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吉東珠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探究性學習是學生發展的需求,也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探究性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探究性教學模式具有自主性、開放性、實踐性以及過程性等特點,能夠幫助小學生充分了解數學知識,幫助小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此,本文就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路徑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充分發揮探究性學習的作用,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 小學數學 探究性學習 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過程中,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不僅僅是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難點。探究性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教學模式。小學生根據實際的學習內容和相關課題進行自主學習,在探究的過程中自主獲取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也對探究性學習進行了濃彩重墨的襯托,很多學者都稱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中的一大亮點。確實,設置探究性學習能夠擴展小學生的學習空間,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對培養小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疑、敢于創新以及實踐能力的良好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創設教學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想要順利開展探究性學習,那么教師應該為小學生創設教學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體性。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傳授小學生知識,不是為其提供一些現成的、固定的知識,而是要為小學生創造一種能夠自主獨立探究的學習情境。例如:在學習負數相關知識時,教師模擬一個播報天氣預報的情景,通過“零下”、“零度以下”等這樣的詞讓學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和了解負數的概念,通過這樣的情景能夠有效的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加強互動教學,提供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要加強互動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在自主探究的機會。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是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互動的最終結果。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應該使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手段、有趣的肢體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以及最具激勵性的評價方式來體現出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小學生在討論問題的基礎之上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幫助小學生將學習的潛力充分的發揮出來,并且可以將這種學習潛力轉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促使小學生在不斷的探究中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進而使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良好運用[2]。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語言和教師的語言要形成一定的比例,合理安排師生之間對話比例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教師對英語課堂教學的調控。
三、注重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切,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問題
數學就是對人類現實世界當中的一種理解和思考,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充分發現現實世界中包含的規律,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數學源于生活,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歸還于生活當中,并且于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和體驗良好的融合起來。例如:在學習位置關系相關知識中,教師可以以學生實際學習的環境做教學例子,“以自己為中心,分別說出教學樓、圖書館和體育館的位置。”讓小學生身臨于實際的生活當中,認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練習,嘗試著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巧妙的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知識中包含的樂趣,對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加深印象,有效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問題,進而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引導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創新
在實行探究性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小學生要大膽質疑,敢于創新,培養小學生敢于提問、發現問題的習慣和意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小學生但可以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還可以向教師進行提問,積極勇敢的將自己的建議和看法表達出來,針對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疑問可以提出相應的評價和質疑,因為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去,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同時,教師還要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實際狀況做出良好的評價,希望通過這樣的評價能夠鼓勵學生、激勵學生可以更好的、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3]。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深入發展使得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很大的進展,探究性學習的應用更是大大促進了小學生整體素質的上升,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有效改善,然而,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數學探究性學習中仍然存在著理論薄弱、學生基礎差、能力匱乏等困難,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此,教師應該創設教學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以“趣”導學,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問題,加強互動教學,提供學生更多自主探究問題的機會,引導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創新,為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做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蒙,蔡蘭珍.少數民族學生數學課堂引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初探——以蒙古族學生學習蒙、數學言中“馬”文化為例[J].數學廣場(學術研究),2014,(12).
[2]李春忠,李勝平.試論教育公平理念下的佤族聚居縣地方課程開發——以西盟佤族自治縣為例[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1).
[3]李德華.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詞匯學習中偏誤成因探究——“有點兒”和“一點兒”的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5).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扎古錄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