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生
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占很大的比重,如何組織、引導學生輕松、愉快的上好識字課,已經成了當前低年級老師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在識字教學工作中的點滴經驗。
一、創設契機,提高學生識字效率
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合理的識字形式。一般生字較多、課文較長時,可采用集中識字的形式,這樣可以節省識字時間,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并使講讀課文較為連貫流暢,不致因教生字過多而使課文支離破碎。操作時,可讓學生從“要我學”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找出自己想學、會學的生字,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集中識字,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同時,也可培養學生有意識地按照所學生字所具有的共同點加以歸類進行識字,這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設計導入,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上好識字課,導入是關鍵。低年級的孩子要想真的學到知識,必須要進入學習的情境中,因為他們年齡小,易受外界的干擾,但是非常喜歡新鮮的事物。所以,在課前的導入部分決不能千篇一律。因此,課前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情境。比如:在教學《陽光》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大家剛剛起床(兩名同學拉開窗簾),陽光跳進我的家……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不但進入了本課的學習情境中,而且自然地理解了課文中所出現的兩個動詞:拉、跳。再比如《影子》這篇課文,課前先用投影讓學生感受影子的可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去教學就顯得不那么單調了。也就是說,教學時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適當設計導語,為后來的教學環節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重視指導,教會學生識字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很重要,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更是如此,學生總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的。因此,教師的指導方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識字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幾個漢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識字的同時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漢字的規律性知識,順利地完成對漢字的分析綜合過程,使這個過程更完善、更簡化,有助于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活動之后,孩子們已經有了識字基礎。這時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進行創新識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如學習“明”學生自己編口訣:“日發光,月反光,有了日月世界明。如學習“杏”,學生編口訣:“木字下面一張口”等等。這樣,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不要刻意評價孩子說得怎么樣,只要他們愿意說,喜歡說,樂于說,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學習就是好辦法。
總之,使學生能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在自我評價和獲取評價的過程中,產生主動學習漢字的愿望和熱情,培養自主識字、創造性識字的能力。有效的識字的方法很多,只要我們努力去想,用心去設計,就一定能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識字環境。