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惠
摘 要: 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日漸豐富,自娛性群眾文化生活逐漸豐富起來。廣場民間舞蹈俗稱廣場舞,是最近幾年群眾文化生活中最為豐富的一種文化形式。這種形式由群眾自發組織,自己發展,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只要有一塊空地就可以開展活動。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歷史文化悠久,在民族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舞蹈形式,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和舞蹈特色會顯著影響到廣場民間舞蹈的發展,廣場舞和群眾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是群眾文化體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廣場民間舞蹈和群眾文化之間的發展聯系,然后論述了發展廣場舞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關鍵詞:廣場民間舞蹈 群眾文化 發展聯系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290-01
最近幾年,青島市以群眾文化建設為契機,圍繞“擁灣樞紐、生態商都”發展定位,大力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把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通過體制機制、活動載體、活動陣地、文化隊伍“四個加強”,突出地域特色,傳承民俗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全面展示嶗山區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全區人民飽滿的精神風貌,促進了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和繁榮,為構建富強文明和諧現代化青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廣場民間舞蹈是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我們結合地區文化特點和廣場民間舞蹈發展實際,做好廣場民間舞蹈建設工作,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地區群眾文化生活繁榮發展。
一、廣場民間舞蹈和群眾文化之間的發展聯系
1.廣場民間舞能夠鍛煉群眾的身心
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都有很強的工作壓力,一天的工作十分勞累,精神十分緊張,身體狀況呈現亞健康狀態,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身體和精神方面很容易產生各種疾病。廣場民間舞蹈作為一種集體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對人的四肢和身心進行鍛煉,隨著音樂擺動身體,能夠顯著降低人神經方面的壓力,使得精神得到舒緩。廣場民間舞蹈對一個人的專業舞蹈要求不高,誰都可以參與進來,一群人一起跳舞,能夠體會到群體活動所帶來的歡樂。加強廣場民間舞建設的本質目的就是希望社會大眾能夠在一系列的文化活動中釋放自我,提高身體素質,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從而對構建和諧的精神文明社會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2.抒發思想情感,豐富文化生活
廣場民間舞蹈風格大方,動作簡單,容易掌握,能夠切實展示出一個地區和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文明形象,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越來越多的群眾都喜歡在晚飯過后積極參與到廣場民間舞蹈中。參與廣場民間舞蹈除了鍛煉身體之外,還能夠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參與個體在活動過程中,思想情感能夠得到全面的抒發。廣場民間舞蹈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在小區廣場、文化廣場或者公園都可以表演,是集合了舞蹈表演、健身、歌曲表演等為一體的一種藝術變現形式,所以,廣場民間舞蹈實際上就是一種群眾文化活動。
3.傳承民族文化
在廣場民間舞蹈中,有相當以一部分內容是由民族舞蹈構成的,因此,廣場民間舞蹈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在我國北方地區秧歌、舞龍、舞獅等表演形式都包含了豐富的民間文化,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舞蹈演員都會身著傳統的漢族民間服飾通過大鼓、銅鑼、嗩吶等民間樂器的伴奏,體現出濃厚的漢族文化,可以說不用地區人們在舞蹈過程中所跳的舞蹈,身體所呈現出的姿態都代表了地區群眾文化中的精髓。而廣場民間舞蹈通過將地區的鮮明群眾文化融合在舞蹈中,通過舞蹈形式、音樂、歌曲、服飾和動作來展現一個地區濃厚的民族個性和對于文化特色,因此。在廣場民間舞蹈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一些地區民族文化就會被繼承和發展下來。
二、廣場民間舞蹈發展對策分析
廣場民間舞是群眾參與面最廣、積極性最高、最接地氣、需求最大的群眾文化活動之一。開展廣場舞活動是實施“城鄉文化小廣場建設工程”的重要一環,暨通過開展廣場舞在村、鎮建設一個文化小廣場,培養一支文化活動隊伍,配備一批文化娛樂設施設備,培育一批文化品牌項目,建立一套文化運行機制,帶動整個城鄉基層文化活動的繁榮開展。但隨著近年來,隨著廣場民間舞蹈運動的蓬勃興起,參與廣場民間舞蹈運動的群眾越來越多,廣大廣場舞運動愛好者與其他運動愛好者及居民爭運動場地、音響擾民等問題也日常突出,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采取措施,促進廣場民間舞蹈科學發展。
1.強化統籌
廣場民間舞蹈活動是公共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民間舞蹈工作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它牽涉到政府多個部門和社會各個層面。要做好廣場舞工作,引導廣場民間舞蹈健康發展,就必須強化對廣場民間舞蹈活動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積極推動將廣場舞工作納入當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群眾體育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當地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公共文化服務協調機制的工作內容,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形成分工明確、統籌有力、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這為廣場舞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
2.加強培訓
為提升廣場民間舞蹈隊伍的質量和水平,地區文化站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全區廣場舞培訓,專門編排廣場舞教材,聘請專業舞蹈教師,教授現代舞、三步舞、扇子舞、手絹舞、秧歌等形式的廣場舞。并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邀請鄉土文化能人,到各個街道、莊村教授舞蹈技巧,吸納更多的群眾到健身隊伍中來,力求用優美的舞姿,裝扮美麗的城市。
3.加強規范化管理
文化、城管、公安等部門應相互配合,主動參與到廣場民間舞蹈活動中來,對現在的廣場健身舞活動進行“支持性”規范化管理,使之更加完善、更加規范,進而將全民健身推向一個新的臺階。建設、規劃部門可規劃建設好廣場小屋,給組織者提供方便。城管部門要引導市民在規范的區域內活動。文化部門可派專人教授各活動點的領舞人員,帶動市民學習各類健身舞,并定期進行檢查指導。甚至還可將“青島精神”、“市民須知”等一些需要市民了解參與、配合的知識編成歌舞,推介給市民,讓市民在娛樂中提升素質和開展科學健身活動。
4.適當投入,創造條件
要學習先進城市的管理經驗,適當給予投入,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用電和參與跳舞者上廁所難的問題。凡是能給公眾開放的場地,都應為廣場民間舞蹈活動提供方便。一些臨近的單位院落,學校等,都應對應活動時間為公眾開放,為活躍城市文化生活,為全民健身大開方便之門。
參考文獻
[1]閆爽爽,蘇躍,欒春波. 淺談廣場舞蹈中民族民間舞元素的運用分析[J].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4(22)
[2]張玉萍,楊立群,任治芳,劉舉斌. 民族健身舞在社會體育專業中開設的必要性[J].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6)
[3]黃鑫. 畫龍點睛 錦上添花——淺議音樂在群眾舞蹈中的作用[J]. 劍南文學(上半月). 2015(03)
[4]譚林濤. 淺談群眾舞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 大眾文藝. 2013(15)
[5]魏星月. 群眾舞蹈的特性分析[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3(06)
[6]張云霞. 淺論如何發展社區群眾舞蹈[J]. 大舞臺.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