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 要:教育事業在不斷改革與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發展教學也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科目,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順應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需求,教育教學的方法層出不窮,其中“以學定教”就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施情況,對小學數學課堂以學定教的實施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學定教;策略
以學定教,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發展差異,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開展教學活動。它體現了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凸顯了新的教育理念,適合當前我國教育教學的發展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需要開展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未來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根據教學經驗談一談自己對于這種教學方法的粗淺認識。
一、以學定教在教學發展中對教師的要求
1.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學生意識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長期處于主體地位。小學生年齡小,崇尚權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習慣于聽從教學的安排,有些學生甚至可以說對教師是言聽計從,教師說一學生絕不說二。這種傳統的教學觀念,雖然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傳授更多知識,但是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極其不利。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開展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首先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樹立學生意識,學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
2.做好引路人,促進學生發展
以學定教的教學要求是要將學生當成課堂學習的主體,要求教師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但并不是盲目無原則的適應。小學生對外界的認識有限,他們對于一件事物的認識和判斷能力也極為有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就應當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尊重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但是同時教師也要學會引導小學生往正確的道路發展,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策略
1.以學生的發展差異來確定教師的教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感受,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時間等都是相同的,但是班上每一個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會產生較大差別,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生發展差異的不同。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雖然也會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進行教學,但是在學校規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面前,教師考慮更多的是學生整體接受情況,而較少從學生個人發展差異的角度去考慮自己的教學。
在教學中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實施了自己認為合理的教學方案,但是最后常常收效甚微,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行為與當前所提倡的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是傳統教學觀的體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實施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就必須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既要考慮學生的整體發展,又要顧及學生個體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以學定教的教學目標。
比如說,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講解了“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后,安排班上的學生來講臺上進行板演,教師就應當考慮學生的發展差異,既不能只安排學習好的學生上臺來演算,也不能只安排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上臺去演算,而是應當綜合考慮,既照顧到學習好的學生,也不能遺漏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
此外,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設置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也不能只聽取班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意見,而是要學會與學困生溝通,了解這些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實現學困生的轉化,這樣學生才能在數學上獲得真正發展。
2.給學生提供足夠大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發展
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對于同樣一件事物,他們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和意見,只是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壓制,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也得不到空間來施展和發散。在教學過程中,以學定教將學生當成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基于可以讓他們自主利用自己的方法來想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數學實踐活動,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令他們學會從多個角度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材中有一個實踐探究活動“一億有多大”,書上的探究方法是將一億張紙摞起來看看這些紙有多高,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嘗試設計一個探究方案,看看一億有多大,學生有的想法層出不窮,課堂的教學氛圍也活躍起來。
再如,學習了“長度單位”以后,教師可以讓班上學生想辦法測量一下校園里最高的那棵樹有多高?學生的想法也有很多,有的學生說看看樹的影子有多高,有的說找竹竿來測量,還有的學生則想到和大樹一起合影的測量方法。學生的思維是廣闊的,由于認識水平的不同,學生的想法也不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和他們提出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檢驗他們的思維水平,為后面的教學發展做準備,而且這種自主探究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數學知識。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以學定教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使學生在課堂上擁有更多自主權,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被有效激發出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數學知識,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重新煥發生命力,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守磊.“以學定教”的探索與思考:淺議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問題及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9).
[2]李芬.小學數學中“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嘗試[J].中國培訓,2015(8).
[3]劉艷軍.小學數學以學定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5(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