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網絡教育的蓬勃發展,綜合布線課程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不適合項目教學,如何培養企業所需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成為課程改革新的要求。“PTIT-CDIO模式下綜合布線技術課程改革”結合高職院校特點,進行多元化、項目化、理實一體化課程改革。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高素養職業技能人才。
關鍵詞:PTIT-CDIO教育模式 課程改革 綜合布線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171-01
“PTIT-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在CDIO教育模式上結合高職院校特點提出的新型教育模式。PTIT表示:Professionalism職業素養、Technical capacity 技術能力、Innovative Design創新設計、Teamwork 團隊合作。目標是通過注重培養學生系統工程技術能力,尤其是項目的構思、設計、開發和實施能力,以及較強的自學能力、組織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吸收世界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建立符合國際工程教育共識的課程體系。因此,采用“PTIT-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為滿足產業界對工程人才的需要,按照職場能力標準培養具備優秀職業道德、責任感的優秀畢業生;具有較強的項目開發和設計能力、較強的創新和溝通能力、較強的團隊精神和領導能力,使學生具有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一、綜合布線技術課程傳統授課方式存在的問題
綜合布線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通訊專業、物聯網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專業的必修課,課程以網絡工程工作流程為主導進行七大子系統進行授課,在教學過程中,因學校的實訓設備和場地不足,學生素質及動手能力較差等因素,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而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出現教學內容與實際工程項目脫節,理論知識較多,針對性不強、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實踐教學實施困難等現象。在實施實訓項目教學時,也容易出現學生實訓的目的性不強,訓練缺乏興趣,訓練效果較差。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學生熟練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使之能更好地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急需制定新的教學設計理念,多元化、項目化的教學模式改革。
二、綜合布線技術課程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實施
1.“翻轉課堂”、“微課”的應用。傳統教學模式,理論知識較多,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玩手機現象嚴重。Professionalism職業素養,企業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要具有符合企業要求的職業素養,尊重并認可企業的企業文化,并執行企業要求的所有規范,具有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自我職業技能。“翻轉課堂”、“微課”,通過老師提供的視頻,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相互幫助時進行溝通能力、相互尊重、培養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溝通完成項目。
2.“6S教學法”,是為了完成Technical capacity 技術能力,而設計的項目教學法的一種,具體內容包括:任務準備階段、任務實施階段、任務完善修改、任務檢評階段、任務考核階段、布置課后階段。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任務驅動,以項目的形式完成網吧網絡、企業辦公樓網絡、購物商場網絡、商住兩用智能小區這四種常見網絡工程實施項目的訓練,使學生能根據項目需求完成綜合布線分析、網絡工程圖紙設計、網絡工程預算與方案審定、網絡工程施工、網絡工程驗收等工作流程任務,掌握38條綜合布線知識點,具備精操作、善施工、重管理、能設計的網絡工程師工作崗位核心能力。
3.“實物演示教學法”, 利用課程答辯的方式,學生將項目工程設計進行分析,通過小組購買模具完成“實物仿真”并演示講解,完成Innovative Design創新設計能力。在實物演示前,學生通過visio軟件或AutoCAD軟件進行工程圖紙設計,在通過小組為單位購買模具,完成“實物仿真”,上課時進行演示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引入實物進行建模前的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對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也能夠提出新的設計方案,達到培養創新設計的能力目標。
4.“工程項目實訓教學法”,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施工,“工程項目實訓教學法”主要培養學生“Teamwork 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精操作、善施工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專業心理素質能力。教師通過采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西元”實訓裝備,對項目小組的學生進行規定時間內項目工程實訓訓練,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三、綜合布線技術課程考核方案
考核采用企業考核方式和教學考核相結合,教師以客戶和項目總監的角度,考核學生(網絡工程師)每個項目的完成情況,同時自主項目的考核采用組長負責制,各項目小組組長從項目負責人的角度考核組員任務完成情況,教師(客戶/項目總監)從項目完整的整體性上考核項目組組長的工作,由此激發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工作的責任心。在企業項目成果考核的基礎上還引入了職業素質考核,通過出勤率,工作報告,溝通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考核,不斷塑造學生的職業規范和職業精神。
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本課程考核方式為:實踐作品考核。
考試成績為:成績總評=階段測試*50%+理論綜合上機測試*30%+課程答辯*20% 。
1.理論綜合上機測試:采用張曉鵬老師2014年自主開發的院級課題,“綜合布線在線考試答題系統”網站,進行對綜合布線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考核。
2.課程答辯:課程答辯是學生自主課外項目的課程答辯,是學生整個工程的自主完成能力的體現。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工程任務,最終完成課程項目論文的編寫及PPT的制作。
3.階段測試:各工程階段都會上交作為結果的佐證材料,對這些材料所涉及的項目進行指標考核,即為學生階段測試。在他人客觀考核評價的基礎為了促進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還引入了學生自評,培養學生對界面設計作品的自我評價能力。
階段測試總評=項目1*20% +項目2*40%+項目3*40%。
任務測試總評=網絡工程規劃考核*20% +工程圖紙設計考核*20% +工程預算與方案審定*20% +網絡工程施工*20% +網絡工程驗收*20%。
四、總結
“PTIT-CDIO”模式下綜合布線課程多元化、項目化教學法的應用,使課程在教學設計上實現了以項目覆蓋知識面、以項目體系構成教學布局的教學新思路,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設計適合的項目工程內容,采用角色扮演分析任務,形成解決方案,在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中完成任務,“翻轉課堂”、“微課”、“6S教學法”、“實物演示教學法”、“工程項目實訓教學法”,只是讓學生更好完成項目任務的手段。
參考文獻
[1]王公儒.綜合布線工程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鐵路出版社,2014.04.
[2]李家瑞.高等職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3-24.
[3]田豐.綜合布線工程實訓課程在設計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