來滿足幼兒游戲的實際需要,從而提高游戲的水平,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創造性。同時,在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到“放”“導”結合,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讓游戲成為幼兒創造的源泉,使游戲發揮出應有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邱學青.幼兒園自主性游戲指導策略的研究[J].幼兒教育,2004(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