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思雨
摘要: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化時代,知識資本已經逐漸取代貨幣資本成為企業的核心資源,知識型人才能夠充分運用自身豐富的知識儲備為企業創造巨大價值,是每個企業都應該留住的寶貴財富。本文結合知識型員工的特點,對現階段企業管理中對這類員工激勵手段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知識型員工正確的激勵措施。
關鍵詞:企業管理;知識型員工;激勵
一、知識型員工的特點
1.獨立自主意識高
知識型員工通常都具備了極強的專業素養和超高的學歷文憑,相對于一般員工,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更為優越,這也決定了他們的意識都比較獨立、自我,對自己要完成的任務能夠有清晰的規劃,不需要企業上層管理者過多的干預。他們享受的是自我設定目標完成后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而不是以上對下的按部就班式命令。
2.創造力強
知識型員工是企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他們從事的不是機械的體力勞動,也不是統一分配額行政性工作。知識型員工能夠運用自身豐富的知識儲備,調動自己高超的學習能力,不斷補充和創新思維能力,為企業創新性產品研發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價值。
3.個人需求高
知識型員工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物質需求而工作,他們已經處于一個較高的物質平臺上,想要追求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自我夢想的放飛。知識型員工更看重今后的發展升值空間以及職業生涯規劃,他們希望找到值得自己認同和有歸屬感的企業共同進步。
二、企業管理中知識型員工激勵存在的問題
1.片面關注物質激勵
企業也逐漸認識到知識型員工的價值,但是在吸引和挽留人才的手段上還停留在基礎、表面的薪酬增加方式。與國外企業或者一些大型跨國公司相比,我國很多企業提供的薪酬待遇仍舊比較低,使得知識型員工普遍不滿意。而且薪資待遇的激勵不當反而會造成員工之間的攀比現象,激發員工之間以及上下級之間的矛盾,造成軍心渙散。
2.激勵手段單一、有失偏頗
我國仍有一些企業管理者傳統的上下級觀念意識根深蒂固,認為老板出錢,員工為老板干活賣命實屬天經地義,這種陳舊思想造成管理層經常會用高壓手段牽制員工,通過一系列高壓政策對員工實行負激勵,例如知識型人才必須和企業簽訂長期合同,如有員工辭職就要收取高額違約金,甚至企業無故扣留辭職員工的人事檔案,對其人事關系不進行轉派等。這種有失偏頗的手段忽視了高知識型員工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只會引起員工的逆反心理,制造緊張壓抑的工作氛圍,不利于知識型員工發揮自身優勢,使得企業人才流失嚴重,企業聲譽也受到影響。
3.忽視企業文化激勵作用
一些企業在實際管理中缺乏對規章制度的良好踐行,上級領導占據公司決策話語權,公司的運營決定于少數幾個人的主觀意見,造成知識型員工價值觀無法得到實現,喪失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企業缺乏健全的運營模式,內在核心的文化凝聚力也不會發揮出效用。這些企業的文化建設還停留在傳統老舊形式上,沒有形成各級員工、各個部門之間的共享協作,與時代發展宣揚的創新價值文化相去甚遠,對知識型人才的吸引力不大。
4.過度重視激勵短期效用
一些企業過分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效用的實現。管理層人員希望對知識型人才的投入能夠馬上收獲回報,把對員工的激勵措施看做是雙方等價交換的砝碼,這樣只會加速人心的失去,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三、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措施
1.加強知識型員工薪酬模式的設計
知識型員工雖然在意薪資的待遇,但更注重的是企業薪酬模式的公平公正以及對自身發展空間的推動作用。因此,要想激發出知識型員工的潛力以及贏得其價值認同感,企業的薪酬水平要和行業水平相當,保持固定部分的比例,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具體分配,適當拉開各員工的薪酬差距,創造整個企業積極奮發的工作氛圍。
2.加強對知識型員工福利模式設計
企業傳統的福利模式缺乏激勵力度,不但造成員工理所當然的心態,還會在實際到手前遭受大量的稅負成本金額,這樣對知識型員工來說是沒有絲毫吸引力的。每個人自身需求和自身價值觀念的不同,導致他們想要的福利待遇有所差異,這就需要企業建立起靈活而富有個性化的創新性福利模式,根據每個員工的不同需求,制定出適合每個人的多樣化福利機制,大大吸引知識型員工的參與度,為企業留住寶貴資源財富。
3.加強人力資源規劃管理
人力資源部門要踐行部門的職責,對企業各職能機構、各工作崗位、各知識型員工之間進行綜合考核、評估、調配,實現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管理的最優化,充分調動每個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實現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的一致性。知識型員工不同于一般性員工,對其管理和激勵方式更要注重實現其職業生涯規劃。通常知識型人才都有清晰明確的目標,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也做好了詳細的階段性規劃,這時候人力資源部門要發揮的就是加速推動知識型人才發展的作用,為他們創造出適合的工作環境,分派滿足其需求的職責崗位,讓知識型員工能夠充分施展才干和抱負,達成自己的目標,同時也幫助企業實現目標。
4.確保激勵方案的真實有效
企業發展的每一階段的具體目標和任務都會有所改變,因此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手段也要適應不同的發展形勢而調整,從而避免長期不變動的激勵模式偏離員工最新的發展需求。最好的激勵模式就是要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同呼吸共命運,激勵實間的長短和激勵效用之間是正相關的,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時間越長、激勵力度越大,取得的效果也會越好。
結束語
信息化時代發展瞬息萬變,企業真正能夠把握住的核心要素就是知識型人才儲備。知識型員工是企業實現創新性發展、占取市場先機的中堅力量,企業必須完善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制度,贏得知識型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發揮出寶貴的人才資源的效用。
參考文獻:
[1]陳偉.企業知識型員工激勵策略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10)
[2]萬軍,鄒樹梁.中小企業知識型員工激勵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思路[J].商場現代化,2013(08)
[3]秦海軍,蔡東宏.淺析企業知識型員工培訓激勵策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